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露吐
犹吐露。《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王进 在急忙间,不觉真心露吐,乃道:‘阿弥陀佛! 玉姐 为了你,险些送了性命,怎説这话!’”
分類:吐露
《國語辭典》:白露  拼音:bái lù
1.秋天的露水。《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礼记。月令》:「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2.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地球运行至春分点后一百六十五度,或冬至点前一百零五度,落在国历九月七日、八日或九日。此时,时序已入秋,早晚露水较重。
《國語辭典》:衷曲  拼音:zhōng qū
内心的情意。《三国演义》第六一回:「次日,复与刘璋宴于城中,彼此细叙衷曲,情好甚密。」清。多尔衮〈致史可法书〉:「曾记其手泐平安,拳致衷曲。」也作「衷肠」。
《国语辞典》:吐芳  拼音:tǔ fāng
吐露香气。《文选。张衡。南都赋》:「晻暧蓊蔚,含芬吐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分类:吐露香气
《漢語大詞典》:吐实(吐實)
吐露真情。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若此之人,情伪行露,亦终不得而教之;教之亦不得尽言吐实。” 唐 李商隐 《骄儿诗》:“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鸳鸯镜:“少年惧,吐实。乃与里中 谢氏 女约私奔,期会祠中。”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 铁忠 更用言词恐吓, 龚霞初 遂叛变,一一吐实。”
分類:吐露真情
《國語辭典》:吞咽(吞嚥)  拼音:tūn yàn
吞下、咽下。如:「他得了咽喉炎,吞咽困难。」
《國語辭典》:遁辞(遁辭)  拼音:dùn cí
理屈辞穷时,为逃避他人诘问,于是偏离主题,闪烁其辞。《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也作「遁词」。
《國語辭典》:遁辞(遯辭)  拼音:dùn cí
支吾搪塞的言词。《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戴良传》:「州郡迫之,乃遁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
《國語辭典》:封口  拼音:fēng kǒu
1.封闭张开之处。如:「寄信前,记得要封口啊!」
2.闭口不露实情,或使人不得吐露实情。如:「这件事千万要封口,别再声张了。」
《漢語大詞典》:吐款
亦作“ 吐欵 ”。 吐露真情。宋书·范晔传:“ 熙先 望风吐款,辞气不橈,上奇其才,遣人慰劳之。” 宋 黄庭坚 《次韵奉送公定》:“长戈仰关来,吐款受羈縻。”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 璡 急吐款云:‘三十头牛是外甥牸牛所生,非盗得也。’” 清 毛祥麟 《三略汇编》卷五:“当 上海 陷时,有邑豪数辈望风吐欵,阴致书与贼。”
分類:吐露真情
《漢語大詞典》:摅吐(攄吐)
抒发吐露。 宋 叶适 《祭陈益之待制文》:“耆旧昔闻, 汝 潁 今评;攄吐宿虑,鐫磨晚生。”
分類:抒发吐露
《国语辞典》:不吐不快  拼音:bù tǔ bù kuài
心中的事不吐露发泄会感到不畅快。如:「这件事放在我心里很久了,不吐不快。」
《国语辞典》:吐苦水  拼音:tǔ kǔ shuǐ
发牢骚、吐露心中的苦痛和不愉快。如:「他因受了委屈,所以来找我吐苦水。」「他见到人就爱吐苦水,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
《國語辭典》:秘而不露(祕而不露)  拼音:mì ér bù lù
隐密而不表现于行动。《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