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和同(龢同)
(1).指 春秋 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常用语。和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和能生物,同无所成。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务和同也。” 韦昭 注:“和谓可否相济,同谓同欲。”国语·周语中:“和同可观。” 韦昭 注:“以可去否曰和,一心不二曰同。和同之道行,则德义可观也。”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晏 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朱熹 集注引 尹毅 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参阅左传·昭公二十年
(2).和睦同心。管子·立政:“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汉书·吾丘寿王传:“今 汉 自 高祖 继 周 ,亦昭德显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 宋 欧阳修 《笔说·富贵贫贱》:“凡事不和同,则不济。” 明 柯丹丘 《荆钗记·合卺》:“夫妻到老两和同。” 黄远生 《政界内形记》一:“国务卿之不能和同一致以进行者,则组织之始已种其因,固无可言矣。”
(3).调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素问·生气通天论》:“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淮南子·俶真训》:“含阴吐阳,而万物和同者,德也。”《宋史·乐志十三》:“天人和同,恩泽洋普。”
(4).伙同;合伙。《唐律疏议·名例四·略和诱人》:“和同相卖者,谓两相和同,共知违法。”《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和同相卖为奴婢者,各断一百七。”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一:“﹝按察使与藩司﹞厥后和同溺职,而事权归两院矣。”
(5).“和光同尘”的略语。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之一:“治惟尚和同,无俟於謇謇。” 龚颐正 《续释常谈》引 唐 韩偓 《金銮密记》:“上执 偓 手,涕泣曰:‘我劝你且和同,果如此,有何利益苦杀人!’”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余私念助人为理,覆人之产,不祥;自折其志,苟为和同,不义。” 钱钟书 《围城》三:“买假文凭是自己的滑稽玩世;认干亲戚是自己的和同随俗。”参见“ 和光同尘 ”。
《漢語大詞典》:孤峭
(1).突兀峭立。周书·异域传上·蛮:“ 腾 虑 双城 孤峭,攻未易拔。” 唐 方干 《赠处州段郎中》诗:“幸见仙才领郡初,郡城孤峭似仙居。” 唐 王贞白 《太湖石》诗:“谁怜孤峭质,移在 太湖 心。”
(2).喻品性孤傲,不与众人和同。隋书·艺术传·萧吉:“ 吉 性孤峭,不与公卿相浮沉。” 唐 裴庭裕 东观奏记卷上:“ 武宗 朝,任宰相 李德裕 ,虽丞相子,文学过人,性孤峭,疾朋党如仇讎。” 五代 齐己 《酬湘幕徐员外见寄》诗:“ 东海 儒宗事业全,冰稜孤峭类神仙。”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鬼神·邹二痴》:“ 邹公履 ,名 德基 ,工於书法,在 平原 北海 之间,而性孤峭,如醉如痴。”
(3).喻文学、艺术风格高雅超俗。 唐 方干 《送陈秀才将游霅上便议北归》诗:“诗句因余更孤峭,书题不合忘 江东 。”《和靖诗集》附 宋 何养纯 《林集附言》:“先生书法,深入 晋 室,惟《停云馆》二小柬流传於世,清瘦遒劲,语亦澄淡孤峭。” 明 杨慎 《任尽言》:“其诗文孤峭而有风稜,雄健而有英骨。”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 褚河南 、 欧阳率更 之书,非不孤峭,吾不愿子孙学之也。” 郑振铎 《蝉与纺织娘》:“他们的歌声,是如秋风之扫落叶,怨妇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徊而愁肠百结。”
《漢語大詞典》:轮轴(輪軸)
(1).车轮与车轴。管子·轻重丁:“上斲轮轴,下采杼栗,田猎而为食。” 马非百 新诠:“谓上山砍伐树木以为製造车轮及车轴之用也。” 唐 白居易 《杏园中枣树》诗:“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清 张廷玉 《杂兴》诗:“静观天地机,廻旋似轮轴。”
(2).简单机械。原理和杠杆相同,由一个轮子和同心轴组成,轮子转动时轴也随着转动。由于轮子的半径大于轴的半径,转动轮子的力量可以在轴上产生更大的力量,轮子的半径和轴的半径的比越大越省力。辘轳、纺车就是轮轴的应用。
《漢語大詞典》:比重
(1).物体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有些国家是把比重规定为物体的重量和同体积的纯水在4℃时的重量之比。例如金子的比重是19.3,水银的比重是13.55。
(2).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军政费用占国家预算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三十。这个比重太大了。”
《漢語大詞典》:内宾(内賓)
(1).古称姑姊妹和同姓妇女为“内宾”。仪礼·有司:“主人洗献内宾于房中。” 郑玄 注:“内宾,姑姊妹及宗妇。”
(2).泛称女客。
《漢語大詞典》:雠党(讎黨)
仇人和同党。三国志·魏志·陈羣传:“若不和睦则有讎党,有讎党则毁誉无端。”新唐书·陆元方传:“ 元方 荐人如初,后召让之,对曰:‘举臣所知,不暇问讎党。’”
《漢語大詞典》:顺和(順和)
(1).顺从和协。
(2).顺随和同。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先生以应变顺和,天地为家;运去势隤,魁然独存。” 唐 元结 《系乐府·谢大龟》:“顺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规。”
(3).话语、态度等平顺缓和。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 生宝妈 眼看这爷俩的谈话,口气不顺和。”
《漢語大詞典》:排中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条件下,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中,必有一真,不能都假。如一个是假的,另一个一定是真的,不能有中间情况。
《漢語大詞典》:袭从(襲從)
谓两者和同相合。书·大禹谟:“龟筮协从。” 汉 蔡邕 《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於是公乃为辞,昭(告)先考,然后卜定宅兆,龟筮袭从,遂营窀穸之事,举封树之礼。”
分類:和同相合
《漢語大詞典》:负类反伦(負類反倫)
和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列子·仲尼:“ 龙 誑 魏王 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髮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 张湛 注:“负,犹背也。类,同也。”埤雅·释虫:“山海经有兽,以其尾飞;有鸟,以其鬚飞。则覆载之间,负类反伦,何所不有。”
《漢語大詞典》:逸群绝伦(逸羣絶倫)
超出世人和同辈。隋书·杨素传:“ 处道 当逸羣絶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漢語大詞典》:轶群绝类(軼羣絶類)
超过众人和同辈。 宋 曾巩 《代人祭李白文》:“意气飘然,发扬俊伟,飞黄駃騠,軼羣絶类。”亦作“ 軼类超羣 ”。《隋唐演义》第九五回:“就是那一长一技之微,若果能专心致志,亦足以軼类超羣,独步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