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左右
(1).帮助;辅佐。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颖达 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国语·晋语四:“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清 刘大櫆 《程孺人传》:“ 吴 君竭力以养其兄嫂,抚其兄之子,延师教督,而孺人常左右之。”
(2).袒护;保护。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君观吾方略、士众,足辨(办) 郭多 不? 多 又劫质公卿,所为如是,而君苟欲左右之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复:“有告监文思院 常良孙 赃墨事,朝廷下之 临安 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左右之;尹不自安。” 清 戴名世 《程之藩传》:“ 鸣球 濒行属巡抚 宋一鹤 、巡按 汪承詔 斥逐之。两人不肯,且为左右之甚力。”
(3).支配;控制。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以 楚 师伐 齐 ,取 穀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杜预 注:“左右,谓进退在己。”国语·越语上:“寡君帅 越国 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韦昭 注:“左右,在君所用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 本 ( 周本 )已昏耄,不知时变,皆其子 祚 左右其事。”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他变迁的。”
(4).分辩或论断其高低、优劣。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请露肝膂之万一,皆质於前志,非敢左右其説,惟公之采择。” 宋 文天祥 《刘定伯墓志铭》:“或不约经造,至则善为言谭,名理蠭出。意所左右,辩者不可詰。”
(5).左面和右面。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御史再三推辞,定要傍坐,只得左右相对。”
(6).附近;两旁。《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 人逐之,左右角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頽基焉。”
(7).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 汉 王充 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携 鶯 宵奔 蒲州 ,时二更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钱玄同》:“他大约十日左右总可到。”
(8).犹言向背。后汉书·郅恽传:“ 惲 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李贤 注:“左右犹向背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方乱事之初作也,叛者不过工程等三营,其餘马步砲各营并怀观望,意将伺动静,以为左右。”
(9).身边。《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方书、《本草》恒置左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前定:“又在 萧中道 者,日侍左右。忽得罪,黜为外郡监。”
(10).近臣;侍从。左传·宣公二十年:“﹝ 楚子 ﹞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北史·尧君素传:“ 煬帝 为 晋王 时, 君素 为左右。”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离了官房没了倚靠,絶了左右没了牙爪。”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知县大怒,教左右执下庙官送狱勘罪。”
(11).将帅和车右。左传·成公十六年:“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 杜预 注:“左,将帅。右,车右。”
(12).不直称对方,而称其执事者,表示尊敬。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史记·张仪列传:“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於左右。” 唐 无名氏 《秀师言记》:“小僧有情曲,欲陈露左右。”
(13).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僕终已不得舒愤懣以晓左右。”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前送马圉人回州,曾有书奉谢,并陈一切,想达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季黻 君左右。”
(14).各方面。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嗣源 危殆者数四,赖宣徽使 李绍宏 左右营护,以是得全。” 宋 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事姑之礼,左右无违。”
(15).反正;横竖。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左右这里无有外人,喒两个慢慢的吃。”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一不做,二不休,左右是歹了。”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三章:“眼下 东山坞 的人,还能说旁的事情?左右都是分麦子。”
《漢語大詞典》:横竖(横豎,横竪)
亦作“横竖”。
(1).纵横交错。 南朝 梁简文帝 《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竪。”
(2).犹反正。表示肯定。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珍 见 凤姐 允了,又陪笑道:‘也管不得许多了,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 丁西林 《妙峰山》第二幕:“好罢,我不勉强你泄漏你的秘密,横竖不久我会知道的。”
《漢語大詞典》:会胜(會勝)
无论如何;反正。《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想必那矮王八打重了,在屋里睡哩,会胜也得半个月,出不来做买卖。”《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娘每会胜也不看见他。他但往那里去就锁了门。”
《漢語大詞典》:翻调(翻調)
方言。犹言反正。《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你想,你又没带了多少人来,我听説还有跟的个小厮,翻调也只你两个。”《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这 童七 翻调只是一个, 童奶奶 虽是个能人,这时节也就‘ 张天师 着鬼迷,无法可使’。”
分類:言反反正
《漢語大詞典》:左不过(左不過)
反正;无非。红楼梦第六七回:“左不过在这几个院里,那里就丢了他?” 王统照 《号声》:“‘左不过做做样子。’我向着灰衣的弟兄们看着。”
分類:反正
《漢語大詞典》:脱不了
方言。犹反正。表示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还是一样。《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四嫂待骑头口,偺家有马有骡,拣稳的四嫂骑,叫人牵着。若四嫂怕见骑头口,偺家里放着轿车。再不,坐了抬的轿。脱不了 珍哥 也去哩。”《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脱不了是一家人。”
《漢語大詞典》:纵横(縱横)
亦作“ 纵衡 ”。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后汉书·耿弇传:“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纵衡,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汉书曰:‘纵,恣意。’衡,古‘横’字。”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奸佞:“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读书致身取将相, 关 西鼠子方纵横。”
(2).雄健奔放。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世人论诗多以 太白 之纵横超逸为变,而以 杜陵 之整齐严肃为正。” 欧阳山 《苦斗》六六:“六个人开怀畅叙,议论纵横。”
亦作“ 纵衡 ”。
(1).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经曰纵,纬曰横。 唐 韩愈 《送李翱》诗:“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便信马行来,原来是一座大寺院,门前古槐两株,蔽日参天,墙外是大池,纵横十亩。”
(2).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钩饵纵横,网罟接绪。” 张铣 注:“纵横,言多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且遣使纵横,本非令典。”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五:“路出 西河 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
(3).交错貌。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 宋 王安石 《即事》诗:“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明 归有光 《见村楼记》:“塘浦纵横,田塍如画。”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山下,阡陌纵横,河里畅流着花花的雨水。”
(4).杂乱貌。孙子·地形:“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唐 孟郊 《吊国殇》诗:“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宋 延寿 万善同归集卷六:“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几上设色小碟,纵横狼藉。”
(5).分散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纵横骆驛,各有所趣。” 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復缝。”
(6).合纵连横的节缩语。《淮南子·览冥训》:“纵横间之,举兵而相角。” 高诱 注:“ 苏秦 约纵, 张仪 连横。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合为横,故曰纵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主父偃 者, 齐 临菑 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春秋、百家言。”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
(7).横竖,反正。朱子语类卷三:“纵横在这里,以屈伸往来之气言之,则来者为神,去者为鬼。”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纵横是做装饰品的,弄得好看一点,觉得于自己的面子上也还可以过得下去罢?”
《漢語大詞典》:纵衡(縱衡)
见“ 纵横 ”。
《漢語大詞典》:长短(長短)
(1).长和短。指距离、时间。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曰 石夷 ,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晋 向秀 《难嵇叔夜〈养生论〉》:“若性命以巧拙为长短,则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而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周 、 孔 ,上获百年,下者七十,岂復疏于导养邪?顾天命有限,非物所加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夫良知之於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於方圆长短也。” 巴金 《秋》二九:“它一扬一顿,甚至声音的长短,都像是合着节拍的。”
(2).偏指长或长度。齐民要术·薕引 汉 杨孚 《异物志》:“薕实虽名三薕,或有五六。长短四五寸。” 宋 苏轼 《私试策问》之四:“古者坐於席,故籩豆之长短、簠簋之高下,适与人均。”《水浒传》第二四回:“便将出那綾绸绢缎来,妇人将尺量了长短,裁得完备,便缝起来。”
(3).长处和短处。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二》:“人各有长短,子欲学我亦不能,吾欲效子亦败矣。”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窃以为事无全利,亦无全害;人有所长,亦有所短。要在权利害之多寡,酌长短之所宜,委任责成,庶克有济。” 清 唐甄 潜书·讲学:“此长短明蔽,人各有其一二,皆可以相资。”
(4).偏指长处、正确之处。汉书·张汤传:“有郎功高不调,自言, 安世 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絶不许。”
(5).偏指短处、错误之处。史记·酷吏列传:“﹝ 寧成 ﹞致产数千金,为任侠,持吏长短,出从数十骑。其使民威重於郡守。”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 宋 苏轼 《上皇帝书》:“上有监司伺其过失,下有吏民持其长短,未及按问,而差替之命已下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方尔止:“ 刘贡父 平生未尝议人长短,有不韙,必面折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而议论邻居的长短,都是婆婆妈妈的恶习。”
(6).犹关系、牵涉。 萧红 《牛车上》:“人们说是‘告示,告示’,可是告的什么?我也不懂那一套……‘告示’倒知道是官家的事情,与我们做小民的有什么长短!”
(7).高和下,优和劣。北史·独孤罗传:“诸弟见 罗 少长贫贱,每轻侮,不以兄礼事之。然性长者,亦不与诸弟校竞长短。后由是重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那么,你只好和我较个长短!”
(8).攻讦;责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郗虑 持节策命公为 魏公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郗虑 ﹞遂与 融 互相长短,以至不睦。公( 曹操 )以书和解之。”北史·虞庆则传:“﹝ 虞庆则 与 杨素 ﹞遂互相长短。” 元 徐阳辉 《有情痴》:“好文章中不得时人目,开着口随他长短,捏着笔一任批驳。”
(9).情由;情况。《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徐盛 从 江 内去, 丁奉 从旱路去,都到 南屏山 七星坛 前,休问长短,拿住 诸葛亮 ,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老婆见他汉子来家,满心欢喜,一面接了行李,与他拂了尘土,问他长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这一回,你一来,他准是看上你啦,老是跟我打听你的长短。”
(10).指死亡等意外变故。儒林外史第五回:“我死了值得甚么!大娘若有些长短,他爷少不得又娶个大娘。”红楼梦第十一回:“可是呢!好箇孩子,要有箇长短,岂不叫人疼死!” 巴金 《秋》四一:“万一我有什么长短,婆,妈,请你们好好地看待 孙少奶 。”
(11).犹反正、终究。 隋 崔仲方 《夜作巫山》诗:“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宋 陆游 《后春愁曲》:“世间万事元悠悠,此身长短归山丘。” 金 萧贡 《读火山莹禅师卷》诗:“长短都归一梦中,身前身后两无穷。”
(12).指长短术。史记·酷吏列传:“ 边通 ,学长短,刚暴彊人也,官再至 济南 相。”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长短术兴於 六国 时。行长入短,其语隐谬,用相激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暨 战国 争雄,辩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
(13).指长短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逢:“ 逢 天资本高,学力亦赡,故不甚苦思。豪逸之态,长短皆卒然而成,未免失浅露俗。” 明 何景明 《〈王右丞诗集〉序》:“顾集中长短混列,欲考体制以求作者之意,实烦简閲。乃略加编定,稍用己意去取之。”参见“ 长短句 ”。
《漢語大詞典》:长短句(長短句)
(1).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 清 汪森 《〈词综〉序》:“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参见“ 长短歌 ”。
(2).词曲的别称。词曲的句子,长短不一,因调而异,故称。《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长短句》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南唐 后主 ,围城中作长短句,未就而城破。”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长短句:“ 魏 、 晋 、 唐 郊庙歌辞多四字为句, 唐 曲在者如《柳枝》《竹枝》《欸乃》皆七字,不知当时歌唱用何为调也。 张华 表曰:‘ 汉 氏所用文句长短不齐。’则今人以歌曲为长短句者,本 张华 所陈也。”
《漢語大詞典》:反正
(1).由邪归正。诗·卫风·氓序:“ 宣公 之时,礼义消亡……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泆也。”汉书·息夫躬传:“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
(2).指敌方的军队投到己方为反正。新唐书·王珂传:“ 珂 愤见言色,屡陈讨贼谋。既反正,首献方物,帝甚倚之。”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欢迎伪军反正的标语,一直贴到岗楼上。”
(3).指帝王复位。晋书·王敦传:“ 惠帝 反正, 敦 迁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臚、侍中,出除广武将军、 青州 刺史。”旧唐书·昭宗纪:“ 天復 元年春正月甲申朔, 昭宗 反正,登 长乐门 楼,受朝贺。” 清 钱谦益 《读二笺上》:“两京收復,鑾舆反正。”
(4).反写的“正”字。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按古文“乏”为“正”字的反写,后因称字的反写为反正书。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郑夹漈论六书:“《左氏》曰:‘反正为乏。’正无义也。正乃射侯之正,象形也。正以受矢,乏以藏矢,正相反也。”
(5).反面和正面。 宋 梦英 《说文偏旁字源目录·序》:“於夏之日,冬之夜,未尝不挥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无下笔之所,方可捨诸。”
(6).副词。表示坚定的语气,含有不因条件不同而改变的意思。 老舍 《黑白李》:“无论怎样吧,反正我知道他现在是很高兴。” 峻青 《海啸》第四章:“算了,不懂就算了,反正你这 渤海湾 的海军司令是坐定了。”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 小二黑 说:‘你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
《漢語大詞典》:义愤(義憤)
被违反正义的事情所激发的愤怒。后汉书·逸民传序:“ 汉 室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义愤甚矣。” 清 龙启瑞 《粤西团练辑略序》:“威令之迫於上者鲜效,义愤之激於民者有功。” 毛泽东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虽然对于这些坏人坏事有一些了解,但熟视无睹,不引起义愤。”
《漢語大詞典》:起义(起義)
(1).仗义起兵。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平阳公主 闻 高祖 起义 太原 ,乃於 鄠 司竹园 招集亡命以迎军,时谓之娘子兵。”
(2).指军队反正,以从义师。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 萧队长 接着说道:‘“中央军”插翅也飞不过来了,除非起义,投降,或是做俘虏,他们别想过来了。’”
(3).指显露文意。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一曰微而显,文见於此,而起义在彼。”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九·富字义非:“礼记·祭义註曰:‘臣能世禄曰富’,未尝以‘田’字起义。”
《漢語大詞典》:卜钱(卜錢)
卜术的一种。掷铜钱,以钱的反正代阴阳,看其变化以定吉凶。 唐 刘采春 《囉唝曲》:“莫作商人妇,金釵当卜钱。” 明 张鼎思 《琅琊代醉编·卜钱》:“筮,以蓍,古法也。近世以钱掷爻,欲其简便,要不能尽卜筮之道。”
《漢語大詞典》:犯顺(犯順)
(1).违背情理;违反正道。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其辞顺,犯顺不祥。”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至人尚矣,何为犯顺而居逆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陆机 犯顺履险, 潘岳 乾没取危。”
(2).叛乱。晋书·甘卓传论:“ 甘卓 伐暴寧乱,庸绩克宣,作镇扞城,威略具举。及兇渠犯顺,志在勤王。”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 郭公 举兵犯顺,其势不能为 汉 臣,必不为 刘 氏立后。” 清 钱谦益 《潘佥事哀辞序》:“ 奴儿哈赤 犯顺,袭我城堡,杀我大将。”
(3).不逊顺。晋书·刘毅传:“昔 冯唐 答 文帝 ,云不能用 颇牧 而 文帝 怒,今 刘毅 言犯顺而陛下欢,然以此相校,圣德乃过之矣。”
《漢語大詞典》:横直
犹反正,横竖。表示肯定。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三:“横直我们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 茅盾 《故乡杂记·内河小火轮》:“ 上海 北头,横直是烧光末,要打就在北头打!”
《漢語大詞典》:反道
(1).违反正道。书·大禹谟:“蠢兹 有苗 ,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国语·周语下:“必有三殃:违天,一也;反道,二也;誑人,三也。” 宋 苏轼 《秘阁试论·刘恺丁鸿孰贤论》:“ 安 、 顺 、 桓 、 灵 之世,士皆反道矫情,以盗一时之名,盖其弊始於 西汉 之世。”
(2).还归正道。管子·君臣下:“是故道术德行出於贤人,其从义理,兆形於民心,则民反道矣。” 尹知章 注:“道术既出,故莫不从义而顺理,理之极,则无奸僻之事,始见於人心,则人无不道矣。”汉书·昭帝纪:“ 燕王 迷惑失道,前与 齐王 子 刘泽 等为逆,抑而不扬,望王反道自新。” 颜师古 注:“所为邪僻,违失正道,欲其旋反而归正,故云反道。”
(3).古代帝王举行祭天礼,事先修整道路,把新土翻到面上,称为反道。礼记·郊特牲:“氾埽反道,乡为田烛。” 陈澔 集说:“反道,剗道路之土反之,令新者在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