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乘龙(乘龍)  拼音:chéng lóng
语出《艺文类聚。卷四○。礼部下。婚引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比喻得到好女婿。唐。杜甫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原许乘龙须及第,未曾经打毷氉。」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國語辭典》:四行  拼音:sì xìng
1.四种德行:(1)指孝、忠、信、悌。《吕氏春秋。先识览。正名》:「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2)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也称为「四德」、「四教」。
2.四科,为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项标准。《汉书。卷八六。何武传》:「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唐。颜师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迢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各一人。时诏书又令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故武以此四行得举之也。」
3.佛教用语。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罗什法师可谓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唐。李邕〈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
《國語辭典》:四德  拼音:sì dé
1.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四德。《易经。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
2.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也称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大戴礼。卫将军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语。指四种特徵。《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國語辭典》:一脚(一腳)  拼音:yī jiǎo
1.一只脚。《北史。卷九四。高丽传》:「拜则曳一脚,立多反拱,行必插手。」唐。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2.一下子。《水浒传》第二四回:「一脚歇了担儿,便去除了帘子,关上大门。」也作「一脚地」。
3.兽身的四分之一部分。《通俗编。数目》:「物之有四脚者,四分之,各为一脚,今食肆中有此言。」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兀那茶三婆,一脚狗肉卖不了的。」
4.一个。《石点头。卷六。乞丐妇重配鸾俦》:「吾兄若知,定先要挨一脚媒人。」
5.一份。如:「要玩牌,我也加一脚。」
6.一方面。《通俗编。数目》引《朱子语录》:「兴于诗章,只是游艺一脚意思。」
《漢語大詞典》:四仪(四儀)
(1).四方所遵照的准则。逸周书·宝典:“一孝,孝子畏哉,乃不乱谋;二悌,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三慈惠,知长幼,知长幼乐养老;四忠恕,是谓四仪。” 朱右曾 校释:“四仪,四方所仪则。”
(2).言行的四条准则。尸子·四仪:“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
(3).见“ 四威仪 ”。
《漢語大詞典》:四威仪(四威儀)
佛教语。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行、住、坐、卧。释氏要览·入众·威仪:“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亦省作“ 四仪 ”。 唐 皎然 《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诗:“行住四仪皆道意,不学小乘一曲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 吴门 有神降於乩,自言 天台泐子 , 智者大师 之弟子,转女人身堕度者,摄入无叶堂中,教修四仪密諦,往生西方。”
《漢語大詞典》:五汶
山东省 汶水 及其上游四条支流 牟汶 、 北汶 、 石汶 、 柴汶 的合称。参阅水经注·汶水
《國語辭典》:庑殿(廡殿)  拼音:wǔ diàn
一种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沿中轴形成前后左右四面斜坡,为屋顶建筑式样中的最高等级,仅宫殿及寺庙得以使用。
《國語辭典》:四胡  拼音:sì hú
乐器名,擦弦乐器。与二胡略同而有四弦,一、三弦为一组同音,二、四弦为一组同音。有大小两种,大四胡多用于说唱伴奏,小四胡用于独奏或与民间乐器合奏。曾称为「提琴」,蒙古语称为「侯勒」、「胡兀尔」,是胡琴中的一种,因有四根琴弦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四格
清 代对在京的官吏进行考核的四条标准。《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乃定以四格,一曰守,二曰才,三曰政,四曰年,以别其等而送部。”参见“ 京察 ”。
《國語辭典》:京察  拼音:jīng chá
旧时定期考核京城官吏的制度。如明代每六年考核一次,清代则三年一次。《明史。卷七一。选举志三》:「考察之法,京官六年,以巳、亥之岁,四品以上自陈以取上裁,五品以下分别致仕、降调、閒住为民者有差,具册奏请,谓之京察。」
《漢語大詞典》:街区
以四条街道为边围成的地区。例如:包括整个街区的工厂。
《漢語大詞典》:四楞锏(四楞鐧)
亦作“ 四棱简 ”。有四条棱的鞭类兵器。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三股叉,四楞鐧,耀日争光;五方旗,六沉鎗,遮天映日。”《水浒传》第六三回:“三股叉直迸寒光,四棱简横拖冷雾。”
《國語辭典》:四边形(四邊形)  拼音:sì biān xíng
四线段在一平面上所围成的具有四角的图形。也称为「四角形」。
《國語辭典》:画框(畫框)  拼音:huà kuāng
用以装饰及悬挂图画的框子。如:「那幅大油画装上画框后,挂在客厅,显得气派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