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名义(名義)  拼音:míng yì
1.名誉节义。《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
2.名分。如:「师生名义」、「父子名义」。
3.名号。《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为常山王,更名义。」
4.表面上、形式上。如:「名义上他对我很好,但背里却没有那么好。」
《國語辭典》:大分  拼音:dà fèn
1.岁数、年寿。《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纪》:「存亡大分,无可奈何。」《宋书。卷九三。隐逸列传。陶潜》:「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2.大纲。《荀子。劝学》:「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3.交谊。晋。卢谌〈答魏子悌〉诗:「倾盖虽终朝,大分迈畴昔。」
4.多半。《董西厢》卷八:「只争一脚地,大分与那畜生效了连理。」《豆棚闲话》第一则:「大分爱丈夫的少,妒丈夫的多。」
《漢語大詞典》:事分
职分;名分;身分。 唐 元稹 《叙奏》:“经制度,明利害,区邪正,辨嫌惑,存之则事分著,去之则是非泯。” 宋 王禹偁 《官舍书怀呈罗思纯》:“同年事分几般同,墨綬逶迤一郡中。”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轻浮称谓:“至於当他人父兄尊长之前,语及其子孙甥壻,亦云‘某丈’。或妄称宰相执政贵人之字。皆大不识事分者,习惯以然,元非简傲也。”
《國語辭典》:正名  拼音:zhèng míng
1.辨正名义,使名实相符。《论语。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铭箴》:「故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
2.官吏中的正职,不同于副职或临时代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六出》:「自家姓朱,名杰,见在充本府正名司吏。」
《漢語大詞典》:擅名
(1).僭越名分。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入 齐 则独闻 淖齿 而不闻 齐王 ,入 赵 则独闻 李兑 而不闻 赵王 。故曰:人主不操术,则威势轻而臣擅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司马 子反 为其君使,废君命,与敌情,从其所请,与 宋 平,是内专政而外擅名也。专政则轻君,擅名则不臣。”
(2).享有名声。晏子春秋·问上四:“是上独擅名,而利下流也。” 唐 钱起 《送陆贽擢第还苏州》诗:“乡路归何早, 云间 喜擅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妙观 道:‘奴家偶以小艺擅名国中,不想遇着高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杜律细:“ 芜湖 萧尺木 云从 ,以画擅名 江 左。”
《國語辭典》:师帅(師帥)  拼音:shī shuài
1.一师的统率。周代的军制,以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师帅皆中大夫。见《周礼。夏官。司马》。
2.表率。《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刺史,民之师帅也。得人,则下安措;失人,则家劳㩻。」
《國語辭典》:分定  拼音:fèn dìng
人生命分有定,富贵不能强求。《水浒传》第六○回:「哥哥且省烦恼,生死人之分定,何故痛伤。」也作「定分」。
《國語辭典》:分定  拼音:fēn dìng
人生命分有定,不能强求。《红楼梦》第三六回:「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
《國語辭典》:本分  拼音:běn fèn
1.身分地位或职务。《荀子。非相》:「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
2.应尽的责任义务。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做女工是你本分的事。」
3.安分守己。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怎知他欠本分,少至诚。」《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金孝是个本分的人,被老娘教训了一场,连声应道:『说得是,说得是。』」
《國語辭典》:天分  拼音:tiān fèn
1.天赋、天资。如:「除了天分,还要肯努力,才会有成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济川天分极高,不上三年,学得纯熟。」
2.天命。《旧唐书。卷二○○下。列传。黄巢》:「陈符命曰:『唐帝知朕起义,改元广明,以文字言之,唐已无天分矣。』」
《國語辭典》:定分  拼音:dìng fèn
人生命分有定,富贵不能强求。《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君臣各有定分。嵩今事将军,虽赴汤蹈火,一唯所命。」也作「分定」。
《國語辭典》:修名  拼音:xiū míng
1.美名。《隋书。卷八○。列女传。序》:「其修名彰于既往,徽音传于不朽,不亦休乎!」
2.正名位。《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
3.求名。《孔丛子。抗志》:「桥子良修实而不修名,为善不为人之知己。」
《國語辭典》:名著  拼音:míng zhù
有名的著作。如:「红楼梦是一本文学名著。」也作「名作」。
《國語辭典》:主名  拼音:zhǔ míng
1.命名。《书经。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2.主犯的名字。《新唐书。卷一一二。韩思彦传》:「使并州,方贼杀人,主名不立,醉胡怀刀而污,讯掠已服。」《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太尉道:『这贼已有主名了,却是干碍太师面皮,不敢擅去捉他。』」
《國語辭典》:分义(分義)  拼音:fèn yì
情分、亲情。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他是个老人家多背悔,大人须有才智,外人行白打了犹当罪,可不俺关亲人绝分义。」也作「义分」。
《漢語大詞典》:十二峰
亦作“ 十二峯 ”。
(1).指 川 、 鄂 边境 巫山 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唐 李涉 《竹枝词》:“十二峯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前蜀 李珣 《河传》词:“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猨声到客船。” 明 何景明 《竹枝词》:“十二峯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 瞿塘 。” 巫山 的十二峰名亦有异说。参阅 元 刘燻 隐居通议·十二峰名
(2).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而标以总名,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迴肠》《十二峰》之类,更觉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