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融和  拼音:róng hé
融洽和谐。唐。李商隐〈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灵台委鉴,虚室融和。」
《國語辭典》:融洽  拼音:róng qià
彼此间的感情和睦。《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起先万帅公馀之暇,还时常邀他来问些学业,谈得甚为融洽。」
《漢語大詞典》:微穆
和煦。 唐 包佶 《祀风师乐章·送神》:“微穆敷华能应节,飘扬发彩宜行庆。”
分類:和煦
《漢語大詞典》:晞和
犹和煦。《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北齐元会大飨歌》:“仰施如雨,晞和犹春。”
分類:犹和和煦
《國語辭典》:习习(習習)  拼音:xí xí
1.舒和的样子。《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2.飞动的样子。《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3.盛多的样子。《文选。左思。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4.行走的样子。《文选。张衡。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辚辚。」
《漢語大詞典》:爱景(愛景)
(1).爱,通“ 曖 ”。和煦的阳光。《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群臣酒行歌》:“玉墀留爱景,金殿蔼祥烟。”
(2).爱,通“ 曖 ”。昏暗的光色。 宋 曾巩 《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犬马之质,难驻于頽龄;日月之光,尚攀於爱景。”
《漢語大詞典》:同和
(1).彼此和谐;相互协和。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国语·齐语:“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天子无东顾之忧,方伯有同和之美。”
(2).谓与……同样和煦。形容仁爱。 唐 李商隐 《献河东公启》之一:“伏惟尚书春日同和,秋霜共烈。”
《漢語大詞典》:春煦
春天和煦的阳气。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晨烟暮靄,春煦秋阴。” 李周翰 注:“煦,阳气也。” 南唐 李中 《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诗:“詔下如春煦,巢南志不违。” 宋 刘子翚 《吕居仁惠建昌纸被》诗:“素风含混沌,春煦回呼吸。”
《漢語大詞典》:熙阳(熙陽)
和煦的阳光。 唐 韦应物 《西郊燕集》诗:“羣山靄遐瞩,緑野布熙阳。”
分類:和煦阳光
《國語辭典》:融冶  拼音:róng yě
妖媚艳丽。唐。元稹《莺莺传》:「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
《漢語大詞典》:袭袭(襲襲)
(1).套套;件件。 明徐复祚《红梨记·赴试》:“脱却泥途,蚤上金臺。緑衣袭袭称身裁,朱提鑠鑠生光彩。”
(2).阵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愁欹单枕,夜深无寐,袭袭静闻沉屑。” 郁达夫 《访担风于蓝亭蒙留饭席上分题得“雪中梅”限微韵》:“ 林 氏山花香袭袭, 谢 家庭院絮霏霏。”
(3).和煦貌。袭,通“ 习 ”。
《漢語大詞典》:薰薰
(1).和煦貌。 唐 鲍溶 《经隐叟》诗:“萝景深的的,蕙风閒薰薰。” 宋 梅尧臣 《春日东斋》诗:“剥剥禽敲竹,薰薰日照花。”
(2).用同“ 醺 ”。酒醉貌。文选·张衡〈东京赋〉:“君臣欢康,具醉薰薰。” 吕延济 注:“君臣欢康尽醉,酒气薰薰然。”白雪遗音·马头调·消魂二月:“三月里清明节,玉美人儿薰薰醉。”
《漢語大詞典》:妍和
美好和煦。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二:“春风澹荡侠思多,天色净渌气妍和。” 唐 白居易 《梦行简》诗:“天气妍和水色鲜,闲吟独步小桥边。” 清 蒋和宁 《酬王梦楼招游》诗:“ 六朝 风物正妍和,珍重乌篷载酒过。”
分類:美好和煦
《国语辞典》:慈晖(慈晖)  拼音:cí huī
形容人慈祥、和煦,有如春天的阳光。常用以代称尊亲。如:「仰望慈晖,孺慕弥殷。」
《漢語大詞典》:暧日(曖日)
和煦的日光。 南朝 陈后主 《立春日泛舟玄圃》诗:“春光返禁苑,曖日暖源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稼轩 词,於雄莽中别饶雋味……惊雷怒涛中时见和风曖日,所以独絶古今,不容人学步。”
分類:和煦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