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云堂(雲堂)
(1).僧堂。僧众设斋吃饭和议事的地方。 晋 支遁 《五月长斋诗》:“四部钦嘉期,洁己升云堂。” 宋 陆游 《寺居睡觉》诗:“披衣起坐清羸甚,想像云堂缹粥香。”《水浒传》第四回:“﹝ 鲁智深 ﹞受记已罢, 赵员外 请众僧到云堂里坐下,焚香设斋供献。” 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诗:“茫茫寄眼虫天外,已听云堂粥鼓音。”
(2).华美的殿堂。宋书·符瑞志下:“有蔼 景阳 , 天渊 之涘。 清暑 爽立,云堂特起。” 南朝 梁武帝 《江南弄·龙笛曲》:“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鏤竹眠玉牀。” 唐 吕令问 《云中古城赋》:“歌臺舞榭,月殿云堂。”
《漢語大詞典》:禅堂(禪堂)
犹禅房。僧堂。佛徒打坐习静之所。《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会人心,巧言语,争忍空交却迴去。禪堂驱使好祇承,师兄收取天宫女。” 唐 萧至忠 《荐福寺应制》诗:“香塔鱼山下,禪堂雁水滨。”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施主辛苦了。这里不洁浄,污辱众位罢咧。请到禪堂里歇罢。”
《漢語大詞典》:僧堂
禅堂,坐禅之所。大智度论·如是我闻:“ 阿难 如是入金刚定,破一切诸烦恼山,得三明六神通,共解脱作大力阿罗汉,即夜到僧堂门,敲门而唤。” 唐 许浑 《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佛寺通南径》诗:“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
分類:坐禅僧堂
《漢語大詞典》:挂锡(挂錫)
亦作“掛锡”。 游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 唐 裴休 《赠黄蘖山僧希运》诗:“挂锡十年栖 蜀 水,浮杯今日渡 漳 滨。”《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其时 佛印 游方转来,仍旧在 相国寺 掛锡。”《痛史》第二四回:“本庙的不过四五十人,近来倒是掛锡的客师甚多。”
《漢語大詞典》:前堂
(1).前面的正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 唐 王绩 《古意》诗之五:“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 唐 崔颢 《卢姬篇》诗:“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
(2).佛寺中僧堂东面中央,有安置圣僧之龛,其前面称前堂,后面称后堂。
《漢語大詞典》:挂单(挂單)
亦作“掛单”。 谓行脚僧就寺院投宿。单,指僧堂里的名单。游方僧投宿寺院把衣钵挂在名单下,故称。 宋 刘克庄 《真隐寺》诗:“奴敲小店牢扃户,僧借虚堂径掛单。”儒林外史第三八回:“禪林里来了一个掛单的和尚。”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一章:“敬问阿师,此间容我掛单否乎?”
《漢語大詞典》:参堂(參堂)
(1).旧谓后辈见长辈、下级见上级。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其礼官请两新人出房,诣中堂参堂。”儒林外史第七回:“举人报中了进士,即刻在下处摆起公座来陞座,长班参堂磕头。”
(2).佛教语。指入僧堂参见长老、住持。 宋 叶适 《明觉寺》诗:“住山三载两遭荒,侍者饿损扶参堂。”《百丈清规》卷五:“得度受沙弥戒已,覆住持,於何日参堂。”
(3).不经吏部,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射。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差除:“京朝官,不於部授,即於庙堂陶铸差遣,谓之参堂。”参见“ 干堂 ”。
《漢語大詞典》:干堂
亦称“ 参堂 ”。 宋 官员注授差遣的方式之一。京朝官若不经吏部注授差遣,而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授,谓之“干堂”。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叔祖侍郎 婺 倅满秩造朝,未暇干堂,且归 嘉禾 。”
《漢語大詞典》:僧单(僧單)
僧堂的禅床。 宋 方岳 《古岩》诗:“廿年前此借僧单,留得松声入梦寒。” 宋 李昴英 《送鉴师住灵洲寺》诗:“孤岛一灯开佛屋,长身七尺占僧单。”
分類:僧堂禅床
《漢語大詞典》:堂司
(1). 明 清 时中央各行政官署的泛称。亦指各署的长官。 明 刘若愚 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凡屡次奏驳之旨,亦不曾詰责堂司。”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自 咸丰 季年,中西重立和约,朝廷创设总理衙门,堂司各官,如军机处例。” 梁启超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中学不兴,寧能尽各部之堂司,各省之长属,而概用洋员以承其乏也?”
(2).佛寺中知事僧及其居所之称。因知事司僧堂庶务,故称。
《漢語大詞典》:挂褡
(1).游方僧人投宿寺院。因悬挂衣钵于僧堂的钩上,故称。 宋 葛长庚 《云游歌》:“未相识前来挂褡,知堂嫌我身襤褸。”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罗汉寺》:“殿宇嵯峨,香火特盛,远方行脚,多挂褡其中。”
(2).指借宿在寺院的和尚。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林铁崖 云, 粤 中僧以蜆蛤无血,食与蔬等……然皆无赖挂褡所为,稍持戒律者,即委顿,不至藉经言为口实也。”
《漢語大詞典》:座元
佛教语。即首座。其座位居僧堂之首。故称。 金 王琯 《定林院通法塔铭》:“师迤邐復还里閈,掛锡 金牛 。时 真禪师 方主法席,请作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