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山腰
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横洞口而欹卧,顿山腰而半折。” 唐 白居易 《残暑招客》诗:“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迴。”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一句话未完,只听得山腰里吱的一声骲头响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闻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诗:“贴在山腰下佝偻得可怕的老柏,拿着黑疲的拳头硬和太空挑衅。”
《漢語大詞典》:陵谷
(1).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毛 传:“言易位也。” 郑玄 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后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魏书·拓跋渊传:“臣以疏滞,远离京輦,被其构阻,无所不为。然臣昔不在其后,自此以来,翻成陵谷。”
(2).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变。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是以勒此丰碑,惧从陵谷,植之松柏,不忍凋枯。” 唐 韩偓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诗:“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 昆明 是劫灰。”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数百年来几陵谷,此犹坚完缝不裂。” 郭沫若 《西江月》词:“能教沧海变桑田,陵谷一朝转换。”
(3).丘陵和山谷。 唐 韩愈 《杂说》之一:“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 宋 苏轼 《飓风赋》:“鼓千尺之涛澜,襄百仞之陵谷。吞泥沙於一卷,落崩崖於再触。”
(4).指陵墓。 清 顾炎武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诗:“六十年间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止存松楸八百树,夜夜宿鸟还相呼。”
《漢語大詞典》:木石
(1).树木和山石。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唐 杜甫 《水会渡》诗:“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明 魏学洢 《核舟记》:“ 明 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指木头与石头。三国志·魏志·刘馥传:“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红楼梦第十六回:“其山树木石虽不敷用, 贾赦 住的乃是 荣府 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
(3).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四:“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躑躅不敢言。”周书·文帝纪上:“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世名 身穿囚服,一见两大尹即称谢道:‘多蒙两位大人曲欲全 世名 一命, 世名 心非木石,岂不知感恩。’” 鲁迅 《集外集拾遗·两封通信(复魏孟克)》:“我不是木石,倘有人给我一拳,我有时也会还他一脚的。”
(4).指刑具。晋书·王坦之传:“时卒士 韩悵 逃亡归首,云‘失牛故叛’,有司劾 悵 偷牛,考掠服罪。 坦之 以为 悵 束身自归,而法外加罪,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诬,宜附罪疑从轻之例,遂以见原。”
(5).指山水画。 宋 陆游 《游昭牛图》诗:“ 游昭 木石师 李唐 ,画牛乃自其所长。”
(6).指宫室等建筑工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徐充容 ﹞諫曰:‘ 玉华 ( 太宗 所造 玉华宫 )创制……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岂无烦扰之弊?’”元史·武宗纪一:“以 中都 行宫成,赏官吏有劳者……死於木石及病没者,给钞有差。”
(7).枳椇子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餳,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甜美如餳蜜,一名白石,一名白实,一名木石,一名木实。一名枳椇。”
《漢語大詞典》:泉壑
(1).泉水和山谷。 南朝 梁 江淹 《闽中草木颂·木莲》:“迸采泉壑,腾光渊丘。”
(2).引申为隐退之处。 唐 于公异 《李令公乞朝觐南郊表》:“既均情於故老,庶无媿於子牟,退入泉壑,不为恨矣。”
(3).山谷间的泉水。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漢語大詞典》:方相
上古传说中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的神灵。晋书·庾翼传:“ 翼 如厠,见一物如方相,俄而疽发背。”古代民间多以人扮演或以竹纸扎制“方相”,用于某种场合以驱疫避邪。为上古方相氏之遗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远观是丧船上方相,近覷乃山门外金刚。” 清 赵翼 《戏题魁星像》诗:“黄金点目儺方相,牛头夜叉舞跳踉。”参见“ 方相氏 ”。
《漢語大詞典》:方相氏
周 官名。夏官之属,由武夫充任,职掌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敺疫。大丧,先匶,及墓,入壙,以戈击四隅,敺方良。”
《漢語大詞典》:峦壑(巒壑)
峰峦和山谷。 宋 苏辙 《卢鸿草堂图》诗:“径归不復往,峦壑空在目。”
《漢語大詞典》:和山
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 宜苏山 ﹞又东二十里,曰 和山 ,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 河 之九都。”
分類:山名和山
《漢語大詞典》:武当山(武當山)
山名。初名 仙室山 ,又名 太和山 、 嵾上山 、 泰岳山 、 谢罗山 。在 湖北省 丹江口市 南。山势峻拔,有上下十八盘等险路及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山上有 紫霄宫 、 太清宫 、 玉虚宫 ,规模宏伟,其中金殿和神像以铜铸著名。为道教名山和武当派拳术发源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舅氏 唐居正 ,文学气节为一时师表, 建炎 初,避兵 武当山 中。”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五·武当山》
《漢語大詞典》:方相氏
周 官名。夏官之属,由武夫充任,职掌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敺疫。大丧,先匶,及墓,入壙,以戈击四隅,敺方良。”
《漢語大詞典》:桑寄生
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常寄生于山茶科和山毛榉科等植物上。叶革质,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夏秋开花,紫红色。浆果椭球形。另有毛叶桑寄生,也称桑上寄生。枝、叶、花均被褐色毛。中医以茎叶入药,叫广寄生,能治风湿痛、腰背痠痛等。
《漢語大詞典》:巅墆(巔墆)
山顶和山脚。 汉 王充 论衡·超奇:“故夫鸿儒……如与俗人相料, 太山 之巔墆,长狄之项跖,不足以喻。”
《漢語大詞典》:牧靡
草名。可解毒。又地名和山名。因产此草而得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若水:“﹝ 涂水 ﹞出 建寧郡 之 牧靡 南山。县、山并即草以立名。山在县东北 乌句山 南五百里。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鸟多误食,乌喙口中毒,必急飞往 牧靡山 ,啄牧靡以解毒也。”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四:“ 牧靡县 因草得名,生牧靡,可以解毒。”
《漢語大詞典》:水穷山尽(水窮山盡)
水和山都到了尽头,前面无路可走。 元 丘处机 《雪山》诗:“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向西倾。”后多比喻陷入绝境。 明 《杀狗记·王婆逐客》:“任你满帆风使,终有个水穷山尽。” 沙汀 《困兽记》十八:“那些人只要混得过去就行了的,可是,我们究竟也还没有到水穷山尽的时候啦!”
《漢語大詞典》:长东黄河大桥
在河南长垣和山东东明间,新兖铁路跨越黄河的大桥。长10283米。1985年建成。是中国和亚洲最长的铁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