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国子(國子)
(1).公卿大夫的子弟。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 郑玄 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 清 刘书年 《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亦曰国子弟。”
(2).指国子学。北史·儒林传论:“ 明 元 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及迁都 洛邑 ,詔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隋书·韦艺传:“ 艺 字 世文 ,少受业国子。”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监﹞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国子监之讹:“ 汉 以前,统名太学…… 晋 咸寧 间,始专名国子, 隋 又改学为监。”
《漢語大詞典》:司业(司業)
(1).谓主管世子学业教育。礼记·文王世子:“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郑玄 注:“司,主也。” 孔颖达 疏:“司是职司,故为主。谓乐正主太子之业。”
(2).学官名。 隋 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至 清 末始废。参阅通典·职官九《续通典·职官九》《清通典·职官六》
(3).指 唐 张籍 。 张籍 仕终国子司业,故称。 清 孙枝蔚 《吊张文昌遗宅》诗:“眼前几客如司业,卷内长篇及 董公 。”
《漢語大詞典》:白巾
(1).犹白衣。旧指平民服。汉书·朱博传:“皆斥罢诸病吏,白巾走出府门。”
(2).古代国子生服。亦借指国子生。 南朝 梁 萧统 《玄圃讲》诗:“名利白巾谈,笔札刘王给。”参阅隋书·礼仪志六
《漢語大詞典》:教胄
(1).书·舜典:“帝曰:‘ 夔 !命汝典乐,教胄子。’” 孔 传:“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子,中和祗庸孝友。”说文引作“教育子”,史记·五帝本纪作“教稺子”。 王引之 曰:“凡未冠者,通谓之稺子。稺子即育子,故曰:‘命汝典乐,教育子’ 西汉 经师如 夏侯 、 欧阳 必有训育子为稺子者,故 史公 以稺代育,盖有所受之。育、胄古声相近,作胄者假借字耳…… 马 注曰:‘胄,长也,教长天下之子弟。’训胄为长,始与 史公 异义。然云‘教长天下之子弟’,则是以教胄二字连读而训为教长。”见经义述闻·尚书上。后以“教胄”谓向后学讲解经义。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将应让齿,反降教胄之恩。”
(2).谓教育国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耆儒教胄,龙种传经,古元子入学遗法也。”
《漢語大詞典》:老秀才
明 代称从国子诸生中选出的优等人才。《明实录》卷一三七:“ 洪武 十四年六月赐国子生布帛各一匹,时於诸生中选才学优等聪明俊伟之士,得三十七人。命之博极羣书,讲明道德经济之学,以期大用。称之曰老秀才。”
《漢語大詞典》:国高(國高)
国子 、 高子 的并称,二人皆 春秋 时 齐国 上卿。左传·僖公十二年:“ 管仲 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 国 高 在。’” 杜预 注:“ 国子 、 高子 。天子所命,为 齐 守臣,皆上卿也。”
分類:国子齐国
《漢語大詞典》:大司乐(大司樂)
周礼官名。又称大乐正。为乐官之长,以乐舞教国子。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漢語大詞典》:国子学(國子學)
即国子监。晋书·职官志:“及 咸寧 四年, 武帝 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 唐 宋 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 元 代设国子学、 蒙古 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称国子监。参见“ 国子监 ”、“ 国子 ”。
《漢語大詞典》:清望官
指地位贵显、有名望的官职。 唐 制中央设门下及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詹事、左右庶子、秘书少监、国子司业等。因这些官职多由进士出身有名望的人担任,故称。 宋 制略同。旧唐书·德宗纪上:“丙午,举 先天 故事,非供奉侍卫之官,自文武六品已上清望官,每日二人更直待制,以备顾问,仍以 延英 南药院故地为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