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旧姓(舊姓)
指世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有问秀才:‘ 吴 旧姓何如?’答曰:‘ 吴府君 圣王之老成…… 陆士衡 、 士龙 鸿鵠之裴回,悬鼓之待槌。’” 南朝 梁元帝 《赠谥杜崱诏》:“ 崱 京兆旧姓, 元凯 苗裔,家传学业,世载忠贞。”
分類:世族
《漢語大詞典》:士族
(1).世族。 东汉 以后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的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享有特权。士族制度于 南北朝 时最盛,至 唐 末渐趋消亡。晋书·许迈传:“ 许迈 字 叔玄 ,一名 映 , 丹阳 句容 人也。家世士族,而 迈 少恬静,不慕仕进。”北史·裴让之传:“ 杨愔 每称叹曰:‘ 河东 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无乡音。’”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晋王 下教置百官,於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
(2).泛指读书人,士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近在 并州 ,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朱滔 括兵,不择士族,悉令赴军。自閲於毬场,有士子容止可观,进趋淹雅。 滔 召问之曰:‘所业者何?’曰:‘学为诗。’问:‘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内诗,援笔立成。”
《漢語大詞典》:谢家(謝家)
(1).指 晋 太傅 谢安 家。亦常用以代称高门世族之家。 清 乐钧《耳食录·张碧云》:“今则 谢 家月冷,燕子重来。 郑 曲花残,鸚哥不语。” 田汉 《关汉卿》第三场:“晚生是白璧、黄金都不羡,只要 谢 家堂上燕。”参见“ 谢家咏雪 ”、“ 谢家轻絮 ”。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家。 灵运 于 会稽 始宁县 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 唐 李端 《鲜于少府宅看花》诗:“ 谢 家能植药,万簇相縈倚。” 唐 杨巨源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诗:“芳菲迟最好,唯是 谢 家怜。”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石曼卿诗》:“ 石曼卿 《题张氏园亭》云:‘亭馆连城敌 谢 家,四时园色鬪明霞。’”
(3).指 南朝 齐 谢朓 家。 唐 李涉 《谢王连州送海阳图》诗:“ 谢 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 楚 囚。”
(4).指闺房。 唐 温庭筠 《更漏子》词:“香雾薄,透重幙,惆悵 谢 家池阁。” 华锺彦 注:“ 唐 李太尉 德裕 有妾 谢秋娘 ,太尉以华屋贮之,眷之甚隆,词人因用其事,而称 谢 家。盖泛指金闺之意,不必泥於 秋娘 也。” 五代 张泌 《寄人》诗:“别梦依依到 谢 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漢語大詞典》:王谢(王謝)
(1).六朝望族 王 氏、 谢 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 景 请娶於 王 谢 , 帝 曰:‘ 王谢 门高非偶,可於 朱张 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 王 谢 ,甲第 金 张 。” 王闿运 《上征赋》:“仰 王 谢 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
(2).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桓 惮其旷远,乃趣解兵。 王 谢 旧齐名,於此始判优劣。”
《漢語大詞典》:门生(門生)
(1). 东汉 时指再传弟子。后汉书·贾逵传:“皆拜 逵 所选弟子及门生为 千乘王国 郎。”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2).后世亦指亲授业的学生。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门生七十,仰天路以无阶;弟子三千,望宫墙而不入。” 明 唐顺之 《载迭前韵二首赠莲渠》之二:“字许门生问,诗从海上求。” 梁斌 《红旗谱》五三:“我教一点钟的课,也是师生,不能眼看我的门生遭荼毒。”
(3).依附世族在其门下供役使的人。后汉书·郅寿传:“ 宪 ( 竇宪 )尝使门生齎书诣 寿 ,有所请托, 寿 即送詔狱。”宋书·谢灵运传:“迁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衞率。坐輒杀门生,免官。”魏书·薛安都传:“朝于京师,大见礼重,子姪羣从并处上客,皆封侯,至于门生无不收叙焉。”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座主门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门生
(4).门客,幕僚。 宋 司马光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临终前一日,呼门生问西边用兵今何如?朝廷法令无復变更否?其忠爱之心盖出天性,非有为而为之也。” 宋 陆游 《静镇堂记》:“ 乾道 八年七月二十五日,门生左承议郎权 四川 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陆某 谨记。”按, 陆游 时在 四川 宣抚使 王炎 幕下。
(5).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自称“门生”。 唐 白居易 《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诗:“閫外君弥重,樽前我亦荣。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五代 裴皞 《示门生马侍郎胤孙》诗:“三主礼闈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儒林外史第七回:“ 范进 道:‘门生终身皆顶戴老师高厚栽培。’”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座主门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受业
(6). 宋 朝因荐举而改官者对举主自称“门生”。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升转:“其举主各有格法限员,故求改官奏状,最为艰得,如得,则称门生。”
《漢語大詞典》:门徒(門徒)
(1).弟子;徒弟。东观汉记·周泽传:“﹝ 周泽 ﹞好学问,治《严氏春秋》,门徒数百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 仲尼 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妙观 ﹞设个棋肆,教授门徒。” 徐特立 《怎样学习哲学》:“当 陶先生 还是 杜威 的门徒时候,他自名为 知行 ,当他离开了 杜威 体系的时候,改名为 行知 。”
(2).守门吏。周礼·地官·司门“监门养之” 汉 郑玄 注:“监门,门徒。” 孙诒让 正义:“凡门徒主守视国门,故谓之监门。”
(3). 晋 、 南北朝 豪门世族的依附人口。宋书·谢弘微传:“自 混 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廩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闢,有加於旧。”
(4).拜僧尼为师的施主。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今子门徒,实同斯艰。” 唐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诗:“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寳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5). 江 南旧俗,大户人家有约定的僧尼道士做礼忏,平时互相往还,这些僧道被称为某施主的“门徒”。 唐 裴铏 《传奇·孙恪》:“ 袁氏 曰:‘去此半程,江壖有 峡山寺 ,我家旧有门徒僧 惠幽 居於此寺。’” 宋 王溥 唐会要·杂录:“如闻百官家,多以僧尼道士等为门徒往还,妻子等无所避忌,或诡託禪观,祸福妄陈。事涉左道,深斁大猷。自今已后,百官家不得輒容僧尼等至家。”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众僧﹞説道:‘上下不必粗鲁!本寺是 山塘 王 相府门徒,等閒也不受人欺侮。’”
《漢語大詞典》:四姓
(1).指四个姓氏。自 汉 以来,历代多有以四个名门贵族的姓氏合称为四姓的。如: 东汉 明帝 时外戚有 樊 、 郭 、 阴 、 马 四姓(见后汉书·明帝纪 李贤 注); 三国 蜀 有 焦 、 娄 、 孟 、 毛 四姓(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吴 有 朱 、 张 、 顾 、 陆 四姓(见文选·陆机〈吴趋行〉 李善 注); 晋 广陵郡 有 雷 、 蒋 、 谷 、 鲁 四姓(见晋书·刘颂传); 唐 有 崔 、 卢 、 李 、 郑 四姓(见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等。
(2). 南北朝 世族,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谓之四姓。梁书·张绾传:“ 綰 在郡,述《制旨礼记正言》义,四姓衣冠士子听者常数百人。”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閲为之制……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
(3).泛指名门贵族。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 永巷 。”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贮四姓之良家,延诸姑与伯姊。”
《漢語大詞典》:世族
语本左传·隐公八年:“官有世功,则有官族。”原谓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为世族。列子·黄帝:“ 子华 之门徒皆世族也。” 唐 韩愈 《卢氏墓志铭》:“夫人本宗,世族之后。” 清 唐甄 潜书·鲜君:“博征都邑,世族贵家,其子孙鲜有贤者。” 章炳麟 《哀韩赋》:“故野不可有乔木兮,国亦不可有世族。”
《漢語大詞典》:族姓
(1).指同姓的亲族。书·吕刑:“官伯族姓,朕言多惧。” 孙星衍 疏:“族姓,谓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也。”左传·昭公三十年:“我盍姑亿吾鬼神,而寧吾族姓,以待其归,将焉用自播扬焉?”《清会典·户部·户口》:“凡旗人立后,先兄弟之子,次从兄弟之子,次族姓。择昭穆相当者听立为后。”
(2).指家族姓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公孙挥 能知四国之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
(3).指世族大姓。后汉书·独行传·陆续:“ 陆续 ,字 智初 , 会稽 吴 人也。世为族姓。”晋书·诸葛恢传:“ 导 尝与 恢 戏争族姓,曰:‘人言 王 葛 ,不言 葛 王 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讨论:“﹝ 孔至 ﹞二十传儒学,撰《百家类例》,品第海内族姓。”
《漢語大詞典》:令族
指名门世族。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於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爰有县令 柳边 , 河东 令族, 大业 之年,来光上邑。”
《漢語大詞典》:冠族
显贵的豪门世族。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於是收 爽 羲 …… 范 当 等,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桓范 字 元则 ,世为冠族。”
《漢語大詞典》:代官
指世族子弟为官者。旧唐书·源乾曜传:“﹝ 乾曜 ﹞上疏曰:‘臣窃见形要之家併求京职,俊乂之士多任外官,王道平分,不合如此。臣三男俱是京任,望出二人与外官,以叶均平之道。’上从之……因下制曰:‘ 源弼 等父在枢近,深惟谦挹,恐代官之咸列虑时才之未序,率先庶僚,崇是让德。’”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旧唐书三·源乾曜传:“代官,谓世官也,避讳改。”
《漢語大詞典》:贵素(貴素)
贵家世族。梁书·杜龛传:“以 覇先 既非贵素,兵又猥杂,在军府日,都不以 覇先 经心。”
《漢語大詞典》:义附(義附)
两晋 南北朝 时世族豪门的依附者。宋书·蔡兴宗传:“且公门徒、义附,并三 吴 勇士,宅内奴僮,人有数百。”陈书·沈众传:“及 景 ( 侯景 )围 臺城 , 众 率宗族及义附五千餘人入援京邑。”
《漢語大詞典》:素族
(1).犹寒门。与世族豪门相对。 南朝 梁 沈约 《谢母封建昌国太夫人表》:“庆溢蓬门,荣流素族。”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石志:“素族无名策,故以纪行述耳,遂相祖习。”
(2).累代世族。南史·王骞传:“﹝ 王騫 ﹞尝从容谓诸子曰:‘吾家本素族,自可依流平进,不须苟求也。’” 南朝 梁 沈约 《答乐蔼书》:“ 谢安石 素族之台辅,时无丽藻,迄乃有碑无文。”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 隋 有天下,文轨大同, 江 外, 山 东,人物殷凑。其间高门素族,非復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