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德厚
(1).犹仁厚。管子·形势解:“无德厚以安之,无度数以治之,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礼记·乐记:“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中:“德厚,犹言仁厚。德厚二字平列。”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
(2).谓德泽深厚。参见“ 德厚流光 ”。
《漢語大詞典》:德厚流光
谓德泽深厚则影响深远,子孙得福。语本《穀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锺文烝 补注:“光与广同。” 唐 韩愈 《禘祫议》:“今国家德厚流光,创立九庙。”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卷二二:“﹝ 李巖 作《劝賑歌》﹞助贫救乏功勋大,德厚流光裕子孙。”
《漢語大詞典》:敦仁
仁厚。语本易·繫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韩康伯 注:“安土敦仁者,万物之情也。物顺其情,则仁功赡矣。”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诸葛 敦仁,则天活物。”
《漢語大詞典》:不仁
(1).无仁厚之德;残暴。易·繫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老子:“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芻狗。”汉书·翟方进传:“不仁而多材,国之患也。” 清 任泰学 《质疑·经学》:“后母不仁,能调剂其间者,独赖有昆弟。” 刘大白 《流萤之群》诗:“吸人膏血的蚊子,与其说是无情的刺客,不如看作不仁的富人。”
(2).引申为不体面。警世通言·陈可尚端阳仙化:“贱人,做下不仁之事,你今説屈了甚人?”
(3).指肌肤肢体麻木,不灵便。《素问·痺论》:“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疎,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王冰 注:“不仁者,皮顽不知有无也。”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髮无黑,两手不仁。” 李贤 注:“不仁犹不遂也。”明史·儒林传一·邵宝:“﹝ 宝 ﹞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
(4).愚钝。孙子·用间:“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
《漢語大詞典》:振振
(1).众多貌;盛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马瑞辰 通释:“振振,盛也。振振与下章绳绳、蛰蛰皆为众盛,故《序》但以子孙众多统之……《传》训为仁厚失之。” 陆德明 释文:“振音真。”后汉书·章帝八王传赞:“振振子孙,或秀或苗。”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皇皇后辟,振振都人,遇佳辰於今月,就妙赏乎胜趣。” 明 宋濂 《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积久愈昌,数世之后,将振振绳绳,悬龟繫鱼,秉钧当轴。”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於朝,门地著於天下,振振绳绳。”
(2).信实仁厚貌。《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毛 传:“振振,信厚也。” 陆德明 释文:“振音真。”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振振 薛公 ,惟德之造。”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百子图》:“应知皇泽远,麟趾自振振。”
(3).群飞貌。《诗·鲁颂·有駜》:“振振鷺,鷺于下。” 毛 传:“振振,羣飞貌。”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鸿冥冥, 芙蓉 之上;鷺振振, 黄塘 之下。”
(4).骄矜貌。《公羊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 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 何休 注:“亢阳之貌。”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振振:“《公羊》 葵丘 之会, 桓公 振振然。振振,矜夸也。”
(5).战栗。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意林《太公金匮》:“ 尧 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 舜 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 唐 李咸用 《春宫词》:“眼光滴滴心振振,重瞳不转忧生民。”
《漢語大詞典》:仁厚
仁爱宽厚。荀子·富国:“其仁厚足以安之。”汉书·宣帝纪:“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南史·虞寄传:“ 寄 少篤行,造次必於仁厚,虽僮竖未尝加以声色。”《老残游记》第三回:“只见宫保已从里面出来,身体甚是魁梧,相貌却还仁厚。”
《漢語大詞典》:宥密
(1).谓存心仁厚宁静。《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毛 传:“宥,宽;密,寧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禅社首乐章》:“夙夜宥密,不敢寧宴。” 明 张居正 《基命记》:“夫蓄基厚,则发之必宏;嗣德昌,则培之愈固。二圣宥密,所基既厚且宏。”
(2).深密;机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 唐 元稹 《追封宋若华制》:“故 宋若华 ,我 德宗孝文皇帝 躬勤庶务,寤寐以之,乃命女子之知书可付信者,省奏中宫。而 若华 等伯姊季妹,三英粲兮,皆在选中,参掌宥密。”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内阁机宜不密:“文渊阁宥密之地,外臣非公事不能至,廷陛机宜,无敢泄者。”
(3).引申指隐密之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至虚无寂灭,弃絶人伦,日用之常,简弃造物,分为斋荤,逃税偷安,伪为善行,欲寡过於暗室之中,实欲作恶於宥密之内。”
(4).指枢密院。因其掌管军事机密,故称。 宋 苏轼 《赐正议大夫枢密院事安焘乞退不允批答》:“宥密之司,安危所寄。”《元典章·诏令一·建储诏》:“乃遵 裕皇 居东宫旧制,於六月朔旦,授以皇太子金宝,俾领中书之务,仍兼宥密之司。”
(5).借指机要官员,枢密使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宣文阁:“其为处也,跬步户庭之间,而清严邃密……於是宰辅有所奏请,宥密有所图回,争臣有所绳纠,侍从有所献替,以次入对,从容密勿,盖终日焉。”参见“ 宥地 ”、“ 宥府 ”。
《漢語大詞典》:仁气(仁氣)
(1).仁厚之气。礼记·乡饮酒义:“天地温厚之气,始於东北,而盛於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2).仁爱的风尚。 宋 黄庭坚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南驱将仁气,百城共一陶。”
《漢語大詞典》:淳和
(1).质朴温和。后汉书·种岱传:“伏见故处士 种岱 ,淳和达理,耽悦,富贵不能回其虑,万物不能扰其心。”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 策 性质淳和,临蒞强济。”
(2).仁厚平和。 隋 李谔 《上隋高祖〈革文华书〉》:“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新唐书·朱敬则传:“天下已平,故可易之以宽简,润之以淳和。”
(3).醇正中和。 唐 李白 《大猎赋》:“曷若饱人以淡泊之味,醉时以淳和之觴。”
《漢語大詞典》:惠君
仁厚爱民之君。《诗·大雅·桑柔》:“维此惠君,民人所瞻。” 郑玄 笺:“维至德顺民之君为百姓所瞻仰者。”《淮南子·泰族训》:“ 汤 放 桀 , 武王 诛 紂 ,以为天下去残除贼,可谓惠君。”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家佩惠君,户蒙慈父。图致太和,洽德全义。”
《漢語大詞典》:淳淑
仁厚善良。后汉书·梁节王畅传:“朕惟王至亲之属,淳淑之美,傅相不良,不能防邪,至令有司纷纷有言。”后汉书·崔駰传:“窃见足下体淳淑之姿,躬高明之量,意美志厉,有上贤之风。”
《漢語大詞典》:淳行
仁厚的德行。 王闿运 《丁锐义传》:“世父 叙忠 ,以篤学淳行有名於时。”
分類:仁厚德行
《漢語大詞典》:仁谨(仁謹)
仁厚谨慎。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先辈仁谨,不晓时事。” 清 吴伟业 《虞兮》诗:“千夫辟易 楚 重瞳,仁谨居然百战中。”
分類:仁厚谨慎
《漢語大詞典》:允元
信任仁厚之人。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蔡沉 集传:“言当厚有德,信仁人。”
分類:信任仁厚
《漢語大詞典》:淹厚
博通仁厚。
分類:博通仁厚
《漢語大詞典》:笃仁(篤仁)
笃实而仁厚。史记·鲁周公世家:“自 文王 在时, 旦 为子孝,篤仁,异於羣子。”
分類:笃实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