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下流
(1).河流的下游。 唐 张九龄 《高斋闲望言怀》诗:“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清 黄景仁 《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谁标铁柱成终古,却笑 金焦 属下流。” 郁达夫 《逃走》:“大江到岸,曲折向东,因而江心开畅,比 扬子江 的下流还要辽阔。”
(2).指子孙,后辈。三国志·魏志·乐陵王茂传:“今封 茂 为 聊城王 ,以慰太皇太后下流之念。”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今入侍宫闈,动踰旬朔,师保天下,接对甚希,伏愿少抑下流之爱,弘远大之规,则海内幸甚!”
(3).犹末流。指一种流派的余绪。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然其下流,莫甚於 万歷 之季。”
(4).比喻众恶所归的地位。论语·子张:“ 紂 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邢昺 疏:“谓为恶行而处人下,若地形卑下,则众流所归,人之为恶处下,众恶所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二状》:“臣虽甚愚,诚不忍以身居下流,蒙受众恶,为世污泽。”
(5).微贱。管子·立政:“金玉货材之説胜,则爵服下流;观乐玩好之説胜,则姦民在上位。” 汉 蔡邕 《太尉杨赐碑》:“惟我下流二三小臣,秽损清风,愧于前人。” 唐 韦应物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诗:“可怜同官者,应悟下流难。”
(6).指地位微贱的人。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只要官人不惜廉耻,权做下流,将小人头至下脚至上浑身衣服,并这个查梨篮儿,都借与官人,打扮成卖查梨条的,纔入的那 承天寺 去。”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你既非下流,实是甚么样人?可将真姓名告我。”
(7).下品;劣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某太史掌教 金陵 ,戒其门人曰:‘诗须学 韩 、 苏 大家,一读 温 、 李 ,便终身入下流矣。’”
(8).卑鄙,龌龊。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环门观礼千人稠,彼名高家实下流。”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许多闲着无事的人,有时候甚至故意挑弄他说下流话。”
(9).向下流逝。《楚辞·九怀·尊嘉》:“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礚礚。”
(10).喻君上的恩泽下布。《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亦不能死无德之君。君德不下流於民,而欲用之,如鞭蹏马矣。” 唐 白居易 《判得丁为郡岁凶奏请赈给百姓制未下散之本使科其专命丁云恐人困》:“然以事虽请,恩未下流,稍违主守之文,遽见职司之举,使以未有君命,何其速歟。”
《漢語大詞典》:下第
下等;劣等。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於下第。”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懌, 虞允文 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 广德军 。”
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 唐 韦应物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诗:“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 开宝 六年,下第人 徐士廉 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 清 徐士銮 《宋艳·傅会》:“ 魏 人 王山 ,能为诗,标韵清卓。因省试下第,薄游东海。”
《漢語大詞典》:菀枯
语本国语·晋语二:“﹝ 优施 ﹞乃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於苑,己独集於枯。’ 里克 笑曰:‘何谓苑?何谓枯?’ 优施 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后以“菀枯”指荣枯。亦喻指荣辱、优劣等。 明 张煌言 《祭平夷侯周九苞文》:“然而菀枯者旦暮,修短者阴阳,委形顺命,夫何用其悲凉。” 清 赵翼 《浮论》诗:“识真自有 兰亭 本,肯逐时流説菀枯。” 清 冯桂芬 《与当事论捐办防堵事》:“如遇店舖,则视坐落之菀枯,生意之大小,以为等差。”
《漢語大詞典》:失得
(1).失和得。指事之当否、成败、利弊、优劣等。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韩康伯 注:“得其会则吉,乖其理则凶。” 孔颖达 疏:“失则报之以凶,得则报之以吉。”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 宋 曾巩 《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性有能否,行有失得。一当於理,士有不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见了这般险路,叹道:‘万里投人,尚未知失得如何,却先受了许多惊恐!’”
(2).特指弊病、失误。后汉书·王符传:“﹝ 王符 ﹞志意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餘篇,以讥当时失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年:“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輒言误,误岂可数乎!”
《漢語大詞典》:疲驽(疲駑)
衰老的劣等马。常用以自谦,言愚钝无能。汉书·石奋传:“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无以辅治。”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彍棘矢而望高手於 渠广 ,策疲駑而求继轨於 周穆 。”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駑来为是州,除其姦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 明 唐顺之 《答王南江提学书》:“既不宜施之於兄,而思竭其疲駑,以效一言之献,则又茫乎其无所得。”
《漢語大詞典》:下驷(下駟)
(1).劣等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 曰:‘今以君之下駟与彼上駟,取君上駟与彼中駟,取君中駟与彼下駟。’既驰三辈毕,而 田忌 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宋书·颜俊传:“议者不过言互市之利在得马,今弃此所重,得彼下駟,千匹以上,尚不足言,况所得之数,裁不十百邪。”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珙:“仲夏自 郑 西归,及端午以覲亲焉。下駟蹇劣,日势已晚,方至石桥。”
(2).比喻物之粗劣者,犹言下品或下等。 宋 李纲 《荔支后赋》:“ 汉 贡 南海 , 唐 驛 西川 ,皆荔支之下駟,乃并驾于中原,当时所见,得其粗焉。”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穀人 所长者,律赋试帖耳……至古今体诗,则下駟之乘矣。” 胡适 《寄陈独秀书》:“此种诗在排律中,但可称下驷。”
《漢語大詞典》:拙笔(拙筆)
(1).劣等的毛笔。南齐书·王僧虔传:“ 孝武 欲擅书名, 僧虔 不敢显跡。 大明 世,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跋〈瘗鹤铭〉后:“石顽难刊,且为水泐,故字无锋颖,若拙笔书。” 宋 陆游 《省事》诗:“兴发旧醅何害醉,诗成拙笔亦堪书。”
(2).质朴的诗文。 清 金人瑞 《牛叟阎子游元墓有怀故园梅花》诗之三:“ 束晳 《补亡》真拙笔, 华光 画影便留痕。”
(3).称自己所作诗文书画的谦词。 唐 尹程 《观秋水赋》:“遂有感於《庄》篇,託微言於拙笔。”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芜词拙笔,徒污仙眼耳。”
《漢語大詞典》:破马(破馬)
劣等马。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他才刚还说:他这马‘是玉石眼,是最好的马,屯子里的头号货色’。这会子说是破马了。”
分類:劣等
《漢語大詞典》:鸡眼(雞眼)
(1).一种不符规定的劣等钱币。魏书·食货志:“谨寻不行之钱,律有明式,指谓鸡眼,鐶凿,更无餘禁。”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指谓鸡眼。” 胡三省 注:“鸡眼者,谓钱薄小,其眼如鸡眼也。”
(2).病名。由局部表皮久受压迫或摩擦,脚掌或脚趾上生的小圆形硬结,有压痛。 明 阮大铖 《燕子笺·驼泄》:“背包自有驼峯耸,搀手何愁鸡眼疼。”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不想那人一个躲不及,一倒脚又正造在老爷脚上那个跺指儿鸡眼上,老爷疼的握着脚噯哟了一声。” 张天翼 《包氏父子》二:“ 老包 的心脏上像长了一颗鸡眼。”
《漢語大詞典》:劣等
低等;下等。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其甚者以为……优等人斥逐劣等人而夺其利,犹人之斥逐禽兽,实天演强权之最适当,而无惭德者也。”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九章:“在充满劣等烟草味的小牢房里,烟雾继续从他嘴里一口一口的吐出,周围弥漫着青烟的漩涡。” 欧阳山 《柳暗花明》一○一:“他们把咱们看成是劣等民族。”
《漢語大詞典》:老羊皮
毛粗皮厚的劣等羊皮。北方、西北等地区的农牧民多用以制衣,且不挂面子。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二二回:“只见她将身一纵,爬到树上去,就在树上取下一个包袱卷,打了开来,正是三件老羊皮光套子。”
《漢語大詞典》:败乘(敗乘)
犹下品,劣等品。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沈山人 子登 ﹞时有清音……如‘野日寒如月,河冰聚若刀’,宛见旷思。至 俞 氏所编,是其败乘耳。”
分類:下品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