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裁节(裁節)
(1).裁抑节制。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 ﹞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 宋 苏洵 《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明 高攀龙 《书〈唯庵先生志铭〉后》:“先生少弱,稍动作輒疲,必偃仰时自休息。然善裁节一切,不竭其意之所欲,不务其力之所不胜。”
(2).削减;节省。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之用人最无谓者,其所谓任子乎……朝廷自近年始有意于裁节,然皆知损之而未得其所损。”元史·许有壬传:“ 有壬 极论,帝当亲祠太庙……冗职当沙汰,钱粮当裁节。”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今见于方畧者,若裁节冗费,改折漕贡……核减军需报销,亦皆所裨无几。”
《漢語大詞典》:消沮
(1).沮丧。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 唐 既亡矣,陵夷以至 五代 ,而武夫用事,贤者伏匿消沮而不见。” 宋 陆游 《跋傅给事帖》:“卒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戎昱:“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 章炳麟 《徐锡麟等哀辞》:“二十一代,勇夫消沮;剥床斯復,今乎反古。”
(2).削减;减弱。《元典章·礼部四·儒学》:“有儒户 李澜 等,状告州县管民官司,将在籍儒户差充里正主首等项差役消沮,咨请照详准此呈奉。”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设不审时度力,而一旦成擒,则逆贼之气弥振,而天下之志以挫,而威以消沮矣。”
《漢語大詞典》:割夺(割奪)
贬抑;削减。 汉 仲长统 《昌言·损益》:“降爵削土,稍稍割夺,卒至於坐食奉禄而已。”《晋书·刘毅传》:“无报於身,必见割夺;有私於己,必得其欲。”
分類:贬抑削减
《漢語大詞典》:割削
(1).削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 鼂错 是也。”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今强敌在前,唯患众少,不应割削见力,置无用之地。”
(2).犹切割。 汉 王充 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
(3).犹剥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卿等司计,当以公正为心,无事割削,致害民而伤和气。”
《漢語大詞典》:镌减(鐫減)
削减。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九年:“若更能鐫减冗官, 四川 民力,庶几其少紓乎。”
分類:削减
《漢語大詞典》:削损(削損)
削减。晋书·姚泓载记:“今 关中 兵马足距 晋 师,岂可未有忧危先自削损也。” 宋 叶适 《绍兴府新置二庄记》:“城堞营署无不敝缺,聘问燕饗无不削损。”
分類:削减
《漢語大詞典》:损夺(損奪)
削减。《晋书·荀勗传》:“若於事不得不时有所转封,而不至分割土域,有所损夺者,可随宜节度。”
分類:削减
《漢語大詞典》:削约(削約)
(1).犹削减。仪礼·士丧礼“牢中旁寸” 汉 郑玄 注:“牢读为楼。楼谓削约握之中央以安手也。” 贾公彦 疏:“云削约者,谓削之使约少也。”
(2).稀疏细小貌。 宋 周紫芝 《虞美人·西池见梅作》词:“短墙梅粉香初透,削约寒枝瘦。”
《漢語大詞典》:割减(割減)
削减。后汉书·皇甫规传:“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
分類:削减
《漢語大詞典》:朘损(朘損)
削弱;削减。新唐书·杜黄裳传:“陛下宜鉴 贞元 之弊,整法度,朘损诸侯,则天下治矣。”新唐书·沙陀传:“是时无年, 文楚 朘损用度,下皆怨。”
分類:削弱削减
《漢語大詞典》:贬撤(貶撤)
削减。《宋书·孝武帝纪》:“岁云不稔,咎实朕由。太官供膳,宜从贬撤。”
分類:削减
《漢語大詞典》:刻减
削减;克扣。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如户部果刻减军粮,当豫先闻奏。”《西游记》第四三回:“因妹夫错行了风雨,刻减了雨数,被天曹降旨,着人曹官 魏徵 丞相,梦里斩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云栖:“夫人庭训最严,心事不敢使知,但刻减金资,日积之。”
分類:削减克扣
《國語辭典》:损益(損益)  拼音:sǔn yì
1.亏与盈、减与增。《易经。损卦》:「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
2.损害与利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國語辭典》:裁减(裁減)  拼音:cái jiǎn
删减、削减。如:「裁减预算」。
分類:裁减削减
《國語辭典》:裁损(裁損)  拼音:cái sǔn
减少。《大宋宣和遗事。贞集》:「祖宗上供,自有常数,后缘岁增,不胜其弊,当裁损以舒民力。」
分類:裁汰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