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岐路
(1).岔路。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氏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採桑岐路间。” 明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事参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离别分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江 南饯道,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岐路言离,欢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迟迟於岐路之间也。”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诗之三:“满身沙蝨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4).不正当的途径。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德裕 为兵部尚书,自得岐路,必当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将财物逞,则俺这泼岐路恩情似画饼。”
《漢語大詞典》:辨析
(1).辨别分析。北史·齐纪上·世宗文襄帝:“ 神武 试问以时事得失,辨析无不中理。”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牛女》:“至於渡河之説,则 洪景卢 辨析最为精当。”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总括羣言,一一衡量其高下,銖黍之得,毫釐之失,皆辨析之。”
(2).条理清晰,说理明白。孔丛子·公孙龙:“ 公孙龙 言臧之三耳,甚辨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夫奏之为笔,固以明允篤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
(3).辩解,分说。辨,通“ 辩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一·辅臣掌吏部:“ 江陵公 闻之大怒,召其子礼部主事名 兑 者,譙呵甚苦。 兑 震惧,辨析哀楚,遂请告归。”
《漢語大詞典》:别分
分别;区分。《楚辞·远游》“叛陆离其上下兮” 汉 王逸 注:“繚隶叛散以别分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顾於个人殊特之性,视之蔑如,既不加之别分,且欲致之灭絶。”
分類:分别别分
《漢語大詞典》:辩析(辯析)
(1).辨别分析。辩,通“ 辨 ”。后汉书·桓谭传:“﹝ 桓谭 ﹞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 刘歆 、 扬雄 辩析疑异。”
(2).辩解分说。
(3).分别,区别。辩,通“ 辨 ”。 鲁迅 《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迨十字军兴,聚列国之士而成师,惧其杂糅不可辩析,则各以一队长官之盾徽为职。”
《漢語大詞典》:枝分缕解(枝分縷解)
谓详尽而有条不紊地辨别分析。 清 曾国藩 《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事至则剖晰毫釐,枝分缕解,辨穷万变,而断以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