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体量(體量)
(1).禀性。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羣臣劝即尊号, 权 不许”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吴王 体量聪明,善於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 畏风” 刘孝标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 奋 ( 满奋 )体量清雅,有曾祖 宠 之风。”
(2).气量;器度。旧唐书·高瑀传:“ 瑀 性宽和,有体量,为官虽无赫赫之誉,所至皆理,尤得士心,论者美之。”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而时士不察,遂谓学不知性,则无以明吾心之体量。”
(3).指建筑物的规模。如:整个建筑虽然体量不大,但装修华丽,十分壮观。
(4).犹体谅。《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 狄希陈 在外一边挣,一边説道:‘二位哥体量我,到家就来。要扯了谎,就是个禽兽畜生!’”一本作“ 体谅 ”。
体察衡量;实地考察。宋史·仁宗纪四:“﹝ 嘉祐 六年﹞七月乙酉, 泗州 淮水 溢。丙戌,詔 淮南 、 江 、 浙 水灾,差官体量蠲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辛卯,詔提点 京东路 刑狱司体量 石介 存亡以闻。”
《漢語大詞典》:体念(體念)
(1).犹体验。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体念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
(2).犹体谅。 明 李贽 《韩成》:“而説者犹以一二功臣不终之故,大为帝疑,不知帝之体念诸功臣也亦已无所不至矣。”清史稿·醇贤亲王奕譞传:“乞体念时艰,俯允所请。” 闻一多 《五四断想》:“不要只珍惜自己的过去,多多体念别人的将来。”
分類:体验体谅
《漢語大詞典》:不谅(不諒)
(1).不相信。《诗·鄘风·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毛 传:“谅,信也。”《楚辞·离骚》:“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妬而折之。” 汪瑗 集解:“不谅谓不信己琼佩之美也。”
(2).不信实,不诚实。 汉 张衡 《东京赋》:“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苟民志之不谅兮,何云巖险与襟带。”
(3).谓不拘于小信。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君子之人正其道耳,言不必小信。”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贞而不谅,通而能固。”
(4).不体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兄诚不谅我之深矣。欲不言,则此心无以自剖,骤言之,又恐惊为怪异。奈何?”
《漢語大詞典》:谅情(諒情)
体谅实情。京剧《猎虎记》第三场:“偏偏知府大人不肯谅情。”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十:“你是明白人,最会谅情,将心比心,替我想想吧。”
《漢語大詞典》:体谅(體諒)
亦作“ 体亮 ”。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察其情给予谅解。南史·王弘传:“ 彭城王 义康 言於帝曰:‘ 曇首 既为家宝,又为国器, 弘 情不称,何也?’帝曰:‘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亮如此。”红楼梦第九一回:“ 宝姐姐 为人是最体谅我的。” 老舍 《善人》:“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可是谁体谅她怜爱她呢?”
《漢語大詞典》:察谅(察諒)
明察体谅。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量己知弊,身不足惜;为国取悔,是以悾悾;屡陈丹颖,而微诚浅薄,未垂察谅,忧惶屏营,不知所厝。”
分類:明察体谅
《漢語大詞典》:悯谅(憫諒)
怜恤体谅。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之二:“騖名之士如某君,孤进宜悯谅也。”
分類:怜恤体谅
《漢語大詞典》:体惜(體惜)
体谅爱惜,多指上对下或长对幼而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体惜号令。” 毛泽东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惜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