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同乐(同樂)
一同欢乐;一同娱乐。孟子·梁惠王下:“今王田猎於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新唐书·魏元忠传:“人有乐,君共之,君有乐,人庆之,可谓同乐矣。”《东欧女豪杰》第一回:“不若趁早看真时势,改换心肠,天下为公,与民同乐,免致两败俱伤。”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 中国 学生开了两次的游艺会,都曾向船主商量要请这些穷苦的旅客上来和我们同乐,都被船主拒绝了。”
《漢語大詞典》:同欢(同歡)
共同欢乐。亦指共相欢乐之人。 汉 蔡邕 《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臣妾万国,遐邇大小,一心同欢,同喜逸豫,式歌且舞。” 南朝 宋 吴迈远 《长相思》诗:“ 虞卿 弃相印,担簦为同欢。” 唐 李颀 《圣善阁送裴迪入京》诗:“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 唐 朱湾 《咏柏板》:“既能亲掌握,愿得接同欢。”
《漢語大詞典》:具庆(具慶)
(1).《诗·小雅·楚茨》:“尔殽既将,莫怨具庆。” 郑玄 笺:“同姓之臣,无有怨者,而皆庆君,是其欢也。”后以“具庆”称君臣同欢。 唐 白居易 《答百寮〈谢许追游集宴表〉制》:“今四表无事,三农有年,思与羣情,同其具庆。”
(2).谓父母俱存。二程遗书卷六:“人无父母,生日当倍悲痛,更安忍置酒张乐以为乐?若具庆者可矣。” 明 宋濂 《〈望云图诗〉序》:“人之壮年有大父母、父母俱存而号重庆者矣;下此,则父与母无故而号具庆者矣。”旧时填写履历,父母俱存者,书“具庆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寳历 年中, 杨嗣復 相公具庆下,继放两榜。”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 咸淳 七年同年小録……字 鼎卿 ,小名 鼎 ,小字 技金 ,第鼎一,具庆下。”
(3).指父母双亲。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公以妙龄贵显,而居具庆之下,日思所以奉二亲之欢,谓可以备燕息而资观览者,莫若堂也。”
《漢語大詞典》:同喜
(1).共同欢欣。 汉 蔡邕 《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表》:“臣妾万国,遐邇大小,一心同欢,同喜逸豫,式歌且舞。”
(2).套语。用以答谢对方称贺。
《漢語大詞典》:溥天同庆(溥天同慶)
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三国志·魏志·郭淮传:“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宋 苏轼 《徐州贺河平表》:“盖天助有德而非人功,振古所无,溥天同庆。”
《漢語大詞典》:同休共戚
亦作“ 同休等戚 ”。
(1).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旧唐书·杜让能传:“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
(2).偏指共患难。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奴家自与 姚郎 订约之后,耐着心儿死守,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就使遇着大难,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