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释子(釋子)
僧徒的通称。取 释迦 弟子之意。《杂阿念经》:“若欲为福者,应於沙门释子所作福。” 唐 韦应物 《寄皎然上人》诗:“ 吴兴 老释子,野雪盖精庐。”《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虽崇奉道流,那 惠妃 却篤信佛教,各有所好。 惠妃 信的释子,叫做 金刚三藏 。”
《漢語大詞典》:野衲
指山野中的僧徒。 元 黄溍 《过乌伤墓》诗:“牧童昼卧看碑路,野衲春耕祭墓田。” 明 何景明 《寺僧留宿》诗:“独吟依野衲,不寐听山泉。”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 陈第 ﹞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之,缾鉢萧疏,野衲不若。”
《漢語大詞典》:缁流(緇流)
僧徒。僧尼多穿黑衣,故称。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城内胡统寺:“﹝诸尼﹞常入宫与太后説法,其资养緇流,从无比也。” 唐 卢纶 《秋夜同畅当宿藏公院》诗:“将祈竟何得?灭踪在緇流。”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或谓脗合禪机,前身亦緇流中人也。”《西湖佳话·灵隐诗迹》:“老师父佳作……自是诗坛名宿, 卢 、 骆 、 王 、 杨 之儔也,决非隐逸中偶然得句者。不知为何遁入緇流?”
《漢語大詞典》:清众(清衆)
僧徒。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僧:“佛经呼僧曰‘清众’。”
分類:僧徒
《漢語大詞典》:淄流
僧徒。因僧人多穿黑衣,故称。《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是有淄流不可言,深宫大院哄嬋娟。”
《漢語大詞典》:山众(山衆)
僧徒。南史·隐逸传下·张孝秀:“因去职归山,居于 东林寺 ,有田数十顷,部曲数百人,率以力田,尽供山众。” 隋炀帝 《与天台山众令书》:“肃成灵誥,宣慰南服;山众法徒,同志为友。” 隋 智越 《舆驾幸江都宫参问起居启》:“ 越 等早蒙垂覆,曲荷慈恩;山众常得安心,奉国行道。”
分類:僧徒
《漢語大詞典》:释流(釋流)
指僧徒。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游手於道途市井者不知归,託足於军籍释流者不知反。”
分類:僧徒
《漢語大詞典》:梵众(梵衆)
僧徒。 南朝 陈 徐陵 《四元畏寺刹下铭》:“梵众朝礼,天歌夜清。” 唐 灵一 《送冽寺主之京迎禅和尚》诗:“彼土诸梵众,嗟君扬道风。”
分類:僧徒
《漢語大詞典》:梵衲
僧侣。衲,僧徒的代称。 唐 王缙 《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梵衲之行,《楞伽》之心,密契久矣。”
分類:僧侣僧徒
《漢語大詞典》:锱徒(錙徒)
僧徒。僧人衣黑,故称。錙,通“ 緇 ”。 明 祝允明 《前闻记·南京奸僧》:“诸民惟錙徒不可尽察。”
《漢語大詞典》:安居
(1).安静、安定地生活。孟子·滕文公下:“ 公孙衍 、 张仪 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巽》:“患解忧除,皇毋相於,与喜俱来,使我安居。” 唐 杜甫 《惜别送刘仆射判官》诗:“ 梁公 富贵於身疏,号令明白人安居。”《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荆公 想, 江寧 乃 金陵 古蹟之地,六朝帝王之都,江山秀丽,人物繁华,足可安居,甚是得意。” 明 刘基 《衔泥燕》:“借尔华屋好安居,年年垒巢生尔雏。”
(2).谓居住。
(3).犹安处。云笈七籤卷六十:“譬於器中安物,物假器而居之,畏器之破坏,物乃不得安居。”
(4).安逸。逸周书·柔武:“五曰盘游安居,枝叶维落。”
(5).佛教语。又称坐夏或坐腊。僧徒每年在雨季三个月内不外出,静心坐禅修学。安居的日期,因各地气候不同,亦不一。 晋 法显 佛国记:“安居后一月,诸希福之家劝化供养僧。”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安居二时,冬夏三月,远僧有来,近众无闕,法鼓朗嚮,颂偈清发。”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睹货逻国故地:“而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据其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
《漢語大詞典》:禅林(禪林)
指寺院。僧徒聚居之处。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春园柳路,变入禪林;蚕月桑津,迴成定水。” 倪璠 注:“言本住宅,改为佛寺。” 唐 陈子昂 《暉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序》:“入禪林而避暑,肃风景於中林。” 明 叶宪祖 《丹桂铟合》第一折:“薄游 吴郡 ,侨寓禪林。” 清 赵翼 《题九莲菩萨画像》诗:“要今人识清修业,特赐禪林法相尊。”
《漢語大詞典》:白黑
(1).白色与黑色。管子·明法解:“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职之治定愚智,故勇怯愚智之见也,如白黑之分。”礼记·明堂位“ 夏后氏 骆马黑鬣” 唐 孔颖达 疏:“骆,白黑相间也。” 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江阴白鸜鹆:“乌不日黔鵠不浴,白黑之朴由天然。”
(2).指稻和黍。
(3).比喻是非、善恶、贤愚、清浊等相反的人或事物。史记·太史公自序:“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王莽传中:“羣县赋敛,递相賕赂,白黑纷然。” 颜师古 注:“白黑,谓清浊也。”后汉书·冯衍传上:“省羣议之是非,详众士之白黑。” 李贤 注:“白黑,犹贤愚也。” 唐 杜甫 《两当县吴中侍御江上宅》诗:“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崇禎 十七年,而《熹宗实録》未成,亦由门户方争,白黑难定。”
(4).分清;辨别。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瞽説圣所择,愚谋帝不罪,况乎言有文,白黑时利害。”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其典吏部也,尽刮宿弊,专以白黑善恶为己任。”
(5).佛教语。指俗人与僧徒。因俗人衣白,僧徒衣黑,故称。 晋 智林 《与周颙书》:“贫道捉麈尾以来,四十餘年,东西讲説,谬重一时。其餘义统,颇见宗録,唯有此途,白黑无人得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 支遁 ﹞止 东安寺 ,讲《道行般若》。白黑钦崇,朝野悦服。”八琼室金石补正·唐本愿寺三门碑:“讲唱表正,白黑攸归。”
(6).指围棋中的白子与黑子。 唐 李颀 《弹棋歌》:“ 蓝田 美玉清如砥,白黑相分十二子。”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围棋鬭白黑,生死随机权。” 宋 刘敞 《留邻几君章弈棋便宿小斋》诗:“错落盘上棋,白黑互跨所。”
《漢語大詞典》:侍者
(1).随侍左右听候使唤的人。左传·襄公七年:“﹝ 郑僖公 ﹞及将会 于鄬 , 子駟 相,又不礼焉。侍者諫,不听;又諫,杀之。”韩非子·内储说上:“ 韩昭侯 使人藏弊袴,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袴不以赐左右而藏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復与侍者,不敢令 万石君 知,以为常。”
(2).特指随身女侍。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后有侍者,善舞,王幸之,王后欲令侍者与 孝 乱以污之。”汉书·长沙定王发传:“ 景帝 召 程姬 , 程姬 有所避,不愿进,而饰侍者 唐儿 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 程姬 而幸之,遂有身。”汉书·叙传上:“会 许皇后 废, 班倢伃 供养东宫,进侍者 李平 为倢伃。”
(3).旧时旅社、饭店的仆役也称侍者。 茅盾 《子夜》六:“ 吴荪甫 闷闷地松了一口气,就吩咐侍者拿白兰地,发狠似的接连呷了几口。”
(4).佛门中侍候长老的随从僧徒。 宋 苏轼 《论高丽第一状》:“ 徐戩 擅於海舶内载到 高丽 僧统 义天 手下侍者僧 寿介 ……等五人,乃賫到本国礼宾省。”《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陈可常 在长老座下做了第二位侍者。”《水浒》第六回:“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得做。”《花月痕》第五回:“只见殿后一个老尼,年纪七十以外,扶着侍者慢慢踱过来。”
《漢語大詞典》:缁素(緇素)
(1).黑和白。孔丛子·公孙龙:“以丝麻加之女工,为緇素青黄,色名虽殊,其质则一。”
(2).指僧俗。僧徒衣缁,俗众服素,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前蜀 贯休 《送郑使君》诗:“ 东阳 緇素如何好,空向生祠祝上臺。” 宋 苏轼 《海月辩公真赞》:“予通守 钱塘 时, 海月大师 惠辩 者,实在此位,神宇澄穆,不见愠喜,而緇素悦服,予固喜从之游。” 清 曹寅 《香阜寺种菩提子应时发芽赋以志喜》诗:“冠盖祝釐全盛日,遶林緇素转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