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乘兴(乘興)
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临流乘兴,不惧归迟。”
《漢語大詞典》:珠盘(珠盤,珠槃)
(1).即珠槃。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既珠盘歃血,定 楚国 之连名;匕首登坛,反 齐 人之侵地。”参见“ 珠槃玉敦 ”。
(2).精美的盘。 唐 孟浩然 《张郎中梅园作》诗:“綺席铺兰杜,珠盘折芰荷。” 清 吴伟业 《楚两生歌》:“一丝縈曳珠盘转,半黍分明玉尺量。”
(3).算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岁杪,携珠盘至。生勃然忿极。姑听其算。”
珠槃:珠饰的盘。古代盟会所用。亦指盟文或订盟。 明 张煌言 《感怀兼悼延平王》诗:“拟将威斗却 居延 ,捧读珠槃事渺然。” 樊增祥 《后彩云曲》:“朝云暮雨秋復春,坐见珠盘和议成。”参见“ 珠槃玉敦 ”。
《漢語大詞典》:珠槃玉敦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周礼·天官·玉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 郑玄 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柳亚子 《恩来送余返津南村感赋》:“珠槃玉敦行人节,棘地荆天故国墟。”亦作“ 珠盘玉敦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騂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文》:“忆昔在 滃 ,同盟连翩;珠盘玉敦,实惟九贤。”
《漢語大詞典》:李郭舟
指高朋雅会所乘之舟。喻知己相处,亲密无间。 唐 高适 《同李太守北海泛舟宴高平郑太守》诗:“每揖 龚 黄 事,还陪 李 郭 舟。” 明 李贽 《李见田邀游东湖》诗之二:“行人本是遨游客,何况当年 李 郭 舟。” 清 赵翼 《述庵司寇竹汀宫詹过怀杜阁寓斋小集》诗:“旧雨一朝集,欣联 李 郭 舟。”参见“ 李郭同舟 ”。
《漢語大詞典》:珠槃
珠饰的盘。古代盟会所用。亦指盟文或订盟。 明 张煌言 《感怀兼悼延平王》诗:“拟将威斗却 居延 ,捧读珠槃事渺然。” 樊增祥 《后彩云曲》:“朝云暮雨秋復春,坐见珠盘和议成。”参见“ 珠槃玉敦 ”。
《漢語大詞典》:珠槃玉敦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周礼·天官·玉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 郑玄 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柳亚子 《恩来送余返津南村感赋》:“珠槃玉敦行人节,棘地荆天故国墟。”亦作“ 珠盘玉敦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騂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文》:“忆昔在 滃 ,同盟连翩;珠盘玉敦,实惟九贤。”
《漢語大詞典》:会所(會所)
(1).约定会见的处所。左传·成公十一年:“齐明,所以质信也。会所,信之始也。” 杨伯峻 注:“会所,约定盟会之处所。”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安:“径入一山岭,乃其会所,帷幄华焕,酒饌罗列。”
(2).会聚的处所。南史·宋纪中·文帝:“九月己未,开酒禁。癸酉,宴于 武帐堂 ,上将行,敕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赐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凡弔者,主人之外,不识者不执手;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於会所而弔,他日修名诣其家。”
(3).团体组织的办公处所。 沙汀 《防空》:“他每天总要到会所呆上个把钟头。”
《漢語大詞典》:资世(資世)
(1).取悦于世。孔丛子·答问:“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是资世之谈,而无其实者也。”
(2).济世,为社会所用。新唐书·魏元忠传:“夫才生於世,世实须才。何世而不生才?何才而不资世?” 宋 陈亮 《祭凌正仲父文》:“惟君力足以自拔,而志念不出於乡閭;才足以资世,而事业止关乎门户。”
《漢語大詞典》:敦盘(敦槃)
指玉敦和珠槃。古代天子或诸侯盟会所用的礼器。敦以盛食,槃以盛血,皆用木制,珠玉为饰。见周礼·天官·玉府。后以“熟槃”指宾主聚会或使节交往。 明 陈子龙 《重游弇园》诗:“十二敦槃谁狎主,三千宾客半知音。”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跋》:“宛乎縞带之欢,允矣敦槃之盛,此交际之可记者也。” 清 薛福成 《保荐使才疏》:“期以黼黻之才,出润敦槃之色;以羽仪之选,懋成樽俎之功。”
《漢語大詞典》:行规(行規)
旧时行会所制定的规章,由同行的人共同遵守。
《漢語大詞典》:约定俗成(約定俗成)
(1).谓事物的名称,初由人相约命定,习用既久,遂为社会公认。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於约则谓之不宜。”
(2).泛指因长期习用,为社会所公认而固定下来。 郭沫若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 马南邨 《燕山夜话·“烤”字考》:“近几年来,大家在推行简体字的过程中,都比较熟悉‘约定俗成’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教会学校(教會學校)
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 欧洲 。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教会办的。现在某些国家中大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仍受教会控制。鸦片战争以后, 英 美 等国通过教会曾在 中国 设立大、中、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于1951年接管了外资津贴学校,收回了教育主权。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 中国 废止读经了,教会学校不是还请腐儒做先生,教学生读《四书》么?” 茅盾 《送考》:“你也得替你的妹妹打算打算;教会学校的文凭没有多大用处。”
《漢語大詞典》:首府
(1).旧时称省会所在的府为首府。现在多指自治区或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
(2).旧时对知府的称呼。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首府者,又督抚两司所寄为耳目,而藉以进退州县,其责亦綦重矣。”
(3).附属国和殖民地的最高政府机关所在地。
《漢語大詞典》:道德价值
个人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义。无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集中体现在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行为之中,尤其体现在为维护社会利益而作出的牺牲精神上。
《漢語大詞典》:铜瑁(銅瑁)
(1).饰金的玉瓒。天子朝会所用的礼器。书·顾命:“太保承介圭,上宗奉铜瑁,由阼阶隮。” 孙星衍 疏:“铜即金也。《白虎通·考黜篇》云:‘圭瓚秬鬯,宗庙之盛礼。玉以象德,金以配情。芬香条鬯,以通神灵。玉饰其本,君子之性。金饰其中,君子之道。君子有黄中通理之道美素德。金者,精和之至也;玉者,德美之至也;鬯者,芬芳之至也。君子有玉瓚秬鬯者,以配通德也,其至矣。’是铜即因玉瓚之饰金为名也。”一本作“同瑁”。
(2).借指王位。 章炳麟 《訄书·原人》:“异种者,虽传铜瑁至於万亿世,而不得抚有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