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斗柄
(1).北斗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衡、开泰、摇光。北斗,第一至第四星象斗,第五至第七星象柄。国语·周语下:“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六:“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髩早衰。” 峻青 《海啸》第一章:“他望了望天,斗柄斜垂,天,已经是大半夜了。”
(2).喻权柄;大权。后汉书·崔駰传:“重侯累将,建天枢,执斗柄。”
《漢語大詞典》:钧柄(鈞柄)
大权。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如 司马 、 文 、 吕 诸贤,不徒起用,悉畀钧柄。”
分類:大权
《漢語大詞典》:雄权(雄權)
犹大权。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黜 仁约 为 清水 令。或慰勉之, 仁约 对曰:‘僕守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而触物便发……不能碌碌为保妻子也。’” 宋 苏轼 《再乞郡札子》:“今既擢贰风宪,付以雄权,升沉进退,在其口吻。”
分類:大权
《漢語大詞典》:钧权(鈞權)
犹大权。 宋 方岳 《满庭芳·寿通判》词:“龙光近,行看凤詔,促入秉钧权。”
分類:大权
《漢語大詞典》:重柄
犹大权。 唐 元稹 《钱货议状》:“又何必授之重柄,假之利权,徇彼之徼恩,成我之怨府哉?” 前蜀 杜光庭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臣切以 张某 久持重柄,独运赤心,上禀圣谋,仰遵庙略。”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 李某 卑鄙势利,弟深知之,不知何以授以重柄,但他对上司是别一种面目,亦不可知,故易为所欺也。”
分類:大权
《漢語大詞典》:权轴(權軸)
(1).权力中枢。指卿相之职。宋书·王弘传:“是以 周 之宗盟,异姓为后;权轴之要,任归二 南 ,斯前代之明謨,当今之显辙。”梁书·范缜传:“ 縝 自迎王师,志在权轴,既而所怀未满,亦常怏怏。”
(2).泛指大权。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序》:“﹝羣小﹞各执权轴,入出号令,威福自由,生杀在口。”
《漢語大詞典》:诸侯(諸侯)
(1).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易·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史记·五帝本纪:“於是 轩辕 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诸侯:“帝王世纪曰: 女媧 未有诸侯,有 共工氏 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 炎帝 世,乃有诸侯, 风沙氏 叛, 炎帝 修德, 风沙 之民自攻其君,则建侯分土自 炎帝 始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为了统治广阔的被征服地区, 周 初曾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封邦建国’……相传 武王 、 周公 、 成王 先后建置七十一国,其中, 武王 的兄弟十五人(一说十六人),同姓四十人。”
(2).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阳 ,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南史·循吏传序:“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 五代 诸侯跋扈,枉法杀人,主家得自杀其奴僕。” 清 吴伟业 《儒将》诗:“ 河 朔功名指顾收,身兼使相领诸侯。”
(3).星名。史记·天官书:“门内六星,诸侯。” 张守节 正义:“内五诸侯五星,列在帝庭……又云诸侯五星在东井北河,主刺举,戒不虞。又曰理阴阳,察得失。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此五者,为天子定疑议也。”
《漢語大詞典》:四大
(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当作“人”。说见 朱谦之 《老子校释》及 任继愈 《老子新译》
(2).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 晋 慧远 《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罗什 未终少日,觉四大不悆……死於 长安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六十年来一梦醒,飘然四大御风轻。”
(3).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晋书·忠义传·王豹:“明公挟大功,抱大名,怀大德,执大权,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
(4). 北周 时 冀州 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道暉 好着高翅帽、大屐…… 冀州 人为之语曰:‘ 显公 鐘, 宋公 鼓, 宗道暉 屐, 李洛姬 肚’谓之四大。 显公 ,沙门也; 宋公 , 安德 太守也; 洛姬 ,妇人也。”
《漢語大詞典》:当涂(當塗)
亦作“ 当涂 ”。亦作“ 当途 ”。
(1).途中。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南有 宋 ,北有 衞 ,当涂有市丘,是吾粮涂絶也。” 宋 苏轼 《甘露寺》诗:“我欲访 甘露 ,当途无閒官。” 清 孙枝蔚 《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诗:“当涂谁下 陈蕃 榻,把卷如登 杜甫 堂。”
(2).挡路。晋书·王濬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慄!”
(3).执政;掌权。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 李善 注:“当涂,即当仕路也。” 清 刘献廷 《怀古》:“请语当途人,治乱实此始。”
(4).指居要职、掌大权的人。韩非子·三守:“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北史·刘仁之传:“善候当涂,能为诡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义感当途,説动时主,怀全德以自达,裂山河以取贵,又其次也。”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三麻子》:“ 林赞虞 之去 汴 也,有人约各道赂当涂运动之。”
(5). 三国 魏 的代称。晋书·慕容暐载记论:“自当涂紊纪,典午握符,推亡之功,掩 岷 吴 而可録,御远之策,怀戎狄而犹漏。”北齐书·王琳传:“故典午将灭, 徐广 为 晋 家遗老;当涂已谢, 马孚 称 魏 室忠臣。” 林百举 《悲愤》诗:“代 汉 当涂夙讖妖,塚中枯骨竟天骄。”参见“ 当涂高 ”。
(6).古县名。 西汉 置,属 扬州 九江郡 。相传 夏禹 时为 涂山国 。汉书·地理志上:“ 当涂 ,侯国。”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禹 所娶 涂山 侯国也。有 禹虚 。”
《漢語大詞典》:当途(當途)
见“ 当涂 ”。
分類:当途
《漢語大詞典》:当涂高(當塗高)
汉 代谶书中的隐语。指 三国 魏 。后汉书·袁术传:“﹝ 术 ﹞又少见讖书,言‘代 汉 者当涂高’,自云名字应之。” 李贤 注:“当涂高者,‘魏’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肃承天命”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太史丞 许芝 条 魏 代 汉 见讖纬于 魏王 曰:‘……故 白马 令 李云 上事曰:‘ 许 昌气见於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於 许 。’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闕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 魏 当‘代 汉 ’。’” 宋 欧阳修 《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火数四百炎灵销,谁其代者当涂高。”
分類:谶书
《漢語大詞典》:枢府(樞府)
主管军政大权的中枢机构。 宋 代多指枢密院, 明 和 清 初多指内阁, 清 雍正 以后多指军机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曹侍中 在枢府,务革侥幸,而中官尤被裁抑。” 宋 陆游 《贺张都督启》:“恭审诞膺册书,首冠枢府。”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爹爹,你藏器待沽,终须有日登枢府。” 清 汪懋麟 《新岁荷真定公寄书并二律见问次韵酬谢》之二:“枢府紓筹策,官斋尚咏诗。”
《漢語大詞典》:执政(執政)
(1).掌管国家政事。左传·襄公十年:“有灾,其执政之三士乎?”新唐书·朱敬则传:“及执政,每以用人为先,细务不省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六:“叔姪相继执政,俱死事,士论所嘉。”
(2).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左传·襄公十年:“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 宋 王安石 《沈内翰墓志铭》:“平居闭门,虽执政,非公事不輒见也。”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他一方面愤恨执政的懦弱和卑污,列强的贪残和不义,一方面也痛惜同胞的昏顽和乏力。”
(3).主管某一事务的人。犹执事。左传·昭公十六年:“ 孔张 后至,立于客间。执政御之,适客后。” 杜预 注:“掌位列者。”国语·晋语五:“寡君使 克 也,不腆敝邑之礼,为君之辱,敢归诸下执政,以憖御人。” 韦昭 注:“执政,执事也。”
(4). 宋 金 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官制:“今官制復古,而枢密之职如旧,与三省长官通谓之执政矣。”金史·苏保衡翟永固等传赞:“ 金 制……右右丞、参知政事,是谓执政。”
(5).北洋军阀时期的官职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 皖 系军阀 段祺瑞 组织临时政府,任“执政”。
(6).执正,主持正义。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宦官秉权, 典 执政无所回避。”
《漢語大詞典》:重人
(1).朝廷中执掌大权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重人者,能行私者也。”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地大以远,故常选用重人;既贵而富,且不习海事。”明史·马永梁震等传赞:“其抗怀奋激,无以结欢在朝柄政重人,宜其齟齬不相入也。”
(2).谨慎而持重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据体度以动静,每清详而无悔者,重人也。”
(3).押送重车的人。左传·成公五年:“ 晋 侯以传召 伯宗 。 伯宗 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 杨伯峻 注:“重人,押送重车之人。”
《漢語大詞典》:当轴(當軸)
(1).喻官居要职;掌握大权。晋书·孝怀帝孝愍帝纪论:“选者为人择官,官者为身择利,而执钧当轴之士,身兼官以十数。”新唐书·李石传:“ 石 器雄远,当轴秉权亡所挠。”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无如当轴诸公,安常习故,以艺学为末务。”
(2).指当权者。 宋 岳珂 桯史·郭倪自比诸葛亮:“ 倪 位殿巖,宾客日盛,相与怂慂,直以为 卧龙 復出。遂逢当轴意,以兴六月之师。”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成将军:“当轴輒以养贼自重,真不解其何心。” 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即在今日,吾人对於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参见“ 当轴处中 ”。
《漢語大詞典》:当轴处中(當軸處中)
正处在车轴中心的位置。比喻官居要职。 汉 桓宽 盐铁论·杂论:“ 车丞相 即 周 吕 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漢語大詞典》:机权(機權)
(1).枢机大权。 三国 魏 夏侯玄 《时事议》:“机权多门,是纷乱之原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 益 手握机权,势同 舜 禹 。”明史·吴甘来传:“赏罚者,将将大机权也。”
(2).机智权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论:“ 先主 弘毅宽厚……机权干略,不逮 魏武 。”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围棋鬭白黑,生死随机权。” 元 无名氏 《度柳翠》楔子:“处世有机权,脱身改模样。” 章炳麟 《记印度西婆耆王记念会事》:“纵令机权方略弗能远及,此心固不可以已。”
《漢語大詞典》:大权(大權)
(1).重大的权柄,支配的力量。 汉 贾谊 新书·大都:“亲者或无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专大权以偪天子。”新唐书·陆贽传:“京邑者,王畿之本也。其势当京邑如身,王畿如臂,而四方如指,此天子大权也。”
(2).泛指掌大权的高级官职。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乡兴贤能论:“自 汉 至 唐 ,科目多矣,大权美仕俱在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