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埋没
(1).埋在地下;埋藏。 唐 杜甫 《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宋 王安石 《破冢》诗:“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兄弟也,不争你在黄泉埋没,却教我在红尘奔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 江氏 买 唐村 ,掘地得宣石数万,石盖古西村假山之埋没土中者。”
(2).湮没;泯灭。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元典章·工部二·公廨》:“近为各道、路、州、县所管一应係官房舍基地等项,埋没年深,以为己业,逐项情弊多端,为此行下各处。”
(3).谓使人不能尽其才;隐而不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功业夭枉,身名埋没。”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奈何任埋没,不自求腾轩。” 明 李贽 《征途与共后语》:“夫世间功名富贵,最易埋没人。”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 王安友 《协作》:“大哥,我看你不要把人家的好意埋没了。”
《漢語大詞典》:沈埋
亦作“沉埋”。
(1).埋藏;深藏。 唐 陆龟蒙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诗以迎之》:“澄沙脆弱闻应伏,青铁沉埋见亦羞。”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之一:“金琐已沉埋,壮气蒿莱!” 宋 叶适 《题王叔范自耕园》诗:“心想新园名字出,故时臺馆半沉埋。” 清 吴伟业 《夜游虎丘试剑石》诗:“鱼肠葬后应飞去,神物沉埋未足奇。” 叶圣陶 《城中·微波》:“终于恍然而悟,是 忆云 !沉埋在意识之中的相思突地冒出头来。”
(2).犹言埋首。谓专心工作。 唐 韦应物 《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诗:“开卷不及顾,沉埋案牘间。”
(3).埋没。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二折:“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沉埋田野,可惜了你那盖世英才。”《水浒传》第八五回:“今日 宋 朝奸臣们,闭塞贤路,有金帛投於门下者,便得高官重用;无贿赂投於门下者,总有大功於国,空被沉埋,不得升赏。”
(4).借指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吾如得返,是天佑之;其遂沉埋,亦吾所喜。”
《漢語大詞典》:蜷伏(踡伏)
蜷伏:1.屈体伏卧。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有巨鼠一,长几盈尺,目左右视,驀覩病猫蜷伏屋隅,猝乘之,囓其颈。” 郭小川 《十年的歌》:“战斗还未打响,战士蜷伏山岗。”
(2).引申为屈服,驯服。 清 黄遵宪 《学生相和歌·爱种》:“芒碭五洲几大陆,红苗蜷伏黑蛮辱。”《“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北京学生告日本国民书》:“军阀财阀之压迫如是,而公等蜷伏不敢有所言。”
(3).犹隐伏;埋藏。 梁启超 《宪法大纲刍议》:“夫世固有浪游四海而心性恶劣之人,而蜷伏一乡终未他适,其无恶不为者亦未尝不多见也。” 闻一多 《晴朝》诗:“和平蜷伏在人人心里;但是在我的心内,若果也有和平底形迹,那是一种和平底悲哀。”
踡伏:曲身卧倒。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风狸:“昼则踡伏不动如蝟,夜则因风腾跃甚捷。”亦指屈服。 清 秋瑾 《精卫石》序:“试问二万万之女子,呻吟踡伏於专制男子之下者,不知凡几。”
《漢語大詞典》:坑埋
犹埋藏。 宋 范成大 《游仰山赠长老混融》诗:“当年公案忌错举,神通佛法同坑埋。”
分類:埋藏
《漢語大詞典》:埋堙
犹埋藏。 宋 王安石 《车螯》:“尚恐擉者得,泥沙常埋堙。” 宋 王安石 《题玉光亭》诗:“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
分類:埋藏
《漢語大詞典》:瘗藏(瘞藏)
亦作“ 瘞臧 ”。 指殉葬品。管子·侈靡:“有差樊,有瘞藏,作此相食,然后民相利,守战之备合矣。” 尹知章 注:“瘞藏,谓古之樊者,或藏以金玉,或以器物,此棺槨之次浮也。”汉书·刘向传:“及 秦惠文 、 武 、 昭 、 严 、 襄 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瘞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终日间,得金百,於是葬诸南郊。好事者,为之珠冠袍服,瘞藏丰满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还有各种牺牲的包裹(‘次浮’),各种仪仗(‘差樊’),各种殉葬品(‘瘗藏’),这些都可以使有关的手艺人得到生活资料。”
亦作“ 瘞臧 ”。
(1).隐藏;埋藏。汉书·贡禹传:“ 武帝 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及弃天下, 昭帝 幼弱, 霍光 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臧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瘞臧之。”新唐书·裴宽传:“﹝ 韦詵 ﹞休日登楼,见人於后圃有所瘞藏者,访诸吏,曰:‘参军 裴宽 居也。’与偕来, 詵 问状,答曰:‘ 宽 义不以苴污家,适有人以鹿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一:“金币自随,穀不可徙,随在瘞藏。”
(2).埋葬。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山陵封域之内,先有丘坟,合令子孙改卜,旧例给其所费;无子孙者官为瘞藏。”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喻寺观憩徙者,死为瘞藏。”
《漢語大詞典》:瘗臧(瘞臧)
见“ 瘞藏 ”。
《漢語大詞典》:埋匿
埋藏。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某村古塚,是 晋 河南将军 熊光 墓,去此七十二世。旧有碑,为村人埋匿。”
分類:埋藏
《漢語大詞典》:霾藏
埋藏;掩藏。 陈去病 《岁暮杂感》诗:“所以雄奇文,霾藏不出世。”
分類:埋藏掩藏
《漢語大詞典》:埋藏
(1).掩埋尸体。后汉书·桓帝纪:“死亡厚埋藏。”南史·齐纪上:“六月乙亥,詔 宋 末以来,枯骸毁櫬,宜下埋藏。”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录温峤问郭文语:“﹝ 温嶠 ﹞又问:‘先生独处穷山,死为乌鳶所食,奈何?’﹝ 郭文 ﹞曰:‘埋藏者食於螻蚁,復何异。’”
(2).藏在泥土或其他细碎物体之中。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经荒歷乱,埋藏积久,简编朽絶,亡失者多。”《水浒传》第四七回:“地下埋藏着竹签、铁蒺藜。”
(3).隐藏。 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多有那居山林隐跡埋藏。”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她那久久埋藏在心底的忧念又被掀动了。” 陆文夫 《小巷深处》:“她把这些话在胸中深深地埋藏着,让自己独自忍受着这痛苦。”
《漢語大詞典》:笔冢(筆塚)
亦作“ 笔塚 ”。 书法家埋藏废笔的处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长沙 僧 怀素 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於山下,号曰‘笔塚’。”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永洲 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跡在。” 清 吴伟业 《过中峰礼苍公塔》诗:“凄凉看笔冢,遗墨满江湖。”
《漢語大詞典》:发掘(發掘)
(1).开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汉书·刘向传:“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唐 王昌龄 《长歌行》:“寳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宋 梅尧臣 《吴冲卿出古饮鼎》诗:“从谁发掘归 吴侯 ,来助雅饮欢莫极。” 邹韬奋 《当前的主要任务》:“如果把 中国 的潜在的伟大力量视为 中国 的无限的宝藏,这宝藏在实际上还只是被发掘了一小部分。”
(2).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匿姦劳发掘,破党恶持疑。” 郭沫若 《沸羹集·序〈念词与朗诵〉》:“他是孜孜不息的人,继此一定还有更多的发掘与更远的探险,使我们得所遵循。”《花城》1980年第7期:“ 中国 的文明已经奄奄一息,要拯救!要发掘人才。”
《漢語大詞典》:窖藏
(1).地窖内贮存或埋藏的财物。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二月:“内侍 蓝忻 等在军前,言家有窖藏,乞搜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友:“院后有窖藏,宜发之。” 叶圣陶 《穷愁》:“ 阿松 大喜,念若辈得失至易,些微资财,固无足縈其心,而吾得之,奚啻启窖藏而获珍宝。”
(2).在地窖中贮藏和储存财物。 郭沫若 《羽书集·人类进化的驿程》:“聪明的资本家们也委实过于聪明,乘着抗战的开始便窖藏资本,成千成万的失业者无人过问。”
《漢語大詞典》:宿藏
指积年储藏的钱粮等财物。 宋 苏辙 《南京祈晴青辞》:“飢者未饱,而淫雨为沴,秋稼殄瘁,沦为涂潦,宿藏将尽,岁计莫续。”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张氏银窖》:“彼方毁旧垣,再筑於旧基,得乌银数十大笏,皆掩有之,盖 张 氏之宿藏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加耗之始》:“仓廩宿藏,动经数岁,若取之如此,后岂免折閲乎?”
谓从前所埋藏。 宋 王得臣 麈史·古器:“ 安陆 石嵓村 耕夫,得宿藏一镜,光明莹然,不为土所蚀。”
《漢語大詞典》:埋瘗(埋瘞)
(1).埋葬,埋藏。南史·贼臣传·侯景:“横尸满路,无人埋瘞。”旧唐书·韩思复传:“且天灾流行,埋瘞难尽。”
(2).谓湮没。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叙录》:“六经颠倒,乱於非种,圣制埋瘞,沦於雺雾。”
《漢語大詞典》:金银岛
长篇小说。英国斯蒂文生作于1883年。少年吉姆意外地得到一份海盗头目埋藏财宝的荒岛示意图,遂与医生和船主前去探宝。殊不知在二十六名船员中竟混有十九名海盗。吉姆无意中获悉海盗策划抢占财宝,立即报告医生和船主。船抵荒岛后,海盗叛变,船主和医生进行顽强抵抗,最后击败众海盗,带着财宝胜利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