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拜命
(1).谓拜谢厚命。命,吊问之辞。左传·庄公十一年:“秋, 宋 大水。公使弔焉,曰:‘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弔?’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杜预 注:“谢辱厚命。”
(2).受命。多指拜官任职。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吾兄镇 河 朔,拜命宣皇猷。” 宋 王安石 《贺庆州杜待制启》:“伏审拜命宸章,作藩侯閫。”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故拜命仅期月,即託疾引去矣。”
《漢語大詞典》:承命
受命。左传·僖公十五年:“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唐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何幸承命日,得与夫子俱。”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奴承命代主理家事,岂敢有违。” 郭沫若 《女神之再生》诗:“我本是奉天承命的人,上天特命我来统一天下。”
分類:受命承命
《漢語大詞典》:被命
(1).谓负着罪犯的名义。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若使犯罪之人终身被命,得而必刑,则计姦之谋破,而虑恶之心絶矣。” 汪继培 笺:“汉书·刑法志云:‘已论命。’ 晋灼 注:‘命者,名也,成其罪也。’”
(2).奉命;受命。南史·袁顗传:“从幸 湖熟 ,往反数日不被命, 顗 虑祸求出,乃除 建安王 休仁 安西长史。”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建炎 苗 、 刘 之变,内侍遇害至多。有 秦同老 者,自 扬州 被命至 荆楚 。前一日还行在,尚未得对,亦死焉。”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戊辰, 张浚 被命入见。”
《漢語大詞典》:沾命
受命。 唐 纪唐夫 《送温庭筠尉方城》诗:“凤皇詔下虽霑命,鸚鵡才高却累身。”
分類:受命
《漢語大詞典》:指受
(1).受命。晋书·乐志下:“爪牙应指受,腹心献良图。”
(2).指点传授。 明 唐顺之 《月楼唐翁行状》:“翁貌魁岸,为人倜儻负气,尝从伯兄给事公指受章句。”
分類:受命传授
《漢語大詞典》:天命
(1).上天之意旨;由天主宰的命运。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楚辞·天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唐 韩愈 《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且人之生也,贫富贵贱,夭寿贤愚,禀性赋分,各自有定,谓之天命,不可改也。”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天命早已安排在那里了,倒不如听命由天的闯着作去。” 徐迟 《狂欢之夜》:“好比太阳一定从东头出,西头下,农民们都相信悲惨的生活是天命,是天理。”
(2).指自然的规律、法则。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诚明:“是以天之命,物之性,本非志意所与;而能尽其性,则物性尽,天命至,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而无不通。”
(3).古以君权为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谓之天命。左传·宣公三年:“ 周 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晋 刘琨 《劝进表》:“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歷数有归。” 唐 韩愈 《请迁玄宗庙议》:“ 太祖 景皇帝 始为 唐公 ,肇基天命。”《三国演义》第九三回:“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4).谓天赋。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郑玄 注:“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明 王守仁 《〈大学〉问》:“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
(5).犹天年。谓人之自然寿命。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汉书·宣帝纪:“朕惟耆老之人,髮齿堕落,血气衰微,亦亡暴虐之心,今或罹文法,拘执囹圄,不终天命,朕甚怜之。”东观汉记·郅恽传:“ 子张 病将终, 惲 往候之。 子张 视 惲 歔欷不能言。曰:‘吾知子不悲天命长短,而痛二父讎不復也。’”
《漢語大詞典》:受命
(1).受天之命。古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书·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史记·日者列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 宋 苏轼 《策别十八》:“昔 周 之兴, 文王 、 武王 之国,不过百里,当其受命,四方之君长,交至於其廷,军旅四出,以征伐不义之诸侯,而未尝患无财。” 明 吴骐 《汉昭烈》诗:“名儒 卢 郑 久周旋,正值黄星受命年。”
(2).泛指接受任务、命令。仪礼·士冠:“筮人执筴抽上韇,兼执之,进受命於主人。”孟子·离娄上:“ 齐景公 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絶物也。’” 朱熹 集注:“受命,听命於人也。”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太行山 庞炳勋 集团军是受命专门反共的。”
(3).特指受君主之命。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石恶 将会 宋 之盟,受命而出。”史记·项羽本纪:“吾与 项羽 俱北面受命 怀王 ,曰‘约为兄弟’。” 宋 王安石 《上相府书》:“伏惟阁下方以古之道治天下,而某之不肖,幸以此时窃官于朝,受命佐州。”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王 魏 为东宫之臣,受命於 高祖 也。”
(4).犹受教。晏子春秋·谏上六:“公( 齐景公 )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 南朝 宋 颜延之 《白鹦鹉赋》:“思受命於黄髮,独含辞而採言。”
(5).获得生命。庄子·德充符:“受命於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平脉:“故极下之地,右手之尺,为受命之根本,如天地未分,元气浑沌也,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
(6).授命,牺牲生命。 明 李贽 《读史·张千载》:“﹝ 张千载 ﹞又密造一櫝, 文山 受命日,即藏其首。”
《漢語大詞典》:革命
(1).谓实施变革以应天命。古代认为王者受命于天,改朝换代是天命变更,因称“革命”。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 武 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孔颖达 疏:“ 夏桀 、 殷紂 ,凶狂无度,天既震怒,人亦叛主, 殷汤 、 周武 ,聪明睿智,上顺天命,下应人心,放 桀 鸣条 ,诛 紂 牧野 ,革其王命,改其恶俗,故曰 汤 武 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朕以不德,承运革命,君临万国,秉统天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君道:“顺天革命之后,将隆七百之祚,貽厥子孙,传之万叶。”明史·太祖纪二:“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
(2).谓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革。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 陶成章 《龙华会章程·檄文》:“怎样叫做革命?革命就是造反。” 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问题》一:“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陈毅 《记遗言》诗:“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亦指具有革命意识的。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 中国 ,没有 欧洲 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所以除极少数的工贼之外,整个阶级(指无产阶级)都是最革命的。”
(3).根本性的改革。如: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漢語大詞典》:上官
(1).高官;大官。管子·小问:“客或欲见於 齐桓公 ,请仕上官,授禄千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凡田五亩曰双。上官授田四十双,上户三十双,以是而差。”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某观前古之士,歘然奋起於贱庸之地,建名树勋,风采表於当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鉅公推引而能至也。”
(2).上司;长官。后汉书·任延传:“﹝ 任延 ﹞拜 武威 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復多蝨,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自为下僚以来,未尝一日获罪於上官。”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他只是一介武弁,只晓得服从上官命令,上官要叫他守城,他便守城罢了。”
(3).指郡府。后汉书·陈忠传:“自今彊盗为上官若它郡县所糺觉,一发,部吏皆正法,尉贬秩一等。” 李贤 注:“上官谓郡府也。”
(4).复姓。 汉 有 上官桀 。见史记·大宛列传
受命上任。 唐 李白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朱紱白银章,上官佐 鄱阳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正五九月不上任:“偶读 竇 所引用,于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
《漢語大詞典》:便道
(1).犹即行。指拜官或受命后不必入朝谢恩,直接赴任。史记·酷吏列传:“ 孝景帝 乃使使持节拜 都 为 鴈门 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拘守常宪,当便道之官,不得束身奔走,稽顙城闕。”陈书·章昭达传:“ 周迪 据 临川 反,詔令 昭达 便道征之。” 宋 程大昌 考古编·便道之官:“‘便道’云者,犹曰即行,不得入见也。”
(2).顺路。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 苏 言南渡之初, 朱新仲 寓居 严陵 ,时 汪彦章 南迁,便道过 新仲 。”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容悦》:“少顷,村老来报,昨夜大虫连食三人。令詰之, 冯 曰:‘是必便道掠食。’” 郭沫若 《芭蕉花》:“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 黄平 收尸,便道往 云南 ,才把母亲和 刘奶妈 带回了 四川 。”
(3).近便之路。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此河旧为运草入城便道,故又谓之 草河 。”
(4).小路,简易的路。 杜鹏程 《夜走灵官峡》:“顺着弯曲的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5).人行道。马路两边供行人走的路。如:行人请走便道。
(6).正式道路正在修建或修理时临时使用的道路。 杜鹏程 《年青的朋友》四:“河槽里有很多工人在开辟临时便道。”
(7).连词。即使。《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説道:‘我有万夫不当之勇,便道那厮们全伙都来,也待怎生!’” 明 冯梦龙 《桂枝儿·同心》:“不知几百世修下来,与你恩爱这一场,便道更有箇妙人儿,你我也插他不上。”
《漢語大詞典》:饮冰(飲冰)
(1).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语本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饮冰肃事,怀火毕命。” 唐 宋之问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诗:“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宋 王安石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2).谓受命从政,为国忧心。 唐 张九龄 《与李让侍御书》:“不然则命非饮冰,幸安中土,又安能崎嶇执事之末?”明史·李应昇传:“陛下振纪纲,则片纸若霆;大臣捐私曲,则千里运掌;臺諫任纠弹,则百司饮冰。”
(3).谓清苦廉洁。 唐 姚合 《心怀霜》诗:“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 清 钱谦益 《谭性教授承德郎制》:“饮冰之操,已著於当时;如水之心,可徵於受事。”
《漢語大詞典》:正朔
(1).谓帝王新颁的历法。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 夏 、 殷 、 周 、 秦 及 汉 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 汉武帝 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 夏 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 孔颖达 疏:“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损也。 周 子、 殷 丑, 夏 寅,是改正也; 周 半夜、 殷 鸡鸣、 夏 平旦,是易朔也。”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三国 蜀 雍闿 《答严》:“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 匈奴 奉 汉 正朔, 匈奴 便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 中国 的一部分。”
(2).农历正月初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内:“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於此殿。”
《漢語大詞典》:建节(建節)
(1).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乃拜 相如 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后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 唐 时,节度使或经略使受任,皆赐旌节。后亦以指大将出镇。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杨晟 ﹞除 威胜军 节度使,建节於 彭州 ,抚绥士民,延敬宾客洎僧道辈。”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词:“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 清 许承钦 《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相公昔为帝藩翰, 豫州 建节罗英雄。”
(2).树立节操。 汉 王充 论衡·齐世:“有人于此,立义建节,实核其操,古无以过。”
《漢語大詞典》:云鸟(雲鳥)
(1).相传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 少皞氏 受命有凤鸟适至,故以鸟纪事,百官师长皆以鸟为名号。见左传·昭公十七年。后以“云鸟”指两个不同的朝代。 北周武帝 《大赦诏》:“云鸟殊世,文质异时。” 唐 房晋 《对词标文苑科策》:“自 风 姜 御辩之始,树以后王君公;云鸟分司之初,承以大夫师长。”
(2).云和鸟。 宋 欧阳修 《会峰亭》诗:“野鸟窥我醉,谿云留我眠……醉醒各任物,云鸟徒留连。”
(3).高飞的鸟。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谢惠连 《连珠》:“是以高罗举而云鸟降,海人萃而水禽翔。” 唐 马戴 《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诗:“同人不同北,云鸟自南翔。” 宋 苏轼 《赠杜介》诗:“应真飞锡过,絶磵度云鸟。”
(4).比喻隐士。 五代 齐己 《经费徵君旧居》诗:“高眠当圣代,云鸟未为孤。”
《漢語大詞典》:专征(專征)
(1).受命自主征伐。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好恶无私,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 晋 陶潜 《命子诗》:“桓桓 长沙 ,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宋 岳飞 《奏辞宣抚副使札子》:“以宣抚之重名,实寄专征之大事。”
(2).指擅自进行征伐。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幽 厉 失德, 周 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