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耍笑
(1).逗乐、说笑。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折:“自小从来好耍笑,家中广有金银钞。”《水浒传》第二一回:“你不来睬我,指望老娘一似闲常时,来陪你话,相伴你耍笑,我如今却不耍。” 清 李渔 《比目鱼·村卺》:“我们这边有个俗例,但是男女做亲,众人送入洞房,都要耍笑一场,俗名叫做‘炒喜’。”
(2).指供人消遣取乐的伎艺。《水浒传》第二十回:“我这女儿长得好模样,又会唱曲儿,省得诸般耍笑。”
(3).开玩笑;戏弄。 明 吴炳 《画中人·示幻》:“这不是耍笑的,若不是 叩天曹 将妖氛逐遣,怎敢诵真言把神圣传宣。”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 褚大娘子 本就有些顽皮,不免要耍笑他。”《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我看出来,也许她没有耍笑我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十家
(1).指先 秦 十个学术派别。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2).指 荀卿 、 宋玉 、 枚乘 、 司马相如 、 贾谊 、 王褒 、 班固 、 张衡 、 扬雄 、 王延寿 等辞赋家十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观夫 荀 结隐语,事数自环; 宋 发巧谈,实始淫丽; 枚乘 《兔园》,举要以会新; 相如 《上林》,繁类以成艳; 贾谊 《鵩鸟》,致辨於情理; 子渊 《洞簫》,穷变於声貌; 孟坚 《两都》,明绚以雅赡; 张衡 《二京》,迅发以宏富; 子云 《甘泉》,构深瑋之风; 延寿 《灵光》,含飞动之势。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
(3).指 唐 开元 中十王宅诸王。 唐 郑嵎 《津阳门》诗:“上皇宽容易承事,十家三国争光辉。”参见“ 十王宅 ”。
(4).指唐宫中得到皇帝宠幸的女伎艺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教坊内人:“妓女入 宜春院 ,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其家在教坊内,谓之内人家,四季给米。得幸者,谓之十家。”
《漢語大詞典》:十王宅
唐玄宗 诸子年长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宅在 长安 安国寺 东。 宋 王溥 唐会要·诸王:“ 先天 之后,皇子幼则居内。东封后,以年渐长成,乃於 安国寺 东附苑城为大宅,分院居之,名为十王宅……十王谓: 庆 、 忠 、 棣 、 鄂 、 荣 、 光 、 仪 、 潁 、 永 、 延 、 盛 、 济 等,以十举全数。”参见“ 十六宅 ”。
《漢語大詞典》:勾栏(勾欄)
(1).栏杆。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 赵州 石桥甚工,磨礲密緻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上有勾栏,皆石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今人动称‘勾栏’为教坊,甘泽謡辨云:‘ 汉 有 顾成庙 ,设勾栏以扶老人。非教坊也。’教坊之称,始於 明皇 ,因女伎不可隶太常,故别立教坊。”
(2). 宋 元 时杂剧和各种伎艺演出的场所。勾栏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等。有的亦以“棚”为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街南 桑家瓦子 ,近北则 中瓦 ,次 里瓦 ,其中大小勾栏五十餘座。内 中瓦子 莲花棚、牡丹棚、 里瓦子 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一折:“俺先去勾栏里收拾去,开了这勾栏棚门,看有甚么人来。”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勾阑压:“ 至元 壬寅夏, 松江府 前勾阑隣居 顾百一 者……有女 官奴 ,习呕唱,每闻勾栏鼓鸣,则入。”
(3).指妓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中丞:“盗供:是夜同在勾栏,故与妓女合谋,置金牀上,令抱卧至窝处,始瓜分耳。” 洪深 《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 陈友祥 闻 红牡丹 号呼 香姐 之声,心亦不忍,诘之 兴二爷 ,知被卖入勾栏。”
《漢語大詞典》:合生
(1). 唐 代一种以歌咏为主,伴随舞蹈的伎艺。新唐书·武平一传:“伏见胡乐施於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合生:“﹝ 唐 ﹞ 中宗 宴 两仪殿 ,胡人 袜子 、 何懿 倡‘合生’,歌言浅秽……即是‘合生’之原,起自 唐中宗 时也。”
(2).亦作“ 合笙 ”。 宋 代说书的一个流派。艺人当场指物赋诗,也称唱题目。其内容滑稽并含讽劝意味的,叫乔合生。 宋 洪迈 《夷坚支乙志·合生诗词》:“ 江 浙 间路岐伶女,有慧黠知文墨能於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輒成者,谓之合生;其滑稽含玩讽者,谓之乔合生。”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色色有之。”
《漢語大詞典》:陶真
(1).流行于 宋 代的一种说唱伎艺,用鼓伴奏。从 元 明 以至 清 代,民间还在演唱,但已改用琵琶伴奏。它以演唱小说、历史故事为主。一般认为是弹词的前身。本作“淘真”。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杭州 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説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説 宋 时事,盖 汴京 遗俗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说稗·文武解元:“直省并礼部,皆许文武互试,中式者虽寥寥,然 孙少司马 外,尚有其人。 徐本仙 , 胡瑨 是也。 胡 乡试当在壬戌以前,自停止迄今,已百四十年,人遂不知有此旧例。氍毹弄弦索陶真,多以不经目之矣。”参见“ 淘真 ”。
(2).指民间说唱的莲花落。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单单只有第三个孩儿本分,常常抢去了老夫的头巾,激得我老夫性发,只得唱个陶真。[丑]呀,陶真怎的唱。[浄]呀,到被你听见了。也罢,我唱你打和。[丑]使得。[浄]孝顺还先孝顺子。[丑]打打咍莲花落。”
《漢語大詞典》:淘真
宋 明 间 江 南地区的讲唱技艺。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小说:“《閭阎淘真》之本之起,亦曰:‘ 太祖 、 太宗 、 真宗 帝,四帝 仁宗 有道君。’”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闾阎淘真》:“国朝 黄士珣 《北隅掌録》《西湖餘志》云: 杭州 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説平话,以觅衣食,谓之淘真。”
《漢語大詞典》:百伎
(1).各种伎俩。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千变百伎,在人目前。”
(2).各种伎艺。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比之於女,俱体国色,而一人独闲百伎,不可混为无异也。”
分類:伎艺伎俩
《漢語大詞典》:伎艺(伎藝)
(1).技艺,指手艺或艺术表演等。国语·晋语九:“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蔡邕 ﹞博学,有雋才,善属文,解音声,伎艺并术数之事,无不精综。”南史·刘敬宣传:“ 敬宣 宽厚,善待士,多伎艺,弓马音律,无事不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啸:“诗文伎艺寓目即工。”
(2).指有技艺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崇 观 以来,在京瓦肆伎艺: 张廷叟 ,《孟子书》。主张小唱: 李师师 、 徐婆惜 、 封宜奴 、 孙三四 等,诚其角者。”
《漢語大詞典》:内人家
唐 时宫中女伎艺人家在教坊,其家称“内人家”。 唐 崔令钦 教坊记:“伎女入 宜春院 ,谓之‘内人’……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四季给米。”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 唐 梨园弟子,以置院近於禁苑之梨园也。女妓入 宜春院 ,谓之‘内人’……骨肉居教坊,谓之‘内人家’,有请俸。”
《漢語大詞典》:耍令
唐 宋 时一种说唱或兼伴舞的民间伎艺。 唐 李宣古 《杜司空席上赋》诗:“争奈夜深抛耍令,舞来挼去使人劳。”《西湖老人繁胜录》:“唱耍令,学像生。”《水浒传》第二十回:“他那 阎公 平昔是个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儿 婆惜 也会唱诸般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