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营营(營營)
(1).象声词。《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 朱熹 集传:“营营,往来飞声,乱人听也。” 宋 欧阳修 《和圣俞聚蚊》:“羣飞岂能数,但厌声营营。” 明 徐渭 《涉江赋》:“彼营营之微声,沾沾之细利,又何殊於曳虫股,嘬蝇脾,入孔穴,实粮齎,第因小而形大,曾一蚁之何加?” 柔石 《人间杂记·死所的选择》:“都是些善男信女,营营地在谈论他。”
(2).往来不绝貌;往来盘旋貌。《楚辞·九章·抽思》:“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王逸 注:“精灵主行,往来数也。”汉书·扬雄传上:“羽骑营营,昈分殊事。” 颜师古 注:“营营,周旋貌也。” 唐 白居易 《白牡丹》诗:“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悔弱龄而志俣兮,神营营於天宇。”
(3).劳而不知休息;忙碌。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锺泰 发微:“营营,劳而不知休息貌。”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吾辈须日夜营营,以备将来。”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创痛少去,即復营营于治生,活身是图。”引申为钻营追逐。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一生营营者,个人利禄累。”
(4).纷乱错杂貌。 北周 萧大圜 《言志》:“万物营营,靡存其意,天道昧昧,安可问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吾岂拒諫者!但邪説营营,顾无足听。” 叶敬常 《春愁》诗:“往事营营悲逝水,生涯寂寂度斜阳。”
(5).形容内心躁急不安。 唐 张九龄 《上封事》:“欲利之心,日夜营营。”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之九:“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中心营营,寝食都废。”
《漢語大詞典》:应物(應物)
(1).顺应事物。庄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锺泰 发微:“‘应物无方’,言不执滞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宋 欧阳修 《道无常名说》:“无常以应物为功,有常以执道为本。”《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2).犹言待人接物。晋书·外戚传·王濛:“虚己应物,恕而后行。”隋书·循吏传·刘旷:“ 刘旷 ,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明 孙柚 《琴心记·挑动春心》:“你看他清标应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气逼人,似野鹤之出羣。” 清 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虽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见所以处事应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苞苴
(1).苞,通“ 包 ”。即蒲包。用苇或茅编织成的包裹鱼肉之类食品的用具。礼记·少仪:“笏、书、脩、苞苴……其执之,皆尚左手。” 郑玄 注:“谓编束萑苇以裹鱼肉也。”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簞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孔颖达 疏:“苞者以草包裹鱼肉之属也,苴者亦以草藉器而贮物也。”
(2).苞,通“ 包 ”。指包裹,包扎。诗·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汉 郑玄 笺:“以果实相遗者,必苞苴之。”
(3).苞,通“ 包 ”。馈赠的礼物。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 锺泰 发微:“古者馈人鱼肉之类,用茅苇之叶,或苞之,或藉之,故曰‘苞苴’。” 汉 贾谊 新书·礼:“苞苴时有,筐篚时至,则羣臣附。”梁书·王僧孺传:“家贫,无苞苴可以事朋类。”
(4).苞,通“ 包 ”。指馈赠。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繫援於大国也。”
(5).苞,通“ 包 ”。贿赂。荀子·大略:“ 汤 旱而祷曰:‘……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杨倞 注:“货贿必以物苞裹,故总谓之苞苴。” 唐 李德裕 《管仲害霸论》:“近世有以宫中之乐饵君者,而苞苴日行,纪纲日坏,朋党益炽,谗言益昌。” 严复 《原强》:“ 美国 华盛顿 立法至精,而苞苴贿赂之风,至今无由尽絶。”
《漢語大詞典》:发微(發微)
(1).阐发微妙之处。 汉 陈琳《迷迭赋》:“动容饰而发微,穆斐斐以承颜。” 宋 周敦颐 通书·诚几德:“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朱熹 注:“发之微妙而不可见,充之周遍而不可穷,则圣人之妙用而不可知也。”
(2).常用作书名或篇名,指对某一事理精蕴或某一事物原委的探索。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阁下山居静篤,将为《礼经发微》《或问》等书,何不先取此三礼(昏、丧、祭)撰著鸿篇,使品官士庶可以通行。” 清 吴乔 《〈西昆发微〉序》:“今於本集中抽取无题诗一十六篇为上卷,与 令狐 二世及当时往还者为中卷,疑似之诗为下卷,详説其意,聊命名曰《西崑发微》。”如: 鲁迅 《而已集·大衍发微》
《漢語大詞典》:营四海(營四海)
形容瞻视高远。庄子·外物:“ 老莱子 之弟子出薪,遇 仲尼 ,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末僂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 成玄英 疏:“瞻视高远,似营天下。” 锺泰 发微:“‘视若营四海’,瞻视高远,言其有忧世之思也。” 清 钱谦益 《挽西蜀尹西有》诗之二:“不瞑目犹营四海,未亡魂已度三 巴 。”
分類:高远发微
《漢語大詞典》:洴澼絖
在水上漂洗棉絮。庄子·逍遥游:“ 宋 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锺泰 发微:“洴澼,漂也,漂缓读之则为‘洴澼’……絖与‘纊’通,絮也。” 清 吴伟业 《木棉吟》:“ 徐王庙 南洴澼絖,卖得官机佐种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不龟手之药, 宋 人以洴澼絖,而 楚 臣得之以济三军,而兼城拓地。”
《漢語大詞典》:泠汰
(1).听从放任。庄子·天下:“是故 慎到 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於物以为道理。” 郭象 注:“泠汰,犹听放也。” 锺泰 发微:“听者听从之。放者放任之。”
(2).沙汰,淘汰。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为治固当循绳墨,无所用贤。且有劳者得超除,溺职者受罢黜,材者固无患其沉滞,虽下资亦自见泠汰矣。”
《漢語大詞典》:将妄(將妄)
同“ 将无 ”。 庄子·庚桑楚:“是其於辩也,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十:“‘将妄’,与‘将无’同。” 锺泰 发微:“妄,通‘亡’。亡,无也。”
分類:发微
《漢語大詞典》:戾行
砥砺操行。戾,通“ 厉 ”。庄子·让王:“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节也。” 锺泰 发微:“戾与‘厉’通。《吕览》作‘厉行’,一也。”参见“ 厉行 ”。
《漢語大詞典》:厉行(厲行)
(1).砥砺操行。吕氏春秋·离俗:“高节厉行,独乐其意,而物莫之害。”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嵩 在 阿里 ,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 宋 司马光 《序赙礼》:“天下布衣之士,刻志厉行,而人莫知者,可胜数哉!”
(2).严格实行。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这是一个矛盾。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方法。” 艾芜 《漫谈科学和文学》:“还要从学术方面、文艺方面创造舆论,把遵守法制,厉行民主,保证民主集中制能够真正地得以实现,当成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漢語大詞典》:憯然
(1).犹慄然,瑟缩貌。
(2).忧伤貌。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乃者詔下,止诸侯朝者,寡人憯然不知所出。” 清 方苞 《书考定〈仪礼·丧服〉后》:“惟尊同者不降,时憯然不得於余心。”
(3).痛切貌。庄子·天运:“夫仁义,憯然乃憒吾心,乱莫大焉。” 锺泰 发微:“‘憯’读惨。‘憯然’,痛切貌。”
《漢語大詞典》:爚乱(爚亂)
炫惑扰乱。庄子·胠箧:“彼 曾 、 史 、 杨 、 墨 、 师旷 、 工倕 、 离朱 ,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锺泰 发微:“爚犹炫也。炫者乱之本,乱者炫之果也。” 清 王筠 《菉友肊说》:“然恭遇夫子嘉惠后学,而为师心者所爚乱。”
分類:扰乱发微
《漢語大詞典》:惧然(懼然)
惊视貎;惊貎。惧,通“ 瞿 ”。庄子·庚桑楚:“ 老子 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 南荣趎 惧然顾其后。” 郭庆藩 集释:“惧然,即瞿然也,盖惊貌。” 锺泰 发微:“‘惧然’即瞿然,惊而举其目也。”汉书·惠帝纪赞:“闻 叔孙通 之諫则惧然。纳 曹 相国 之对而心説,可谓宽仁之主。” 颜师古 注:“惧读曰瞿。”后汉书·杨厚传:“母知其旨,惧然改意,恩养加篤。”
分類:惊视发微
《漢語大詞典》:葆力
恃其勤苦。葆,通“ 保 ”。庄子·让王:“捲捲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 锺泰 发微:“葆亦作‘保’。保力犹恃力。力谓其勤,非勇力之力也。”
分類:勤苦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