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洞中
命中,切中。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弩发輒洞中,贼势稍屈。”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 关提军 善识砲性,凡高下远近,发皆洞中。” 林纾 《枕岱轩记》:“﹝君﹞与余论吏治,洞中民隐。”
《漢語大詞典》:投机(投機)
亦作“ 投几 ”。
(1).抛石机。古代战具,用以投石击敌。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弩次之者,所以当投几也。”
(2).设置有机件而能制动的器械。吴子·料敌:“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乖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投机扼险,委劲待时。”
(3).切中时机。新唐书·屈突通张公谨等传赞:“投机之会,间不容穟。”一本作“ 投几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片言解祸:“自古将相大臣,遭罹譖毁……而以一人片言转祸为福,盖投机中的,使闻之者晓然易寤。”
(4).两相契合。 宋 陈师道 《和黄预病起》:“似闻药病已投机,牛鬭蛇妖顿觉非。”后多指意趣相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杨朔 《麦子黄时》:“不上几天,我们便处得挺投机,仿佛是一家人。”
(5).乘机牟利。 清 徐大椿 《洄溪道情·行医叹》:“要入世投机,只打听近日时医,惯用的是何方何味,试一试偶然得效,倒觉得希奇。” 鲁迅 《书信集·致王志之》:“书中所写,几乎不过是投机的和盲动的脚色,有几个只是赶热闹而已。”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 朱延年 老是做投机买卖,又没有本事,最后蚀光拉倒。”
(6).佛教语。契合佛祖心机。喻彻底大悟。古尊宿语录·佛眼和尚普说语录:“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诚哉是言也,乃有《投机颂》云。” 宋 沈辽 《新作小屏》诗:“投机践圣域,所戒怠且狂。”续传灯录·法光禅师:“使言言相副,句句投机。”
(7).虫名。即促织。见 晋 崔豹 古今注·虫鱼、 宋 陆细 埤雅·释虫
《漢語大詞典》:深切
(1).犹严厉。 汉 刘歆 《遂初赋》序:“ 歆 乃移书太常博士,责让深切,为朝廷大臣非疾。”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帝深切责 让 ( 张让 ), 让 辞谢,仅而得免。”南齐书·江谧传:“﹝ 謐 ﹞子 介 , 建武 中为 吴 令,治亦深切。民间榜死人髑髏为 謐 首,弃官而去。”
(2).真挚,恳切。后汉书·李燮传:“ 燮 上书陈諫,辞义深切,帝乃止。”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存问甚厚,忧爱深切。”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祖国啊,你能知道儿子对你的怀念是怎样深切么?”
(3).深深切中。《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卿言深切时艰,朕心加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考察内官:“上曰:‘此奏深切时弊,其详议以闻。’”
(4).深入透彻。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其言深切,多所称引。”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总论》:“诗文一道,用意要深切,立辞要浅显。”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为着一个未来的小小的生命寝馈不安,更深切地感到自己懵懵懂懂生活在这个家庭是怎样不幸。”
《漢語大詞典》:剀切(剴切)
(1).恳切规谏。汉书·贾邹牧路传赞“ 贾山 自下劘上”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劘谓剴切之也。”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后太子稍不法, 颖达 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剴切愈至。”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 雍孝闻 ﹞前此屡上封事剴切,九重固已默识其名。”
(2).切实,恳切;切中事理。新唐书·魏徵传:“ 徵 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藴无所隐,凡二百餘奏,无不剴切当帝心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行公田:“ 徐经孙 一疏,力陈买田之害,言多剴切,竟不付外。” 明 归有光 《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至於条列天下之事,详明剴切,可施於世。”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黄永一 ﹞孝友深挚,交情剴切。” 沙汀 《困兽记》十三:“关于奶妈的事, 吴楣 已经托过她好久了。然而,虽是说得那么剀切,她却并没有立刻催过。”
《漢語大詞典》:切中
(1).切要中肯。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 李善 题注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曰:“﹝ 干寳 ﹞撰《晋纪》,起 宣帝 迄 愍 五十三年,评论切中,咸称善之。” 宋 李之仪 《跋文安国篆》:“余与之游三十年,善论难,剧谈切中,尤得于樽俎间为多。”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南渡时 天彝 少章 者,吾郡人,尝评《唐百家诗》,多切中语,而诗流罕见称述。”
(2).犹言击中,准确说中。 宋 欧阳修 《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及其临事敢言,何其壮也!虽或听或否,或论高而不能行,或后果如其言,皆传经据古,切中时病。” 明 李贽 《寄答留都书》:“然其中字字句句皆切中我之病。” 郭沫若 《初出夔门》一:“我觉得他( 庾信 )那‘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的几句,真真是切中目前的时弊,每天都要讴它几遍。”
《漢語大詞典》:吃紧(吃緊)
亦作“喫紧”。
(1).切中要害。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生不逢场閒则剧,年似 龚生 犹夭。喫紧处,无人曾道。” 明 李贽 《四书评·大学》:“字字精神,句句警策,最为吃紧,最为详明。”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及至听 安老爷 接上话了。料着 安老爷 定有几句吃紧的话问得住姑娘。”
(2).仔细,认真。《朱子全书·治道二》:“其情伪难通,或无佐证,各执两説,繫人性命处,须喫紧思量。” 明 李贽 《告佛约束偈》:“但得二时粥饭,便当吃紧思量。”
(3).重要;要紧。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历法·算学:“算学亦书数中要事,而於勾稽钱穀,尤为吃紧。”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此千圣心学,第一吃紧。舍此即无圣学。”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一:“姓 韩 的找不到还不吃紧,最叫她担心的是 杨晓冬 。”
(4).(军事或政治形势、金融市场等)紧张。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当此军情吃紧之时,曷敢不竭力维持。”清史稿·文宗纪:“ 罗泽南 正在攻勦, 武汉 喫紧,不可回勦。”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又不幸而 榆关 失守, 热河 吃紧了,有名的文人学士,也就更加吃紧起来。”
(5).犹无奈。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吃紧的军随印转,将令威严,兵权在手,主弱臣强。”
(6).即使,假定。 元 王修甫 《斗鹌鹑》套曲:“难由绪,没是处。吃紧有统鏝的姨夫,果必是箇风流俊人物,又不敢道间阻。”
(7).犹言实在是、真是。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喫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諳典,话不投机。” 明 冯惟敏 《双调新水令·送李阁老南归》套曲:“几番家上封章早见机,喫紧的奉温旨难回对。”
《漢語大詞典》:中窾
(1).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窾,空窍。后因以“中窾”谓切中要害。《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 伍员 ﹞勇壮非常,与寡人筹策国事,无不中窾,是其贤也。”
(2).引申为恰当、合适。 清 李颙 《锡山语要》:“苟一物不格,则一理未明;一理未明,则临事应物又安能中窾中会,动协机宜?”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柴可为扉也。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则同一扉也,而有农户儒门之别矣。”
《漢語大詞典》:切病
切中弊病。 清 龚自珍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此议施之于开矿之朝,谓之切病;施之于禁银出海之朝,谓之不切病。”
分類:切中弊病
《漢語大詞典》:凯切(凱切)
切实;切中事理。 明 宋濂 《礼部侍郎曾公神道碑铭》:“仍椎牛釃酒,开陈逆顺祸福,言甚凯切。” 清 徐乾学 《纳兰君墓志铭》:“岁丙辰,应殿试,条对凯切、书法遒逸,读卷执事各官咸叹异焉。”
《漢語大詞典》:射亲(射親)
犹射靶。亲,谓切中目标。 宋 代亦为马射技艺的一种名目。 宋 欧阳修 《论宣毅万胜等兵札子》:“自到 河东 ,已及三年,其射亲踏硬弩,比初到则渐惯熟。”宋史·兵志九:“﹝ 熙寧 八年五月﹞ 藏景 陈马射六事:一、顺騌直射,二、背射,三、盘马射,四、射亲,五、野战,六、轮弄。”
《漢語大詞典》:中务(中務)
切中时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范雎 之言事, 李斯 之止逐客,并烦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説也。”
《漢語大詞典》:一针见血(一針見血)
(1).比喻言辞直截简明,切中要害。 梁启超 《卢梭学案》:“案此论可谓一针见血,简而严、精而透矣。”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怎么样?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他不叱喝人,也不着急,但是他的话并不客气,老是一针见血地使他们在反感之中又有点佩服。”
(2).比喻行动迅速果断,能立见功效。京剧《智取威虎山》第八场:“好,按昨儿晚上说的,给他个一针见血。”
《漢語大詞典》:一棒一条痕(一棒一條痕)
本为佛教禅宗习用语,后以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朱子语类卷十:“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摑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诸公在此,务要立箇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摑一掌血,方能听吾説话句句得力。”亦作“ 一鞭一条痕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摑一掌血。”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吾兄这几句説话真是一鞭一条痕的几句好文章。”
《漢語大詞典》:一掴一掌血(一摑一掌血)
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朱子语类卷十:“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摑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摑一掌血。”
《漢語大詞典》:套汇(套滙)
(1).资本主义国家外汇市场上的一种投机行为。即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市场上的同一外汇,其汇价发生差异至一定程度时,在低价一方买进,在高价一方卖出,借以取得利额。
(2).在我国,指一切中外机构或个人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越过外汇专业银行用人民币非法换取外汇或外汇权益,攫取国家应收的外汇。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现在政府对外汇管理的紧了……不怕政府管理多么紧,套汇的办法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