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洪炉(洪爐,洪鑪)
亦作“ 洪鑪 ”。亦作“ 洪罏 ”。
(1).大火炉。后汉书·何进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髮耳。” 唐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暂輟洪鑪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六:“金入洪鑪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曹禺 等《脸剑篇》第三幕:“日轮当午,火旗焰焰,地上的生物仿佛放在洪炉中炙烤。”
(2).比喻陶冶和锻炼人的环境。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莫遣洪罏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罏,一本作“ 鑪 ”。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君子以善服人,不如以善养人,养人至于盗贼使之改过,真是一具大洪炉也。”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二:“这伟大时代的洪炉,陶冶了多少 中国 未来的青年战士!”
(3).比喻天地。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鼓九阳之洪炉,运大钧乎皇极。”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指麾安率土,盪涤抚洪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夫 明 季之乱极矣,圣朝荡涤洪鑪,拯民水火。”
(4).犹造化。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凡四十韵》:“飘萧将素髮,汨没听洪鑪。”
(5).犹大才;大成就。 唐 崔璐 《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鬼神争奥秘,天地惜洪鑪。”旧唐书·郑畋传:“建洪鑪於圣代,成庶绩於明时。”
(6).比喻生成万物的本源;国家枢要。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今天子握大象,运洪鑪,星重辉,海重润。” 唐 白敏中 《酒令》诗:“十姓 胡 中第六 胡 ,也曾金闕掌洪炉。”
《漢語大詞典》:宏才
亦作“ 宏材 ”。
(1).大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远心旷度,赡智宏材,倜儻博物,触类多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翫,非宏才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翰 有宏材伟特之度,能诗,有《玉关集》。”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假有圣人之宏才,又将待几年而后成!” 明 唐顺之 《工部侍郎顾璘诰辞》:“尔工部左侍郎兼督察院副都御史 顾璘 ,以宏才素劲,逸气望於 江 东。”昆曲十五贯第三场:“胸中若无宏才,怎可迎刃而解!”
(2).指有大才的人。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宏材继出,达人间峙。” 唐 方干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诗:“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寃?”
分類:大才
《漢語大詞典》:鸿才(鴻才)
(1).大才;卓越的才能。 唐 苏颋 《授毕构户部尚书制》:“ 毕构 达识鸿才,调高学赡。” 清 梅曾亮 《复上汪尚书书》:“非明公盛德鸿才,达於政治之体要,孰能言之?”
(2).才能卓越的人。 南朝 梁 裴子野 《南齐安乐寺律师智称法师碑》:“鸿才鉅学,连轴比肩。” 明 高濂 《玉簪记·促试》:“你本是鸿才俊英,偶暂住衡门考槃。”
《漢語大詞典》:重才
犹大才。 唐 罗隐 《春日叶秀才曲江》诗:“安排贱跡无良策,裨补明时望重才。”
分類:大才
《漢語大詞典》:弘器
大才。能担负重任之才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周侯 於 荆州 败绩还,未得用。 王丞相 与人书曰:‘雅流弘器,何可得遗!’” 唐 郑余庆 《左仆射贾躭神道碑》:“凡歷数使,宾待益重,奇才愈茂,弘器日彰,天下士君子推公为栋梁。”
《漢語大詞典》:巨器
(1).大型器皿。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一夕, 真宗 命巨觥,俾满引欲剧观其量。引数,大醉起,固辞曰:‘告官家,撤巨器。’”
(2).喻大才。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若夫伟人巨器,量逸韵高,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分類:大才器皿
《漢語大詞典》:鸿材(鴻材)
(1).大才;卓越的才能。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所贵鸿材者,仕宦耦合,身容説纳,事得功立,故为高也。”
(2).上等的材料。 明 徐渭 《驺虞》诗:“梗楠固鸿材,钟斛癭其际。”
《漢語大詞典》:黄鹤(黄鶴)
(1).鸟名。即鹤。 南朝 宋 汤惠休 《杨花曲》之二:“ 江 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黄鹤戒露,非有意於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於鐘鼓。” 倪璠 注引 周处 《风土记》:“鸣鹤戒露。”
(2).鸟名。即黄鹄。 唐玄宗 《春台望》诗:“ 太液池 中下黄鹤, 昆明水 上映牵牛。”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参见“ 黄鵠 ”。
(3).喻贤才,大才。 唐 沈佺期 《黄鹤》诗:“黄鹤佐丹凤,不能羣白鷴。”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五:“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唐 岑参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潜虬且深蟠,黄鹤飞未晚。” 陈铁民 等校注:“古人常把‘黄鹤’与‘黄鵠’混而为一,相传黄鵠是一种极善于高飞的大鸟……这里以‘潜虬’‘黄鹤’喻 王昌龄 ,谓其有大才,姑且隐伏待时,日后飞腾,亦不为晚。”
(4).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餘 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后以“黄鹤”比喻一去不返的事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本来当日定亲的地方不好,跑到那‘黄鹤一去不復返’的去处定个亲,此刻闹得新娘变了黄鹤了,为之奈何!” 清 讴歌变俗人 《醒世缘弹词》第九回:“到他房内去搜寻,黄鹤无踪不见形。”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刘先生 去了,但从此以后便渺如黄鹤。”
《漢語大詞典》:黄鹄(黄鵠)
(1).鸟名。《商君书·画策》:“黄鵠之飞,一举千里。” 唐 杜甫 《秋兴》之六:“珠帘绣柱围黄鵠,锦缆牙檣起白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一个将青蛾来燎火,且过眼前;一个见黄鵠而关弓,不知背后。”
(2).比喻高才贤士。《文选·屈原〈卜居〉》:“寧与黄鵠比翼乎?将与鸡鶩争食乎?” 刘良 注:“黄鵠,喻逸士也。”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黄鵠据其高,众鸟接其卑。”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沆 曰:“黄鵠谓 元稹 、 李绅 也。”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六:“失藪哀鸿叫,摶空黄鵠劳。”
(3).指 汉高祖 刘邦 所作《鸿鹄歌》。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汉高帝 ﹞虽飢渴四皓而不逼也,及太子卑辞致之,以为羽翼,便敬德矫情,惜其大者,发《黄鵠》之悲歌,杜婉妾之覦覬,其珍贤贵隐,如此之至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愿歌《黄鵠》三千岁,移得金茎五百年。”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加以《大风》《黄鵠》《落叶哀蝉》,或步燕歌,或循骚旨,无詔伶人,自成絶调。”
(4). 汉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所作之歌。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悲愁,自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鵠兮归故乡。’”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 太和公主 居处不同,情义久絶,懐土多畏,亟闻《黄鵠》之歌,失位自伤,寧免緑衣之叹,念其羈苦,常軫朕心。” 唐 杜甫 《留花门》诗:“公主歌《黄鵠》,君王指白日。”后以“黄鵠”指离乡的游子。 明 高启 《甪里村》诗:“紫芝日已老,黄鵠何时还?”
(5).据 汉 刘向 列女传载: 鲁 陶婴 少寡, 鲁 人闻其义,将求焉。 婴 闻之,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鵠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指妇女的守节不嫁和空闺寂寞。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互醋》:“我流落边关,若不回时只恐你终啣黄鵠哀。泪空垂,冷落鸳幃日易西。” 清 陈维嵩 《麦秀两岐·为周贞女题词》词:“既许驱金犊,便合歌《黄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早岁吟《黄鵠》,颠连四十春,怀贞心比铁,完节鬢如银。”
(6).山名。参见“ 黄鵠山 ”。
《漢語大詞典》:大雅
(1).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为 周 王畿内乐调。《大雅》多为 西周 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 厉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 札 来聘……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体,其 文王 之德乎!’”后亦用以称閎雅淳正的诗篇。 唐 李白 《古风》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自 杜甫 后,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称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大雅宏达,於兹为羣。” 李善 注:“大雅,谓有大雅之才者。《大雅》,故以立称焉。” 明 蒋灿 《题杜少陵像》诗:“大雅长往矣,遗容后代看。”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那议会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至于分类分得不伦不类,那是小子底学识不到,还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谓高尚雅正。 宋 叶适 《贺县尉》诗:“端庞还有北人风,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绵渺而藴藉。”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这样不伤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义的词儿正合于一个青年人寄兴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漢語大詞典》:大器
(1).宝器。左传·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 鲁国 ,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 杜预 注:“大器,圭璋也。”左传·哀公十一年:“初, 辕颇 为司徒,赋封田以嫁公女,有餘,以为己大器。” 杜预 注:“大器,鐘鼎之属。”
(2).喻重要的事物。后汉书·公孙述传:“兵者,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废也。” 唐 司空图 《文中子碑》:“道,制治之大器也。”
(3).庄子·让王:“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成玄英 疏:“夫帝王之位,重大之器也,而不以此贵易夺其生,自非有道,孰能如是!”因以大器比喻国家、帝位。 宋 欧阳修 《英宗遗制》:“朕蒙先帝之遗休,荷高穹之眷命,获主大器,于兹五年。”《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自陛下嗣守元符,体临大器,圣神独断,谋諫莫从。”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徐文定公:“ 雍正 中, 廉王 允禩 ,贝子 允禟 以覬覦大器, 世宗 命诸大臣议其罪。”
(4).比喻有大才、能担当大事的人。管子·小匡:“ 管仲 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却愁清逸不干时,高踪大器无人知。”《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衙内 青年美貌,学问广博,许多好处,将来必是个大器。” 郭沫若 《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我们对于青年应该充分地给以营养资料,不时地对于外来灾害加以防护,让其自然发展,那他一定是可以成为大器的。”
(5).指天。《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三国 魏 王弼 注:“乘变化而御大器。” 孔颖达 疏:“大器,谓天也。”
《漢語大詞典》:晚成
谓年岁较大才有成就。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宋 叶适 《丁少詹墓志铭》:“士当晚成之后,必垂功名。” 清 纳兰性德 《书〈昌谷集〉后》:“ 少陵 诗首见於冬日 雒城 謁 老子 庙时,为 开元 辛巳, 杜 年已三十,盖晚成者也。”
《漢語大詞典》:大才
堪当重任之才;学识很高的人。后汉书·马援传:“汝大才,当晚成。”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储光羲:“言博理当,实可谓经国之大才。”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先生大才,又是尊府‘白眉’,今日幸会。”
《漢語大詞典》:扛鼎
(1).举鼎。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 注:“扛、揭,皆举也。” 清 薛雪 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
(2).比喻攘夺国家政权。晋书·明帝纪论:“ 晋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
(3).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明 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
(4).史记·项羽本纪:“ 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 项羽 。 金 史肃 《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漢語大詞典》:衡石
(1).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尹知章 注:“凡此十二事,皆执政者所以为法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 咸阳 ,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2).比喻伟力,大才。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若夫日用闃寂,虽无取於錙銖;岁功宏达,谅有寄於衡石。”
(3).比喻准则。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天宫华乐,焉赏而上升;地狱幽苦,奚罚而沦陷。唱言穷轩輊,立法无衡石,一至於此。”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春秋,事几之衡石,世变之砥柱也。” 明 宋濂 《太乙玄徵记》:“文者,乾坤之粹精也,阴阳之灵龢也,四时之衡石也,百物之錧鎋也。”
(4).比喻法度。后汉书·冯衍传下:“弃衡石而意量兮,随风波而飞扬。” 李贤 注:“言时人弃衡石以意测量,諭背法度也。” 南朝 梁 任昉 《吏部郎表》:“涇渭搢绅,无繆衡石;抑扬庶品,亦自能官。”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元年:“上顺国典,下防威福,置方员於规矩,审轻重於衡石。” 胡三省 注:“此言决事当依典法也。”
(5).喻国柄,相权。梁书·徐勉传:“ 勉 以旧恩,越升重位……常参掌衡石,甚得士心。” 唐 张九龄 《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侍中兼吏部尚书赠太师正平忠献公裴公碑铭序》:“夫以衡石之任,陶钧之力,莫不责成於下吏,求备於一人。以故舞文雷同,疑狱岁构,恬而不改,浸以成风。” 宋 苏轼 《祭司马君实文》:“付以衡石,惟公所为。公亦何为,视民所宜。”
《漢語大詞典》:雅器
(1).指乐器。 汉 蔡邕 《琴赋》:“爰制雅器,协之钟律。” 三国 魏 嵇康 《琴赞》:“懿吾雅器,载璞灵山,体具德贞,情和自然。”《礼记·乐记》“讯疾以雅” 唐 孔颖达 疏》:“雅谓乐器名。舞者讯疾,奏此雅器以节之。”宋史·乐志一:“ 照 因自造苇籥、清管、簫管、清笛、雅笛、大笙、大竽、宫琴、宫瑟、大阮、大嵇,凡十一种,求备雅器。”
(2).大才,高才。北史·辛德源传:“中书侍郎 刘逖 上表荐 德源 ……实后进之辞人,当今之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