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内行
(1).同业;同行。 唐 欧阳詹 《同州韩城县西尉厅记》:“ 郑 以经明登科,又三举进士,屈於命,词学亦流辈推内行第一。”
(2).对某种事情或业务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亦指内行的人。 茅盾 《赛会》二:“有什么内行不内行,不过拿了大刀在街上走走,到那时候,外行也成内行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二:“ 德公 刚才谈的很内行,还是请他谈谈吧。”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漢語大詞典》:行人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唐 杜甫 《兵车行》:“车轔轔,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一路是贼盗出没的地方……走着须要小心,大道正路不妨,十里一墩,五里一堡,还有来往的行人。”
(2).官名。掌管朝觐聘问的官。周礼·秋官有行人。 春秋 、 战国 时各国都有设置。 汉 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 明 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周礼·秋官·讶士:“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国语·晋语八:“ 秦景公 使其弟 鍼 来求成, 叔向 命召行人 子员 。行人 子朱 曰:‘ 朱 也在此。’” 韦昭 注:“行人,掌宾客之官。”又主号令之官。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诗。” 颜师古 注:“行人,遒人也,主号令之官。”
(3).使者的通称。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 尹知章 注:“行人,使人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辩给之材,行人之任也。”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初, 燕 人许割 虎牢 以西赂 秦 。 晋 兵既退, 燕 人悔之,谓 秦 人曰:‘行人失辞。有国有家者,分灾救患,理之常也。’” 清 王韬 《星轺指掌序》:“行人之设,肇自古昔,然皆王国下逮侯邦;而诸侯亦各相聘问,藉以讲信修睦。”
(4).小吏差役。《元典章·刑部五·检验》:“检验尸伤,已有常式,近年以来,亲民之官不以人命为重,往往推延,致令发变。及不亲临监视,转委公吏行人与復检官司。”《水浒传》第三回:“一面教拘集 郑屠 家邻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再三检验已了。”
(5).媒人。 宋 王钦臣 甲申杂记:“﹝ 李化先 ﹞少好神仙事,父母强令娶妇,遣行人议 曹 氏之女。及礼席之日, 曹氏 已入门, 化先 踰垣而走。”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装奩……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参见“ 行媒 ”。
(6).指活着的人。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护兰童子:“‘夙缘还却三生债,不道未归人断肠。’未归人,用死者为归人,生者为行人之义。”
(7).复姓。 春秋 郑 有 行人子羽 。见慎子
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行人’。”
《漢語大詞典》:行媒
(1).往来作媒妁的人。礼记·曲礼上:“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孔颖达 疏:“先须媒氏行传昏姻之意,后乃知名。”《楚辞·离骚》:“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臣谨案 南郡 丞 王源 ,忝藉世资,得参缨冕,同人者貌,异人者心;以彼行媒,同之抱布。”
(2).谓说合婚姻。
《漢語大詞典》:公所
(1).官府。清史稿·刑法志三:“ 天命 元年,諭贝勒大臣曰:‘国人有事,当诉於公所,毋得诉於诸臣之家。’”
(2).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同业或同乡组织,除称会馆外,亦名公所。如布业公所,四明公所等。
(3).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旧时的区、镇、乡、村政府,称区公所、镇公所、乡公所、村公所。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今夜里,我看见你从村公所跑出来的那个神气,我就更不放心,所以住在你对面的殿里。”
(4).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旧时亦以称收容处所,如 清 末 扬州 收容乞丐的机关,即名“栖流公所”。帮会组织也称“公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 萧队长 叫 刘胜 去看 李振江 的那天下晚, 刘胜 闯到 韩老六 摆香堂的公所院子里,从玻璃窗户里看见屋里点着灯, 韩长脖 正在跟 李振江 说话。”原注:“公所,青帮公所。”
《漢語大詞典》:公会(公會)
(1).因公事集会。韩非子·八经:“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 陈奇猷 集释:“公会,谓公开会合以辩难。”后汉书·高句骊传:“﹝ 高句驪 ﹞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隋书·虞世基传:“ 少傅 徐陵 闻其名,召之, 世基 不往。后因公会, 陵 一见而奇之,顾谓朝士曰:‘当今 潘 陆 也。’”
(2).因公事相会晤。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建安 二十年, 权 遣 瑾 使 蜀 通好 刘备 ,与其弟 亮 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旧制一废难复:“今南六科六部,同席公会,儼如寮友,途间相值,彼此下舆揖矣。”
(3).同业公会。指工商业同业者的联络机关。
《漢語大詞典》:同业(同業)
(1).从事相同的事业。史记·大宛列传:“天子既闻 大宛 及 大夏 、 安息 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
(2).谓研习相同的学业;一同受业。汉书·儒林传·胡母生:“ 胡母生 ……治《公羊春秋》,为 景帝 博士。与 董仲舒 同业。”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宫室·寮为小窗:“今士子同业曰同窗。”
(3).指研习相同学业或一同受业的人。北齐书·恩倖传·和士开:“ 士开 幼而聪慧,选为国子学生,解悟捷疾,为同业所尚。” 唐 韩愈 《送何坚序》:“ 坚 以进士举,於吾为同业。”
(4).同行业的人。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三》:“当听工商仿西法投筒自举商董……或一月两会,会日洞启重门,同业咸集,藉以探本业之隆替,市面之赢絀。” 老舍 《四世同堂》五九:“他若把货价定低……那不单他自己吃了亏,而且会招同业的指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七:“他不正面回答,只问同业有多少家赞成?多少家反对?”
(5).共同从事。宋书·自序传:“然二三君子,或同业艰难,或荷恩罔极,以此退挠,亦何以见相公旗鼓耶?”
《漢語大詞典》:会馆(會館)
旧时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国内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嵇山会馆唐大士像:“尝考会馆之设於都中,古未有也,始 嘉 隆 间……用建会馆,士绅是主。凡入出都门者,藉有稽,游有业,困有归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八:“吾邑於京师向无会馆。士子会试者,咸寄寓客邸。”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中国 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漢語大詞典》:公单(公單)
(1).旧 中国 上海 钱庄在票据清算过程中用以划抵款项的凭单。凡钱庄持有应向他庄收款的票据,当日不能取现,只能分送各庄,领回“公单”。人欠收进公单,欠人发出公单。每晚,各庄集中在汇划总会凭单进行轧算,称为“轧公单”。
(2).旧 中国 上海 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该会凭各银行缴存的房地产、货物、外币证券及国外存款、现金币或现金条等财产,照评价七折,发给三种凭证,其中一种称公单,占四成,可代替现金,流通市面。
《漢語大詞典》:议销(議銷)
(1).谓考虑注销。 明 鹿善继 《马房裁革再呈堂》:“国当经费不足之时,宜择其缓者而渐为减,尤宜覆其虚者而渐为销,如该厂马驴缓不足以尽之,是首当议销之处。”
(2).买卖双方或同业共同议定货品销售数量或价格。
《漢語大詞典》:客帮(客幫)
(1).从外地来的成伙的商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腾出了这后进房子,就应该收拾起来,招呼些外路客帮。”
(2).指外出经商的商人以同业或同乡关系组成的团体。
(3).泛指外地人以某种关系结成的帮派。 陶成章 《浙案纪略》附录《江督苏抚会奏平枭电》:“查 苏 浙 梟匪,向分土客两帮。…… 夏 为土帮, 余 为客帮。” 欧阳予倩 《屏风后》:“我是老 上海 ,他们都是客帮。”
《漢語大詞典》:抢行(搶行)
同业相竞。引申指争爱。 刘半农 《第十二歌》:“十八岁姐倪结识十六岁格郎,对门姐倪来抢行。”
《漢語大詞典》:拆票
钱庄同业间互相借贷的一种短期借款。由多银者拆出(贷出),缺银者拆进(借入)。期限一般为两天。
《漢語大詞典》:团行(團行)
宋 代行会组织。为便于官府敛派和防止同业竞争而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团行:“市肆谓之团行者,盖因官府回买而立此名,不以物之大小,皆置为团行,虽医卜工役,亦有差使,则与当行同也。”
《漢語大詞典》:汇划(匯劃)
旧时钱庄同业间收付票据,不必一一收解现款,每日于一定时间、在一定场所互相交换各自所出之票据,划抵现款,结算尾数,谓之“汇划”。《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 芜湖 各钱庄于六日晚,在公所决议,悉于次日一律暂停汇划。”
《漢語大詞典》:行牙
旧时指同业工人每隔若干时日设筵相聚。《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州工人三元里抗英情况调查记》:“十一行做‘行牙’时,人数多至百餘席,即千多人,此行人数比较多。”
《漢語大詞典》:划条(劃條)
(1).旧 中国 银钱业同业间互相划拨款项的转账凭单。在 天津 称为“拨码”。
(2). 上海 钱庄每日在汇划总会进行票据清算时,为轧平各庄间差额,由汇划总会开出的拨款凭单。
(3).旧 中国 钱庄支票的一种。存户请求钱庄从自己存款中付款给持票人的一种转账票据。如持票人欲取现款,须由钱庄持条向出票人另盖回单,征得其同意后,方能照付。在 天津 称为“拨码”或“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