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善本
(1).珍贵优异的古代图书刻本或写本。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唐田弘正家庙碑》:“自 天圣 以来,古学渐盛,学者多读 韩 文而患集本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 明 陆深 《停骖录续》:“取到 王阐 、 张宿 等家藏书,以三馆秘书阁书目比对,所无者凡六百五十八部二千四百一十七卷,悉善本。”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建康集足本》:“坐使古书善本不获广传於世,大失古人付託之意。”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四)》:“ 乾隆 三十八年,根据 朱筠 的条奏,拟定了采访遗书的章程,首先校核永乐大典,辑录善本。”
(2).佛教语。犹善根。《无量寿经》卷下:“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大王宿殖善本,多种胜因,得为人王,无思不服。”
(3).好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唐氏蒙求:“ 唐六枳 方伯,纂《唐氏蒙求》三卷,为家塾训蒙善本。”
《漢語大詞典》:善根
佛教语。梵语意译。谓人所以为善之根性。善根指身、口、意三业之善法而言,善能生妙果,故谓之根。《维摩诘经·菩萨行品》:“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南朝 陈 徐陵 《上智者禅师书》:“既善根微弱,冀愿力庄严。”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旧唐书·高祖纪:“弘宣胜业,修植善根。”
《漢語大詞典》:资粮(資糧)
亦作“ 资粮 ”。
(1).粮食。泛指钱粮。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 陈 郑 之间,共其资粮屝履,其可也。” 杨伯峻 注:“资粮,同义连绵词,资亦粮也。” 晋 刘琨 《扶风歌》:“资粮既之尽,薇蕨安可食。”粮,一本作“ 粮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但是研究者自身的生活的保障,至低限度的糊口的资粮,这求之于国外,比在国内是还要困难的了。”
(2).按规定发给的米粮。旧唐书·裴胄传:“收其资粮,分为月进, 胄 至,奏其本末,罢之。”
(3).粮食为人生存之本,故佛教用以比喻善根功德。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大忍恶对门》:“是故发大乘者,多来此土,以救苦为资粮,以拔恼为要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按者亦以死论,僧求假七日,令持念为将来资粮, 郑公 哀而许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藏经中有《俱舍论》,载颂曰:‘欲往前路无资粮,来往中间无所止。’ 东莱先生 吕居仁 临终诗云:‘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盖用前语。”
《漢語大詞典》:法器
(1).指法度,制度。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摹其法器无不驯,从其事政无不理。”
(2).佛教指具有学佛、弘法善根的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女身垢秽,非是法器。”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昼不出夜不睡。” 明 宋濂 《送用明上人还四明序》:“ 浄觉 大师以硕望宿德为释子所宗,亦以上人为法器,俾出世於 菩提律寺 。”
(3).僧、道举行宗教仪式所用的钟、鼓、铙、钹、引磬、木鱼等乐器及瓶、钵、杖、麈等器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今日二月十五日开启,众僧动法器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喇嘛打鬼》:“以长教喇嘛披黄锦衣乘车持鉢,诸侍从各执仪仗法器拥护。” 老舍 《四世同堂》四九:“和尚们响起法器,棺材被抬起来,和尚们在前面潦草的,敷衍了事的,击打着法器,小跑着往前走。”
《漢語大詞典》:诸根(諸根)
佛教语。谓信、勤、念、定、慧五根及其他一切善根;或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无量寿经》卷上:“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浄,光颜巍巍。” 清 敬安 《雪中酬徐叔鸿郎中见怀之作》诗:“断妄诸根寂,观空万事慵。”
《漢語大詞典》:煖地
佛教语。指善根渐趋成熟而尚未断绝烦恼的修行阶段。佛教认为,智慧火能焚尽烦恼薪。煖为火之前兆,因以为喻。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折:“自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囫囫圇圇,九仞难亏一簣。”
《漢語大詞典》:法田
指以佛法滋长善根的心田。 元 周伯琦 《答复见心长老见寄》诗之一:“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
《漢語大詞典》:法喜食
指佛法。谓闻法欢喜,可以长养善根,增益慧命。《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悦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