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洪崖
(1).亦作“ 洪厓 ”、“ 洪涯 ”。传说中的仙人名。 黄帝 臣子 伶伦 的仙号。 汉 张衡 《西京赋》:“ 洪涯 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 汉 蔡邕 《郭有道林宗碑》:“将蹈 洪崖 之遐跡,绍 巢 许 之絶轨。”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清 蒋士铨 《香祖楼·兰因》:“形相爱,影相怜,肯向 洪厓 又拍肩。”
(2). 唐 张氲 号。相传他隐居 姑射山 得仙。参阅说郛卷三十引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二洪崖先生
《漢語大詞典》:伶伦(伶倫)
(1).传说为 黄帝 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吕氏春秋·古乐:“昔 黄帝 令 伶伦 作为律。”汉书·古今人表作“ 泠沦氏 ”,又《律历志上》作“ 泠纶 ”。 清 陈梦雷 《题友人墨竹》诗:“ 伶伦 已往 嶰谷 空,对此令人空嘆息。”
(2).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 唐 沈既济 《任氏传》:“某, 秦 人也,生长 秦城 ,家本伶伦。”旧唐书·德宗纪论:“解鹰犬而放伶伦,止榷酤而絶贡奉。”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 许 名 坚 ,乐名 蓝采和 。”
《漢語大詞典》:玉律
(1).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 黄帝 时 伶伦 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晋书·律历志上:“ 武帝 太康 元年, 汲群 盗发六国时 魏襄王 冢,亦得玉律。则古者又以玉为管矣。”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
(2).指管乐器。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甿謡响玉律,邑颂被丹絃。”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引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 秦淮 丝肉中宵发,玉律抛残作笛鈿。”
(3).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慙乖训抚之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説,就是金科玉律。”
(4).引申为楷模、榜样。 宋 司马光 《枢密太傅文恭胡公挽辞》:“黄裳藴厚德,玉律儼清规。”
《漢語大詞典》:六律
古代乐音标准名。相传 黄帝 时 伶伦 截竹为管,以管之长短分别声音的高低清浊,乐器的音调皆以此为准。乐律有十二,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六律即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史记·律书:“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於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 司马贞 索隐:“古律用竹,又用玉, 汉 末以铜为之。” 宋 司马光 《答景仁论养生及乐书》:“调六律、五声、八音、七始,以形容其心。”参见“ 十二律 ”。
《漢語大詞典》:十二律
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鐘之宫,适合。”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漢語大詞典》:嶰竹
产于 嶰谷 的竹。传说 黄帝 使 伶伦 取 嶰谷 之竹以制乐器。见汉书·律历志上。后因以借指箫笛之类管乐器。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莫不捻 嶰 竹以凄楚,拨 湘 絃而激越。” 元 杨维桢 《春侠杂词》之七:“ 蜀 琴声奏双鸳鸯, 嶰 竹和鸣双凤凰。”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一:“盖闻铜山虽应,瓦釜不鸣; 嶰 竹非均,葭灰何感!”参见“ 嶰谷 ”。
《漢語大詞典》:嶰谷
昆仑 山北谷名。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序》:“昔 黄帝 使 伶伦 自 大夏 之西, 崑崙 之阴,取竹於 嶰谷 ,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而吹之,以为黄鐘之管。”文选·左思〈吴都赋〉:“梢云无以踰, 嶰谷 弗能连。” 刘良 注:“ 嶰谷 ,山名,生美竹。” 宋 苏轼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譬彼 嶰谷 竹,翦裁待 伶伦 。”也写作“解谷”,见汉书·律历志上
《漢語大詞典》:伶夔
传说中 黄帝 时乐官 伶伦 和 舜 时乐正 夔 的并称。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思黄钟以协律,怨 伶 夔 之不存。”
《漢語大詞典》:鸿涯(鴻涯)
仙人名。即 洪涯 。 黄帝 的臣子 伶伦 。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序〉:“将蹈 鸿涯 之遐跡,绍 巢 许 之絶规。” 李善 注:“《西京赋》曰:‘ 洪涯 立而指麾。’神仙传曰:‘ 卫 叔卿 与数人博,其子 度 曰:“向与博者为谁?” 叔卿 曰:“是 洪涯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