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英雄  拼音:yīng xióng
才能超群出众的人。《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国语辞典》:不远(不远)  拼音:bù yuǎn
1.时间或距离上相距短。晋。陆机〈君子行〉:「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文选。李康。运命论》:「前监不远,覆车继轨。」
2.不辞路途遥远。如:「不远千里而来。」
《國語辭典》:不辞(不辭)  拼音:bù cí
1.不推却、不躲避。晋。张华 励志诗:「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勉尔含弘,以隆德声。」《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吾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今回许昌,便辞曹操也。」
2.没有说话,没有意见。《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宋。王炜《道山清话》:「酒为知县所饮,不辞。但有数银杯,知县既醉,不知下落。」
《漢語大詞典》:无辞(無辭)
(1).不辞让;不推辞。礼记·哀公问:“固臣敢无辞而对。” 郑玄 注:“辞,让也。”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此生更得几回来,从今有暇无辞数。”
(2).没有言辞;没有口实。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其书战伐,甚谨;其恶战伐,无辞。何也?” 宋 梅尧臣 《鬼火后赋》:“客惭忸无辞而起,余方掩乎衡门。” 叶圣陶 《穷愁》:“﹝博徒﹞投其博具於地,意欲令无见,则无辞可以加罪。”
《漢語大詞典》:当仁(當仁)
(1).犹言当之无愧。晋书·石苞传论:“若夫经为帝师, 郑冲 於焉无愧;孝为德本, 王祥 所以当仁。” 唐玄宗 《送李邕之任滑台》诗:“课成应第一,良牧尔当仁。”
(2).谓勇为不辞。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羣公以道之存矣,思传记德之书;下官以文在兹手,愿展当仁之笔。” 宋 王禹偁 《拟拜屈突通为兵部尚书制》:“我之所重,汝则当仁。”
(3).指勇为不辞的人。 金 元好问 《兴国院改律为禅请住持疏》:“谁其作古,自有当仁。”参见“ 当仁不让 ”。
分類:不辞
《國語辭典》:当仁不让(當仁不讓)  拼音:dāng rén bù ràng
语出《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主动承担起来,而不推让。《后汉书。卷三五。曹褒传》:「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孽海花》第二五回:「不如仍请敬王出来,做个领袖,两位老师,也该当仁不让,恢复光绪十年前的局面。」
《國語辭典》:苦口  拼音:kǔ kǒu
1.口中引起苦涩的味觉。《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2.反覆不断的劝告。《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起初决计不肯办,后来经兄弟苦口劝导,把抚宪的意思再三开导,绅士这才答应了。」
《國語辭典》:逃席  拼音:táo xí
宴饮中,因怕别人劝酒,于是不终席而去。《通俗常言疏證。饮食。逃席》引《醉乡日月》:「酒徒有逃席之病,弃之如脱屣。」
《漢語大詞典》:瘏口
犹苦口。不辞繁劳、反复恳切地说。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口卒瘏。”原谓口舌劳累致病。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不辞瘏口,聊贡罪言。”
《漢語大詞典》:不归事(不歸事)
犹言不致仕,不辞官。新唐书·柳公权传:“ 大中 十三年,天子元会, 公权 稍耄忘,先羣臣称贺,占奏忽谬,御史劾之,夺一季俸,议者恨其不归事。”
《国语辞典》:火里火去,水里水去(火里火去,水里水去)  拼音:huǒ lǐ huǒ qù,shuǐ lǐ shuǐ qù
比喻不辞艰辛危难,誓将达成任务。《金瓶梅》第一六回:「哥若有使令俺们处,兄弟情厚,火里火去,水里水去。」
《漢語大詞典》: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千里投名,萬里投主)
客套语。谓不辞路远,慕名前来投靠。《水浒传》第十一回:“ 林冲 道:‘三位头领容復: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 柴大官人 面皮,径投大寨入伙。’”
《國語辭典》:摩顶放踵(摩頂放踵)  拼音:mó dǐng fǎng zhǒng
从头顶到脚跟都受损伤。比喻舍身救世,不辞劳苦。《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于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也作「摩顶至踵」、「摩顶至足」、「磨顶至踵」、「磨踵灭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