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落水
(1).掉在水中。晋书·陆云传:“ 云 有笑疾……尝着縗絰上船,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绍兴 间, 吴山 下有大井,每年多落水死者。”
(2).指下水。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奠祭河鬼,照习俗这一天谁也不敢落水,河中清静异常。”
(3).比喻失去权势。 鲁迅 《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但据我看来,他其实并未落水,不过‘安住’在租界里而已。”
(4).比喻沦落、堕落。如:落水为娼。
(5).指檐水落下的地带。《收穫》1981年第4期:“祠堂和大厅之间有一条一尺来宽的‘落水’,两边墙上也爬满薜荔,掩合了墙缝。”
《漢語大詞典》:汧陇(汧隴)
指 汧水 陇山 地带。 晋 潘岳 《西征赋》:“邪界 褒 斜 ,右滨 汧 陇 。”
分類:陇山地带
《漢語大詞典》:天陷
指地势低洼、泥泞易陷的地带。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然自 威虏城 东距海三百里,其地沮泽墝埆,所谓天隙、天陷,非敌所能轻入。”
《漢語大詞典》:海东(海東)
指海以东地带。常指 日本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 天宝 末, 扬州 僧 鉴真 始往 倭国 ,大演释教。” 宋 欧阳修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章炳麟 《艾如张》诗:“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漢語大詞典》:海风
①海上刮的风。②气象学上指沿海地带白天从海洋吹向大陆的风。
《漢語大詞典》:塞垣
(1).本指 汉 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 长城 ;边关城墙。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 秦 筑长城, 汉 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文选·鲍照〈东武吟〉:“始随 张校尉 ,占募到 河 源;后逐 李轻车 ,追虏穷塞垣。” 张铣 注:“塞垣, 长城 也。” 金 元好问 《发南楼度雁门关》诗之二:“总为古来征戍苦,宿云常傍塞垣低。” 明 何景明 《陇右行送徐少参》:“ 陇右 地, 长安 西行一千里, 秦 日 长城 号塞垣, 汉 时故郡称 天水 。”
(2).指北方边境地带。 前蜀 韦庄 《送人游并汾》诗:“风雨萧萧欲暮秋,独携孤剑塞垣游。” 宋 张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两宫何处?塞垣祗隔 长江 ,唾壶空击悲歌缺。”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请於塞垣无事之时,抽调镇兵一枝两枝至京师,令大臣於教场閲视其果练与否而明詔严赏罚之。”
《漢語大詞典》:路旁
指位于公路两旁
花坛的围边;小道、大路或铁路线边缘一条有植物的狭长地带。例如:路旁的青草也失去了超过路面的应有高度。
《漢語大詞典》:海岱
今 山东省 渤海 至 泰山 之间的地带。 海 , 渤海 ; 岱 , 泰山 。《书·禹贡》:“ 海 岱 惟 青州 。” 孔 传:“东北据 海 ,西南距 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浮云连 海 岱 ,平野入 青 徐 。” 明 何景明 《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风节云霄上,霜威 海 岱 间。” 清 顾炎武 《济南》诗之二:“百战只愁今 海 岱 ,一麾犹足定 青 徐 。”
《漢語大詞典》:朔漠
北方沙漠地带。后汉书·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於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 紫臺 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 清 王韬 《答强弱论》:“ 元 明 版图,迥逾朔漠。”
《漢語大詞典》:闽海(閩海)
指 福建 和 浙江 南部沿海地带。 明 徐渭 《君从》诗:“君从 闽 海下 南昌 ,正值中官降玉皇。”
《漢語大詞典》:湖湘
湖南省 洞庭湖 和 湘江 地带。常用来代指 湖南 。 宋 岳飞 《奏乞除在外宫观第二札子》:“奉圣旨, 岳飞 已平 湖 湘 。”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十二:“旧曲新诗压教坊,缕衣垂白感 湖 湘 。” 陈家英 《有怀秀元三妹北洋女师范即次其韵》:“ 湖 湘 词祖推骚体, 江 左门才数 谢 家。”
《漢語大詞典》:草泽(草澤)
(1).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亦指荒郊。战国策·秦策四:“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於境。” 汉 王充 论衡·言毒:“蝮蛇与鱼比,故生於草泽;蜂蠆与鸟同,故产於屋树。”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乍可狂歌草泽中,寧堪作吏风尘下。” 清 刘大櫆 《乞里人共建义仓引》:“而父子兄弟,羸老孤幼,继踵而死,僵尸草泽,骸骨相枕藉。”
(2).草野;民间。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 卒, 原宪 遂亡在草泽中。”旧唐书·玄宗纪下:“内外八品已下及草泽有博学文辞之士,各委本司本州闻荐。”明史·方伎传·盛寅:“初, 寅 晨直御医房,忽昏眩欲死,募人疗 寅 ,莫能应。一草泽医人应之,一服而愈。” 瞿秋白 《乱弹·吉诃德的时代》:“草泽的英雄,结果即使不是做皇帝,至多也不过劫富济贫罢了。”
(3).在野之士;平民。 唐 王昌龄 《放歌行》:“有詔徵草泽,微臣献谋猷。”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 唐 草泽 邵棠 上言。” 胡三省 注:“布衣未有朝命者,谓之草泽。”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制科:“ 宋 初承 周显德 之制设三科,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竝许应詔。”
《漢語大詞典》:冰山
(1).冰冻形成的山。冰山遇天气转暖即消融,故亦以比喻不可长久依赖的靠山。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杨国忠 权倾天下,四方之士,争诣其门。进士 张彖 者, 陕州 人也,力学有大名,志气高大,未尝低折於人。人有劝 彖 令修謁 国忠 ,可图显荣。 彖 曰:‘尔辈以谓 杨公 之势,倚靠如 泰山 ,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当误人尔。’后果如其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些人依附内相,原是冰山,一朝失势,破败死亡,此是常理。”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英梦禅:“夫以封圻大臣,素丝自励,谨避嫌隙,犹恐察访不週,自招罪戾。岂可结交权要,倚冰山为巢窟,其祸不旋踵矣。” 鲁迅 《准风月谈·二丑艺术》:“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
(2).冰层长年不化的高山。 鲁迅 《野草·死火》:“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3).两极地带的冰川,入海口处常结成巨大的冰块,受海浪冲击而断裂,漂浮海上,成为冰山,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逐渐溶化。
《漢語大詞典》:海陬
海隅,海角。亦泛指沿海地带。 唐 韩愈 《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於海陬。” 宋 梅尧臣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诗:“家声喜未坠,辞我还海陬。” 郭沫若 《游上海豫园》诗:“小刀会址忆 陈 刘 ,一片红巾起海陬。”
《漢語大詞典》:瓯脱(甌脱)
(1).古代少数民族屯戍或守望的土室。史记·匈奴列传:“﹝ 东胡 ﹞与 匈奴 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餘里。各居其边为甌脱。” 司马贞 索隐:“ 服虔 云‘作土室以伺 汉 人’。又《纂文》曰:‘甌脱,土穴也。’” 张守节 正义:“境上斥候之室为甌脱也。” 明 唐顺之 《度潮河》诗:“几处穹庐移就草,数家甌脱曲依泉。” 清 揆叙 《鹰坊歌》:“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甌脱供鹰坊。”
(2).指屯戍之人。汉书·匈奴传上:“其君长以下数千人皆驱畜产行,与甌脱战,所战杀伤甚众,遂南降 汉 。”
(3).边地;边境荒地。 宋 陆游 《送霍监丞出守盱眙》诗:“空闻甌脱嘶胡马,不见浮屠插霽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诗:“如何甌脱区区地,竟有违言为小球。” 王国维 《〈国学丛刊〉序》:“歷代开疆,尚多甌脱。”
(4).指两国分界的缓冲地带。 罗惇曧 《中法兵事本末》:“如彼提及,须由我措置,分界应於关外空地,作为甌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