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灯笼(燈籠)
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宋书·武帝纪下:“牀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可可的我的灯笼刚到门就灭了,那里讨火烧他?”《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又一个走堂的小二,拿着一盏灯笼,高高的擎起送考。” 巴金 《寒夜》一:“两个灯笼红亮亮地挂在球竿上。”
《漢語大詞典》:清空
(1).明朗的天空。 宋 苏轼 《庐山二胜·开先漱玉亭》诗:“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2).犹洁净。 宋 苏轼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峰图〉》诗:“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西游补》第十六回:“ 沙僧 道:‘妖魔扫尽,世界清空。’”
(3).谓中无所有。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 临平山 虽则不高,但走走究竟也有点吃力,喘气喘得多了,肚子里自然会感到一种清空。”
(4).空灵神韵。谓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特指词的境界。 宋 张炎 词源·清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清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词之难工,以属事遣词,纯以清空出之……所贵清空者,曰骨气而已。” 蔡嵩云 《〈乐府指迷笺释〉引言》:“ 张氏 尊 白石 ,以其古雅峭拔,特闢清空一境。”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十章:“清空是 张炎 提出来的词的最高境界……他所说的清空就是空灵神韵,同 严羽 讨论的意见相同。”
《漢語大詞典》:其外
此外;另外。例如:只有他在那儿,其外没有人了。
《漢語大詞典》:山火
(1).山中草木焚烧而燃起的火。包括撂荒、行猎等人为燃起的山火,以及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山火。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山火已燎,野霜初白。” 唐 沈佺期 《咸阳览古》诗:“野桥疑望日,山火类焚书。” 唐 李白 《观猎》诗:“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瞿蜕园 朱金城 校注:“山火,猎者烧草以驱逼禽兽之火也。” 前蜀 贯休 《夏日晚望》诗:“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新民晚报》1987.5.11:“燃烧了四天的 大兴安岭 特大山火已经局部得到控制。”
(2).指六十四卦中的《贲》卦。因其外卦为艮,内卦为离,卦象为山、火,故名。易·贲:“象曰:山下有火,賁。”魏书·崔光传:“是以始‘稽古’,本‘山火’。观於天文,以察时变;观於人文,以化成天下。”
《漢語大詞典》:九瀛
(1).指九州与环其外的瀛海。 唐 陈子昂 《蓟台览古》诗:“ 邹子 何廖廓,漫説九瀛垂。”
(2).泛指海外各国。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十·黄帝:“九瀛仰化,诸北贡职,杨裘秬鬯,贯匈长股,莫不来庭而依朔。”
《漢語大詞典》:八瀛
(1).八海。旧唐书·代宗纪论:“虽 神禹 之乘四载, 玄冥 之洒八瀛,亦不能堙洪涛而扑烈焰者,何也?良以势既坏而不能遽救也。”
(2).古谓 中国 的四方四隅皆有瀛海环其外,故亦以借指世界。 清 赵翼 《古诗》之十:“此又昔所无,今且遍八瀛。”
《漢語大詞典》:尊宠(尊寵)
(1).尊重宠幸。墨子·号令:“有能得若捕告者,以其所守邑小大封之。守还,授其印,尊宠官之。”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甚尊宠 蒙氏 ,信任贤之。” 明 唐顺之 《都督沈紫江生墓碑记》:“且夫古者尊宠立功之臣,则或为之象 祁连山 、象 铁山 於其墓,以旌其烈於不朽。”
(2).旧指妻妾或其外室。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他从今日起,是 侯家 的尊宠,不是你家的令爱了,回去吧。”《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现在看尊嫂如此举动,尊宠只好留在 汉口 ,同了去是不便的。”
《漢語大詞典》:人猫(人貓)
唐 代 李义府 的绰号。谓其外表柔顺而内心阴险。新唐书·李义府传:“时号 义府 ‘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
《漢語大詞典》:朱殿
指红色殿宇。因其外墙多涂以朱色,故称。 南朝 梁 江淹 《娼妇自悲赋》:“去 柏梁 以掩袂,出桂苑而歛眉。视朱殿以再暮,抚嬪华而一疑。”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门前重岭后羣峯,石楼朱殿藏林中。”
《漢語大詞典》:棉桃
棉花的果实,因其外形似桃,故称。
《漢語大詞典》:知人知面不知心
认识一个人能看清其外表,却难以了解其内心。形容知人之难。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呵,他怎生背了 刘武周 投降了俺来?”红楼梦第十一回:“ 凤姐儿 故意的把脚放迟了,见他去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唉!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哟!”
《漢語大詞典》:大头娃娃(大頭娃娃)
一种表演用的套在头上的道具。因其外形是儿童的头脸,故称。常用于谐趣性的舞蹈。
《漢語大詞典》:仄輮
古代一种特制的车轮。其外周的内侧柔软而外侧坚硬,供行山路用。周礼·考工记·车人:“行泽者反輮,行山者仄輮。反輮则易,仄輮则完。” 贾公彦 疏:“言仄柔者,坚者在外,柔者在内,以其取坚刃相成故也。” 孙诒让 正义:“刚坚与柔刃调和相得,以之轢沙石,自无破碎之患也。”
《漢語大詞典》:归真反璞(歸真反璞)
谓去其外饰,还其本真。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亦作“ 归真反朴 ”。 朱自清 《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他( 鲁迅 )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 刘半农 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
分類:其外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