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只 → 只祇祗衹秪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正好
(1).正宜;正应。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知今日会两婿,清虚阴森,正好剧饮;冰玉相对,得无少澹否?” 明 李贽 《与曾继泉书》:“如公壮年,正好生子,正好做人,正好向上。”儒林外史第十回:“今喜遇着二位世兄,正好把酒话旧。” 老舍 《〈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2).只好。 明 李贽 《圣教小引》:“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也已。”《西游记》第五九回:“此还是 大圣 有留云之能,故止住了,若是凡人,正好不得住也。”
(3).恰好。谓时间、位置不前不后,体积不大不小,数量不多不少,程度不高不低等。 宋 苏轼 《雨中花慢》词:“又岂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风霜。”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 霸王 夫婿,正好配 虞姬 ,耳目官骸样样奇,文人逐件有标题。”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那么,他与她正好是一对儿,谁也不高,谁也不低。”
《漢語大詞典》:只得
(1).犹仅有,只有。 唐 李商隐 《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几时回。”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他当日来的时候,只得头上几茎黄毛,身上还是光光的。” 茅盾 《动摇》一:“那时,他只得三十四岁,正做着县里育婴堂董事的父亲还没死, 金凤 姐尚未买来,儿子只有三岁。”
(2).只好;只能;不得不。《宣和遗事》前集:“ 宋江 统率三十六将,往朝 东岳 ,赛取金炉心愿。朝廷不奈何,只得出榜招諭 宋江 等。” 明 李贽 《复晋川翁书》:“倘其父终不肯变,亦只得随顺其间,相几而动。”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腹中生了蛔虫,弄得黄瘦异常,只得经常用草药蒸鸡肝当饭。”
《漢語大詞典》:只索
只得;只好。《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如今的时势,再有谁似泰山这般怜念我的?只索守困。”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索忙陪着笑脸儿相迎,那廝鼻中残涕望着我这耳根边喷。” 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那功名二字,只索付之意外了。”《老残游记》第十五回:“然也是天数,只索听他罢了。”
分類:只得只好
《漢語大詞典》:则索(則索)
只好;须得。 元 关汉卿 《新水令》套曲:“等多时不见来,则索独立在花阴下。”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我和他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著牙儿慢慢的想。”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吾儿出去,则索早归。”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二折:“你则索静悄悄不的争差,切莫要笼窻和动闥,是必小心儿行礼谦洽。”
分類:只好
《漢語大詞典》:只好
(1).犹就,便。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当时不把女儿嫁与 周三 ,只好休。”
(2).仅可;只可。 宋 苏轼 《王巩屡约见访不至以诗见寄次韵答之》:“爱惜微官将底用,他年只好写铭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我家家事向来不见怎的,只好度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批点传奇者,每遇游山玩水、赏月观花等曲,见其止书所见不及中情者,有十分佳处只好算得五分。”
(3).仅有;刚好。《西游记》第三三回:“才説话时,只好向午,这怎么就黄昏了?”《平山冷燕》第五回:“到次日,果然同到一个人家,领出一个女子来--年纪只好十五六岁,人物也还中中--见了礼。”
(4).只能;不得不。 丁玲 《松子》:“垃圾堆上不常有好东西可拾,乞讨更是不容易的事,于是他只好偷了。”
《漢語大詞典》:说不得(説不得)
(1).犹言说不出,难以用言语表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多病的情怀,孤眠况味,説不得苦懨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右壁箇佳人举止轻盈,脸儿説不得的抢,把盖头儿揭起,不甚梳粧,自然异常。”
(2).形容景况极其不堪,不可言说。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那行者道:‘便是。説不得,我受这汉苦,到今日抬头不起,只是为他。’”《水浒传》第十五回:“那婆婆道:‘説不得,鱼又不得打,连日去赌钱,输得没了分文,却纔讨了我头上釵儿,出镇上赌去了。’”
(3).不必说,只好如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今日为了父亲,就是杀身,也説不得,何惜其他!”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我方才得了封荫之报,还只有三分欢喜,如今倒有十分了。説不得,我今晚先破私囊,备一席喜酒,一来拜谢天地,二来恭贺你的形骸。”红楼梦第二九回:“要打发小廝去,又恐怕后来对出来,説不得亲自走一趟,骑马去了。”
(4).谈不上。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到了吉期,鼓乐前导,花烛双辉,把 张金凤 姑娘一乘彩轿迎娶过来……虽説不得‘百辆盈门’,也就算‘六礼全备’了。”
《漢語大詞典》:覆瓮(覆甕)
亦作“ 覆瓮 ”。
(1).倒置的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 汉水 又东逕 万石城 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餘丈,四面临平,形若覆瓮。” 宋 沈辽 《左史洞》诗:“青天十亩地,巑岏如覆瓮。”
(2).喻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只好用来盖瓮。北史·韩麒麟传:“昔 扬雄 著太玄经,当时不免覆瓮之谭,二百年外,则越诸子。”参见“ 覆酱瓿 ”。
《漢語大詞典》:覆酱瓿(覆醬瓿)
汉书·扬雄传下:“ 鉅鹿 侯芭 常从 雄 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刘歆 亦尝观之,谓 雄 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雄 笑而不应。”覆酱瓿,盖酱坛。后用以比喻著作毫无价值,或无人理解,不被重视。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知在 粤东 见 敬 文槀,过蒙奬借……恐文质无所底,愧见诸君子,则今日之詅痴符,亦终归於覆酱瓿,贮敝筐而已。”亦省作“ 覆酱 ”。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至於凋零之后,残缺所餘,又已杂用补袍,随时覆酱。” 唐 陆龟蒙 《记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漢語大詞典》:巴人下里
(1).即下里巴人。古代 楚国 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 ,古国名,在今 四川 东部一带,古为 楚 地。下里,乡里。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书》:“故玉徽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 郢 中之听。”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
(2).泛指粗俗的作品。《平山冷燕》第十七回:“ 张寅 道:‘晚生末学,“巴人下里”之词只好涂饰閭里,怎敢陈于老太师山斗之下。’”参见“ 下里巴人 ”。
《漢語大詞典》:下里巴人
(1).古代民间通俗歌曲。下里,乡里; 巴 ,古国名,地在今 川东 、 鄂西 一带。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 郢中 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 李周翰 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
(2).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漢語大詞典》: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有些人在损坏或丢失了东西之后自我解嘲的用语,认为旧的没有了,只好被迫去买新的,坏事变成了好事
去你的吧!也够本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漢語大詞典》:侏儒观戏(侏儒觀戲)
比喻自己缺乏能力,只好随人行事。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七:“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从来者。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