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鸿雁(鴻鴈)
亦作“ 鸿雁 ”。
(1).俗称大雁。一种候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主食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可供食用,并可驯养。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顾鸿鴈麋鹿。”《淮南子·泰族训》:“以食狗马鸿雁之费养士,则名誉必荣矣。”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归》诗:“人随鸿鴈少,江共蒹葭远。” 徐迟 《火中的凤凰》八:“十年来被迫离开 北京 的朋辈友好,差不多全回来了,他们有如天边鸿雁,联群而至。”
(2).诗·小雅·鸿雁序:“《鸿鴈》,美 宣王 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后即用以比喻灾乱流离之民。 清 蒲松龄 《拟上以山左饥荒截漕赈济全蠲四十三四两年钱粮仍亲巡地方省民疾苦群臣谢表》:“抱子离乡,劳哉鸿雁。” 清 杨伦 《流丐行》:“流亡尽復业,鸿雁期安栖。”
(3).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后因以指书信。 清 孙枝蔚 《得方尔止越中消息》诗:“游 吴 曾有约,不谓滞 钱塘 。屡月无鸿鴈,沿途半虎狼。”参见“ 雁足书 ”。
(4).比喻兄弟。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 仇兆鳌 注:“礼记‘雁行’比先后有序,毛诗‘鶺鴒’比急难相须,故以二鸟喻兄弟。”参见“ 鸿雁行 ”。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漢語大詞典》:鸿雁行(鴻雁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因以“鸿雁行”为兄弟之称。 清 蒲松龄 《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鸿雁行中,伯仲一门皆秀;鸳鸯牒上, 朱 陈 两姓偏多。”
分類:兄弟出行
《漢語大詞典》:传书(傳書)
(1).谓使书籍流传于世。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2).指抄写或刻印书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刘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专以传书。书必三本,虽数百卷为一部者亦然。”
(3).传授书籍。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学道 北海 仙,传书 蘂珠宫 。”
(4).传递书信。 唐 李商隐 《离思》诗:“朔雁传书絶, 湘 篁染泪多。”《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从当日插了釵,离不得下财纳礼,奠雁传书。” 明 许潮 《武陵春》:“仙姑既牵情 刘 阮 ,此人可以传书。”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一:“ 柳毅 又是怎样替人往深海里传书,用鲛绡分开碧蓝的海水,娶了美丽的 龙女 为妻啦。”
《漢語大詞典》:塞鸿(塞鴻)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唐 白居易 《赠江客》诗:“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2).相传 汉 苏武 被拘于 匈奴 ,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苍头 塞鸿 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羞衾凤空展,塞鸿难託,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 明 张景《飞丸记·公馆言情》:“他那里迢递登山托採蝱,我这里冷落悲秋盼塞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道士笑曰:‘我世外人,不能为君塞鸿。’”
《漢語大詞典》:鸟翼(鳥翼)
(1).鸟的翅膀。喻指栋上布列的屋椽。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虹粉跂鸟翼,山节拱兰枝。”
(2).借指传书的鸿雁。 宋 梅尧臣 《蔡仲谋遗鲫鱼》诗:“欲膾无庖人,欲寄无鸟翼。”
《漢語大詞典》:鸿羽(鴻羽)
(1).鸿雁的羽毛。比喻轻微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抑轻则鸿羽沈於弱水,抗重则玉石漂於飞波。” 明 沈鲸《双珠记·并拜荣升》:“可怜视死轻鸿羽,衔寃九地难追。”参见“ 鸿毛 ”。
(2).借指鸿雁。以其善高飞,故比喻腾达的仕途。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进实鸿羽,退亦龙蟠。”
(3).《汉书·苏武传》载有鸿雁传书之事,故比喻信使。 宋 吕诲 《和邵尧夫见寄时知邓州》:“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十年。” 宋 卢祖皋 《倦寻芳》词:“鸿羽难凭芳信短, 长安 犹近归期远。”
《漢語大詞典》:鸿毛(鴻毛)
鸿雁之毛。常用以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战国策·楚策四:“是以国权轻於鸿毛,而积祸重於丘山。” 唐 韩愈 《贞女峡》诗:“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宋 葛长庚 《沁园春》词:“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一名一利,未值鸿毛。”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泰山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漢語大詞典》:鸿鳞(鴻鱗)
《汉书·苏武传》载有雁足传书之事, 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后人揉合两事用“鸿鳞”指代书信。 明许自昌《水浒记·感愤》:“望风怀想,引领临岐,喜接鸿鳞。”
《漢語大詞典》:橘浦
(1). 橘洲 。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乃唱桂櫂,凌衝波,背 橘浦 ,向椒阿。” 胡之骥 注:“ 湘江 中有四洲, 橘洲 第一。”参见“ 橘洲 ”。
(2).传说中 柳毅 为 龙女 传书的地方。后因以指男女定情之地。 明杨珽《龙膏记·错媾》:“ 云英 咫尺 蓝桥 伴,书传橘浦应非远。” 清 陈维嵩 《潇湘逢故人慢·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为阮亭赋》词:“却又早来橘浦,见儿家綃宫、璇闕生寒。”参阅《唐人小说·柳毅》
《漢語大詞典》:橘洲
洲名。在今 湖南省 长沙市 西 湘江 中。多美橘,故名。今称“橘子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 湘水 又北逕 南津城 西,西对 橘洲 。” 唐 杜易简 《湘川新曲》之一:“ 昭潭 深无底, 橘洲 浅而浮。” 宋 辛弃疾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词:“长记 瀟湘 秋晚,歌舞 橘洲 人散。”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 湘江 北去, 橘子洲 头。”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漢語大詞典》:瑞昌
原指 周文王 受命,丹鸟传书之事。 周文王 名 昌 ,有圣瑞,故称。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又见赤云入於 酆 镐 ,走而往视,果有丹雀瑞 昌 之符。”后以为吉祥昌盛之典。 南朝 齐 谢超宗 《北郊乐歌·隶幽乐》:“调川瑞昌,警岳祥泰。”
分類:受命传书
《漢語大詞典》:柳毅传书(柳毅傳書)
唐 李朝威 作传奇小说《柳毅传》,写男主人公 柳毅 传书搭救 洞庭 龙女,后与其结为夫妻。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杂剧即取材于此。后亦用为典,谓不畏艰险,救人危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礼》:“舌战羣雄,让俺不才; 柳毅 传书,何妨下海。”
《漢語大詞典》:驲书(馹書)
驿传书信。 唐 陆贽 《论边缘守备事宜》:“戎虏驰突,迅如风飈,馹书上闻,旬月方报。” 王闿运 《巡抚吴尚书六十寿颂》:“尚何遽与,而电其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