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确切(確切)
(1).准确;恰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书名:“著书必先命名,所命之名,与所著之书,明简确切,然后可传。”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一:“其实更确切一点说:他不过是傀儡师手里的一个木头人而已。”
(2).确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以史证之,殊为确切。” 鲁迅 《且介亭杂文·答国际文学社问》:“现在 苏联 的存在和成功,使我确切的相信无产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
(3).执著。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 献可 为臺諫官前后凡若干年,遇黜者三,皆以弹奏执政,确切不已。”
《漢語大詞典》:清切
(1).清贵而切近。指清贵而接近皇帝的官职。 汉 刘桢 《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唐 白居易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诗:“宪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旧翰林学士,地势清切,均不兼他务。” 清 吴伟业 《送沈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唯留诗句满 长安 ,清切长宜禁近官。”
(2).形容声音清亮急切。 唐 王昌龄 《宴南亭》诗:“城楼空杳靄,猿鸟备清切。” 宋 陈师道 《晚泊》诗:“清切临风笛,深明隔水灯。” 清 顾炎武 《又酬傅处士次韵》:“清切频吹 越石 笳,穷愁犹驾 阮生 车。”
(3).清晰准确;真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楚辞辞 楚 ,故讹韵实繁。” 宋 严羽 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以禪喻诗,莫此清切。”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颜渊篇二十:“ 尹 氏之言,特发 程子 之意,而分贴经文,尤为清切。”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八月十五中秋节,满月的银光之下,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何其清切?”
清凉而急剧。指秋时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侯清切。” 王冰 注:“清,大凉也;切,急也,风声也。” 于天星 按:“秋时之气也。”
《漢語大詞典》:亲切(親切)
(1).切近。北史·齐兰陵王长恭传:“ 芒山 之捷, 后主 谓 长恭 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年:“朝廷防虞 料角 ,至严至备,是注意於海道,可谓亲切。”
(2).亲近;亲密。 冰心 《去国·最后的安息》:“ 惠姑 觉得她在学堂里,和同学游玩的时候,也不能如此的亲切有味。”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老街坊好久不见了,猛然碰到,感到格外亲切。”
(3).贴切。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文艺一:“ 欧阳文忠 常爱 林逋 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鉤輈’之句, 文忠 以谓语新而属对亲切。”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二君所论书法耳,然形容《十九首》,极为亲切。”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执柯伐柯,其则不远。’取而较之,更为亲切。”
(4).真切;确实。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僧曰:‘相公第更召与语,贫道为细看。’公然之。既去,僧曰:‘今日看更亲切,并恐是 扬汴 。’公於是稍接之矣。”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臣昨在 蘄州 目见利害,询採吏民,颇为亲切。”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十·唐明皇游月宫:“ 唐明皇 游月宫……诸説不同,要非亲切之言,真实之事,好奇者之所为也;或一时宫人传説之事耳。”《廿载繁华梦》第七回:“ 小菱 道:‘婢子哪里敢在太太跟前説谎?外面的人,儘有看得亲切的,太太不信,可着人来问。’”
(5).引申为准确。《水浒传》第三五回:“ 晁盖 听罢,意思不信,口里含糊应道:‘直如此射得亲切,改日却看比箭。’”《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 庄公 搭上弓弦,覷得 长万 亲切,颼的一箭,正中右肩,深入於骨。”
(6).形容热情而关心。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们很知道青年作客异乡的苦味,又常拿亲切的话来安慰我。”
《漢語大詞典》:无准(無準)
(1).没定准,不一定。 明 高瑞南 《宜春令·恨远人》套曲:“今生此身,恩情两分,暗想来生无准。” 明 高瑞南 《宜春令·恨远人》套曲:“佳期只索梦儿频,谁知梦见犹无准。”
(2).不准确。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何期他杀机太深,亏损阴隲,以致短折,非某推算无准也。”
没有准则或依据。 晋 郗超 《奉法要》:“夫罪福之於逆顺,固必应而无差者也。苟昧斯道,则邪正无位,寄心无準矣。”魏书·隐士传·李谧:“﹝ 謐 ﹞著《明堂制度论》曰:‘……是非无準,得失相半,故歷代纷紜,靡所取正。’”新五代史·司天考一:“自古诸历,分段失实,隆降无準。”
《漢語大詞典》:不正
(1).不端正;不正派;不正当。论语·子路:“身不正,虽令不从。” 汉 刘向 列女传·赵悼倡后:“ 倡后 淫佚不正,通於 春平君 。” 唐 韩愈 《潮州谢孔大夫状》:“积之於室,非廉者所为;受之於官,名且不正。”云笈七籤卷三二:“目不欲视不正之色,耳不欲听丑秽之言。” 茅盾 《子夜》十四:“我听说这件事是 屠维岳 理亏,是他自己先做得不正。”
(2).无政,谓政治混乱。逸周书·武称:“岠嶮伐夷,併小夺乱,﹝辟﹞强攻弱而袭不正,武之经也。” 朱右曾 校释:“不正,犹言无政。”
(3).犹不准确。 唐 李白 《青山独酌》诗:“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4).不纯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甜酒灰酒:“予以二酒相和味且不正,兼之石灰苦烈,何好之有?”
谓不征税。正,通“ 征 ”。征,赋税。管子·戒:“关几而不正,市正而不布。”
《漢語大詞典》:定准(定準)
(1).一定的标准、程式。易·繫辞下“不可为典要” 晋 韩康伯 注:“不可立定準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夫裁文匠笔,篇有大小;离章合句,调有缓急;随变适会,莫见定準。”南史·王俭传:“时朝仪草创,衣服制则,未有定準。”
(2).一定的规律;可以凭信的准确性。 唐 张潮 《襄阳行》诗:“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準。” 宋 苏轼 《渔家傲·送吉守江郎中》词:“明日潮来无定準。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则兀那龟儿卦无定準,枉央及,喜珠儿难凭信。” 明 唐寅 《香遍满·秋思》曲:“春风薄兮,吹回 楚 臺一片云。入梦追寻无定準。” 叶圣陶 《小病》:“固然,中一颗枪弹或者遇到些旁的危险,也同打中彩票的头奖一样,是没有定准的。”
(3).肯定,一定。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五段:“山洞子很深,远远一望,洞口有钱眼大,露出鱼肚色。耳朵边上哗哗哗哗,响的挺欢,地面上定准有股小水流。”
《漢語大詞典》:中鹄(中鵠)
(1).射中靶子。 唐 张茔 逸句:“一箭不中鵠,五湖归钓鱼。”
(2).引申为准确。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乔峰 已得续聘之约,其期为十四个月。前所推测,殊不中鹄耳。”
(3).喻及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日蒙圣天子下詔,乃丈夫富贵之秋。姑待来年,必期中鵠。”
《漢語大詞典》:较胜(較勝)
明白、准确。《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胜,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众人都喝采。”
分類:明白准确
《漢語大詞典》:严明(嚴明)
(1).指赏罚分明。吴子·励士:“ 武侯 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 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
(2).严肃而公正;严格而明确。后汉书·李固传:“ 清河王 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三折:“号令严明领大军,纷纷杀气靄征云。”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竟因为 中国 人高度的冷静和理智,严明的纪律而挽救了。”
(3).谓准确而分明。《水浒传》第九一回:“星光之下,望城上旗帜森密,听城中更鼓严明。”《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三军用命,铃柝严明。 睢阳 各路城门,把守得铁桶相似。”
《漢語大詞典》:报时(報時)
报告时间。特指广播电台向听众或电话局向询问者报告准确的时间。
《漢語大詞典》:神算
亦作“ 神筭 ”。
(1).神妙的计谋。后汉书·循吏传·王涣:“﹝ 涣 ﹞又能以譎数发擿姦伏,京师称嘆,以为 涣 有神筭。” 李贤 注:“智筭若神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 公实 仰赞宏规,参闻神算。” 吕延济 注:“算,计也。言有神秘之计策也。”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皆陛下神算之至明,乾刚之必断。”白雪遗音·马头调·火烧赤壁:“设埋伏, 诸葛先生 真神算。”
(2).指准确推测,有先见。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 魏 帅与 陈 许 节度使 刘悟 参商不协,使 隐娘 贼其首。 隐娘 辞帅之 许 。 许 帅能神算,已知其来。”
《漢語大詞典》:切中
(1).切要中肯。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 李善 题注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曰:“﹝ 干寳 ﹞撰《晋纪》,起 宣帝 迄 愍 五十三年,评论切中,咸称善之。” 宋 李之仪 《跋文安国篆》:“余与之游三十年,善论难,剧谈切中,尤得于樽俎间为多。”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南渡时 天彝 少章 者,吾郡人,尝评《唐百家诗》,多切中语,而诗流罕见称述。”
(2).犹言击中,准确说中。 宋 欧阳修 《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及其临事敢言,何其壮也!虽或听或否,或论高而不能行,或后果如其言,皆传经据古,切中时病。” 明 李贽 《寄答留都书》:“然其中字字句句皆切中我之病。” 郭沫若 《初出夔门》一:“我觉得他( 庾信 )那‘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的几句,真真是切中目前的时弊,每天都要讴它几遍。”
《漢語大詞典》:准的(準的)
(1).箭靶。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弦矢分,艺殪仆” 郭璞 注引 汉 文颖 曰:“所射準的为艺。”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準的陈,则流鏑赴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於準的,揖让昇降,以行礼焉。”
(2).标准。后汉书·齐武王縯传:“遽自尊立,为天下準的,使后人得承吾敝,非计之善者也。”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学富文史,言成準的。” 清 周亮工 《跋黄心甫自叙年谱前》:“当世所遴选文字,同人奉为準的。”
(3).作为准则;以为标准。 汉 王充 论衡·知实:“如以 髡 等非圣,则圣人之知,何以过 髡 之知 惠王 也?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準的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章表奏议,则準的乎典雅。”
(1).标准;准则。梁书·锺嵘传:“ 淄 澠 并汎,朱紫相夺,諠譁竞起,准的无依。”今本诗品作“準的”。隋书·王胄传:“﹝ 王胄 ﹞与 虞绰 齐名,同志友善,於时后进之士咸以二人为准的。” 周作人 《〈蜕龛印存〉序》:“古之印章,执政所持,作信万国,故铸凿之事,必有世守之法,可为后来准的。”
(2).谓射中目标,弄准确。 汉 王充 论衡·知实:“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准的之。”
《漢語大詞典》:和钧(和鈞)
谓使计量标准准确划一。《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王府则有。” 孔 传:“金铁曰石,供民器用,通之使和平,则官民足。” 蔡沉 集传:“关,通;和,平也。百二十斤为石,三十斤为钧……关通,以见彼此通同,无折閲之意;和平,以见人情两平,无乖争之意。” 唐 柳宗元 《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重轻开塞,有和钧肃给之效。”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关通和钧之利,阜於市廛。”
《漢語大詞典》:正着(正著)
亦作“ 正著 ”。 恰巧碰上;准确打中。《三国演义》第六二回:“﹝ 魏延 ﹞令 蜀 兵引路,伏在这里,等个正著。”《水浒传》第三回:“﹝ 鲁达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 桂芬 买了小菜回来,与 杨彩玉 遇个正着, 赵 妻悄悄地对 杨彩玉 望了一眼。”
分類:恰巧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