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已 → 巳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无以(無以)
(1).不采用。《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郑玄 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叶。喻夫妇以礼义合,颜色相亲,亦不可以颜色衰弃其相与之礼。” 唐 无名氏 灌畦暇语:“ 老圃 曰:‘ 尧 舜 之事,不可以不察也。无以则有如 秦 之 二世 矣乎。’”
(2).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无从。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 周 ,无以告我先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李 亦学问,但不测彼之深浅,乍闻无以覈究。”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然不如是,则无以来至当之言。” 清 侯方域 《于谦论》:“推其意,以为非我发之,而我又非秉钧者,天下无以专责之也。”
(3).不得已。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对曰:‘ 仲尼 之徒无道 桓 文 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朱熹 集注:“以、已通用。无以,必欲言之而不止也。”
《國語辭典》:不已  拼音:bù yǐ
不绝、不停止。《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文选。江淹。恨赋》:「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國語辭典》:无已(無已)  拼音:wú yǐ
1.无止、无尽。《战国策。韩策一》:「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司谳者苛责无已,不亦冤乎!」
2.不得已。《孟子。梁惠王下》:「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西游记》第六四回:「三藏无已,只得笑吟一律。」
《漢語大詞典》:不获已(不獲已)
不得已。后汉书·独行传·严授:“﹝ 张显 ﹞蹙令进, 授 不获已,前战,伏兵发, 授 身被十创,殁於阵。”新唐书·沈既济传:“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妾兄 郑相 幼子 恒 ,年今二十, 郑相 以亲见属,故相不获已,以 鶯 许之 恒 。”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田荔裳》:“若以非礼相干,虽死非所闻命……如不获已,焰坑血湖,刀山剑岭,皆我毕命所也,一任处置,何足惧哉!”
分類:不得已
《漢語大詞典》:不获命(不獲命)
(1).婉辞。得不到同意。礼记·杂记上:“寡君命使臣某,毋敢视宾客,是以固辞。固辞不获命,敢不敬从。”《孔子家语·弟子行》:“ 赐 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唐 刘禹锡 《代京兆李尹答于襄州书》之二:“既一辞不获命,又学浅不堪往復,敢不敬从。”
(2).不得已。左传·昭公二十年:“主人曰:‘君若惠顾先君之好,照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有宗祧在。’乃止。 卫侯 固请见之。不获命,以其良马见,为未致使故也。” 杨伯峻 注:“ 公孙青 不得已,以己之良马为见 卫侯 之礼。”
《國語辭典》:何苦  拼音:hé kǔ
何必自寻苦恼。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不需要。《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又不是管事的人,何苦我坏你名声?」
《漢語大詞典》:勿已
犹无已。不得已;不能止。管子·戒:“臣闻之:消息盈虚,与百姓詘信,然后能以国寧。勿已者, 朋 其可乎?”庄子·徐无鬼:“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攖。” 郭象 注:“若未能已,则莫若脩己之诚。”列子·力命:“ 小白 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 隰朋 可。’”
《国语辞典》:出此下策  拼音:chū cǐ xià cè
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最不好的法子来解决问题。如:「实在是没更好的法子了,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國語辭典》:不得不  拼音:bù dé bù
必须,必要如此。《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非国家钟祸于彼,降福于此也,逆顺之分,不得不然。」《红楼梦》第五五回:「我是恐怕你心里眼里只有了我,一概没有别人之故,不得不嘱咐。」
《國語辭典》:必不得已  拼音:bì bù dé yǐ
万不得已。《论语。颜渊》:「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唐。权德舆 世祖封不义侯议:「布之威怀,革其非心,必不得已,则仗大顺以讨之,出师以征之。」
《漢語大詞典》:低情曲意
谓对不住,不得已。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今日 鲁肃 低情曲意,暂取 荆州 ,以为救民之急;待仓廩丰盈,然后再献与将军掌领。”
《國語辭典》:情非得已  拼音:qíng fēi dé yǐ
所作所为乃受情势逼迫,非出于自愿。《镜花缘》第六十二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分類: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