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将(天將)  拼音:tiān jiàng
1.天庭神将。《西游记》第四回:「那天门天将,大小吏兵,放开路著。」
2.大将美称。唐。王维〈燕支行〉:「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
《漢語大詞典》:龙骧(龍驤)
(1).亦作“ 龙襄 ”。昂举腾跃貌。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 齐 楚 ,跨制 淮 梁 。” 颜师古 注:“襄,举也。” 唐 杨巨源 《观打球有作》诗:“亲扫毬场如砥平,龙驤骤马晓光晴。” 明 孙柚 《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驤,燕友逢春,鶯朋出谷。” 清 徐文元 《春日阅武召百官诣南苑》诗:“龙驤万骑军麾转,鵠立千官拜舞同。”
(2).骏马。 唐 杜牧 《题安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半夜龙驤去,中原虎穴空。”
(3).指 晋 大将龙骧将军 王濬 。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八:“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 龙驤 出峡来!” 王琦 注引晋书·武帝纪:“ 咸寧 五年十一月大举伐 吴 ,遣龙驤将军 王濬 、广武将军 唐彬 率 巴 蜀 之兵浮 江 而下。” 明 徐渭 《寿中军某侯帐词》:“惟愿绩流 燕石 ,名茂 龙驤 。”
(4).指画家 顾恺之 。 唐 温庭筠 《赠李将军》诗:“不学 龙驤 画山水,醉乡无迹似閒云。” 曾益 等注:“《画苑》:‘ 顾愷之 善画山水,仕至龙驤将军,每大醉始命笔,人称奇絶。’”
(5).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梁 有龙驤、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后以泛指英勇的军队。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初捧兵符分虎竹,再衔使命驭龙驤。”
(6).指大船。 晋 龙骧将军 王濬 为伐 吴 曾造大船。 宋 苏轼 《大风留金山两日》诗:“龙驤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清 赵翼 《大风从丹徒口出江至瓜洲》诗:“我来正值游江閧,万斛龙驤莫敢动。” 严复 《救亡决论》:“第即使其説诚然,而举划木以傲龙驤,指椎轮以訾大輅,亦何足以助人张目,所谓詬弥甚耳!”参阅晋书·王濬传
《國語辭典》:龙章(龍章)  拼音:lóng zhāng
1.龙的形状。南朝宋。鲍照〈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怪石似龙章,瑕壁丽锦质。」
2.画有龙形的天子服饰。《后汉书。卷一六。邓寇列传。邓禹》:「褫龙章于终朝,就侯服以卒岁。」唐。韩偓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诗:「清暑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
《漢語大詞典》:仗节(仗節)
(1).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汉书·叙传下:“ 博望 仗节,收功 大夏 ;贰师秉鉞,身衅 胡 社。” 唐 裴铏 《赵合》:“但当时时相使余不得仗节出此城,空加一貂蝉耳。” 唐 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相国仗节训兵,援旗誓众。”
(2).坚守节操。后汉书·吴汉传:“贼众虽多,非有仗节死谊者也。”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仗节死难之臣, 宗旦 乃独不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马文肃家书:“慷慨仗节易,从容就义难。吾辈将为其难乎?抑为其易乎?”
《國語辭典》:扪虱(捫蝨)  拼音:mén shī
前秦王猛年少穷苦,当东晋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论天下事,一面捻著身上虱子,犹如旁若无人。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态度从容,侃侃而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漢語大詞典》:授钺(授鉞)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文选·张衡〈东京赋〉:“授鉞四七, 共工 是除。” 薛综 注引六韬:“凡国有难,君召将以授斧鉞。”三国志·吴志·陆抗传:“ 紂 作淫虐,而 周武 授鉞。” 唐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诗:“授鉞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明 刘基 《出塞》诗:“将军授鉞虎士怒, 蚩尤 亘天旗尾红。”
《國語辭典》:班超  拼音:bān chāo
人名。(西元32~102)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东汉班彪之子,班固之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明帝时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馀国,诏以超为西域都护,又以功封为定远侯。
《漢語大詞典》:黄旗
(1).黄色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墨子·旗帜:“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亦为大将的军旗。尉缭子·经卒令:“中军黄旗,卒戴黄羽。” 宋 陆游 《送汤岐公镇会稽》诗:“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水浒传》第七八回:“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臺,散乱金霞。”《说岳全传》第五三回:“你可同 王贵 、 张显 领兵三千,都是黄旗黄甲,从北方杀入接应。”
(2).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江浦 黄旗,匡復之功何远。”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黄旗入 洛 竟何样,銕锁横 江 未为固。”
(3).古代指表示王气所在的祥瑞。《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青精翼紫軑,黄旗映朱邸。” 李周翰 注:“青精,星也。黄旗,瑞云也,皆王者将兴之符应也。紫軑,天子车也。朱邸, 明帝 所居。谓青精辅车,黄旗映於帝宅,此谓 明帝 将即位之时瑞也。”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紫葢凝而不散,黄旗鬱以常在,实陶钧之至,造化之功。”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四:“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漢語大詞典》:子将(子將)
唐 武官名。隶属于大将之下,掌布列行阵、金鼓及部署卒伍的副将、偏将。 唐 陈子昂 《谢衣表》:“卒士被伤,子将多死。”新唐书·玄宗纪:“﹝ 开元 四年六月﹞癸酉, 大武军 子将 郝灵佺 杀 突厥 默啜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子将,小将也。 唐 令制,每军大将一人,别奏八人……子将八人,资其分行阵,辩金鼓及部署。”
《國語辭典》:督师(督師)  拼音:dū shī
统率军队作战。如:「主帅在前阵督师,可激励士气。」
《國語辭典》:关羽(關羽)  拼音:guān yǔ
人名。(?~西元219)字云长,本字长生,三国蜀河东(今山西解县)人。为蜀汉大将,辅佐刘备成大业,曾大破曹军,威震一时。官历前将军、汉寿亭侯,后吴将吕蒙袭破荆州,被杀。谥壮缪侯。因其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祀,尊其为「关公」、「关夫子」。历朝皆有加封,宋时封为武安王,明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清乾隆间诏改其谥为「忠义」。也称为「关帝」、「关圣」、「关圣帝君」、「武圣」。
《漢語大詞典》:冯异
(?-34)东汉大将。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从刘秀安定河北,为偏将军。性谦让,诸将争功时,常退避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刘秀称帝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战败赤眉起义军。后病死军中。明帝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漢語大詞典》:节将(節將)
(1).持节的大将。泛指总军戎者。陈书·高祖纪下:“若乐随 临川王 及节将立效者,悉皆听许。”
(2).犹节帅。 唐 元稹 《立部伎》诗:“如今节将一掉头,电卷风收尽摧挫。”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企羡:“ 唐 初选尚,多於贵戚,或武臣节将之家。”
《漢語大詞典》:背嵬
(1).亦作“ 背峞 ”。古代大将的亲随军。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嵬打 回回 。”宋史·岳飞传:“既而 兀朮 果至, 贵 将游奕、 云 ( 岳云 )将背嵬战於城西。”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上:“ 韩蘄王 、 岳鄂王 皆有背峞军。 范石湖 云: 燕 中谓酒缾曰峞。其大将酒缾皆令亲随人员负之,故号背峞。 韩 岳 取其名以名亲军尔。”按,一说背嵬为盾牌,故称。 清 曹寅 《和洪秋士中秋原韵》:“白头强作善才舞,绣帨重张背嵬军。”《天雨花》第二九回:“ 左相国 预筑重城,保守 襄郡 ,曾练三千背嵬兵,家中子弟,尽皆习武。”一说,指大将帐前骁勇之人。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背嵬
(2).盾牌之一种。 程大昌 演繁露·背嵬引 宋 章渊 《槁简赘笔》:“背嵬,即圆牌也。以皮为之,朱漆金花,焕耀炳日。”
《漢語大詞典》:节麾(節麾)
(1).古代朝廷授予大将的符节和令旗。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兼两镇之节麾,备三公之典策。” 清 曼殊室主人 《班定远平西域》第二幕:“朕今特举行军旗亲授式,以重使命,卿请前席祗受节麾呀!”
(2).用为对职掌兵权者的敬称。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其与 百制府 书云:‘…… 额 自上去九月,接奉恩命,调任 江 巡,依侍节麾,俾供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