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井地
即井田。孟子·滕文公上:“经界不正,井地不钧。” 朱熹 集注:“井地,即井田也。” 宋 陆游 《岁莫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之十:“井地以养民,整整若棋画。” 清 夏炘 《释夏贡有公田》:“公田之名,原於井地,以井授地,由来久矣。”详“ 井田 ”。
分類:井田
《漢語大詞典》: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漢語大詞典》:井亩(井畝)
即井田。 唐 李靖 《问对》上:“ 周 之始兴,则 太公 实缮其法,始於 岐都 ,以建井亩,戎车三百辆,虎賁三千人,以立军制。”
分類:井田
《漢語大詞典》:井田制
即井田。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第三章第一节:“古文献上说, 周 代实行过井田制……井田制的主要内容是把土地划分为方块,井田之中,有公田,也有私田。分得私田的农奴或野人要无偿地耕种公田,养活土地所有者。”详“ 井田 ”。
《漢語大詞典》: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漢語大詞典》:井邑田
即井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 厉王 时期的夨人盘铭文说,由于 夨国 侵扰了 散国 的城邑,结果……便用田去向 散国 赔偿。田有两块;一块叫眉田,另一块是井邑田。”参见“ 井田 ”。
分類:井田四节
《漢語大詞典》: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漢語大詞典》: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漢語大詞典》:同井
(1).共一井田。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参见“ 井田 ”。
(2).同饮一井水。谓邻居。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 王粲 与 繁钦 ,并邻同井, 粲 以西京扰乱,乃之 荆州 依 刘表 ,其墓及井见在。”
《漢語大詞典》: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漢語大詞典》:畸零
(1).谓整数以外零馀之数。 唐 元稹 《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人户输纳,元无畸零,蹙数所成,尽是姦吏欺没。”宋史·高宗纪五:“以诸路税赋畸零,增收钱专充上供。”明史·食货志一:“鰥寡孤独不任役者,附十甲后为畸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不足五名之数,名曰畸零。”
(2).孤特;孤单。 清 恽敬 《读〈货殖列传〉》:“其旁出者,为刺客,为滑稽,为日者,为龟策,皆畸零之人。”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三:“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
(3).指土地零散、不规则,不能划成井田者。泛指小块零星土地。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丈人拿着本子《九章算法》,问他几块怎样畸零的田凑起来应合多少亩。” 清 龚自珍 《论私》:“地有畸零华离,为附庸閒田,地有私也;日月不照人床闥之内,日月有私也。”
《漢語大詞典》:乡田(鄉田)
古谓共井田的各家。孟子·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赵岐 注:“同乡之田,共井之家。”
分類:井田
《漢語大詞典》:井庐(井廬)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通典·食货四:“因井庐以定赋税。”
(2).泛指邻里;乡里。 南朝 宋 鲍照 《皇孙诞育上表》:“臺禁称祉,井庐相贺。” 钱振伦 注:“左传:‘庐井有伍’。” 清 恽敬 《新喻东门漕仓记》:“邻长、里宰、酇长、鄙师,即同井庐以行相推择者,故下之俗易达于上,上之风易究于下。”
《漢語大詞典》:井牧
谓按土质区划田地,或为井田耕作,或为牧地畜牧,二牧而当一井,以便于授田、贡赋。 明 宋濂 《文原》:“天衷民彝之叙,礼乐刑政之施,师旅征伐之法,井牧州里之辨,华夷内外之别,復皆则而象之。”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四:“此以五十田为赐,如九田为一井,为数自不合,即一田为一井亦与井牧法不合。”
《漢語大詞典》:井赋(井賦)
古代行井田而纳贡赋,因用以称田赋。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以任地事,而令其贡赋”。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 唐 陆贽 《马燧浑瑊副元帅招讨河中制》:“授以师保之任,畴其井赋之养。” 宋 欧阳修 《除皇弟允初加食邑食实封余如故制》:“节旄并建,井赋兼增。”
《漢語大詞典》:方格
(1).方正而有标格。后汉书·傅燮传:“帝从 燮 议。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所归。” 李贤 注:“方,正也;格,犹标準也。”北齐书·薛琡传:“﹝ 薛琡 ﹞天性险忌,情义不篤,外似方格,内实浮动。”
(2).方形的格局。指井田之法。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一章:“故创井田之法而后人人不忧飢寒;而此方格之事,非新闢之国,实不能行。”
(3).方形的格子。 吴山 《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第三章第二节:“陶碗的花纹内外兼施,用平行方格纹或方格内加圆点。”
《漢語大詞典》:表畷
古代井田间的交界处。因树有标木,故称。礼记·郊特牲:“饗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 郑玄 注:“邮表畷,谓田畯所以督约百姓於井间之处也。” 陈澔 集说:“标表田畔相连畷处,造为邮舍,田畯居之以督耕者,故谓之邮表畷。”参阅 清 阮元 揅经室集·释邮表畷
《漢語大詞典》:公田口井
土地国有,按人口多少分配井田。汉书·王莽传中:“ 莽 曰……予前在 大麓 ,始令天下公田口井,时则有嘉禾之祥,遭反虏逆贼且止。” 颜师古 注:“计口而为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