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时(不時)  拼音:bù shí
1.非其时,不合时。《论语。乡党》:「失饪不食,不时不食。」《楚辞。宋玉。九辩》:「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
2.随时、时时。《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吾将不时更换,军又训练不熟:其必出二也。」《红楼梦》第五八回:「探春因家务冗杂,且不时赵姨娘与贾环来嘈聒,甚不方便。」
3.忽然,非在预定时间内。如:「不时著陆」。《水浒传》第六回:「不时见一个人影来,喝道:『有暗算的人。』」
《國語辭典》:不好  拼音:bù hào
不喜爱。如:「他为人正直,不好酒色。」
《國語辭典》:不令  拼音:bù lìng
不善、不贤、不好。《国语。齐语》:「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唐。元稹《莺莺传》:「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词。」
《國語辭典》:不祥  拼音:bù xiáng
1.不善。《战国策。齐策四》:「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文选。贾谊。吊屈原文》:「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2.不吉利。《文选。贾谊。鵩鸟赋序》:「鵩似鸮,不祥鸟也。」《红楼梦》第二二回:「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用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3.凶猛。《红楼梦》第三三回:「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著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
《國語辭典》:不类(不類)  拼音:bù lèi
1.坏、不善。《书经。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诗经。大雅。瞻卬》:「不吊不祥,威仪不类。」
2.不似、不像。《庄子。齐物》:「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3.不当。《逸周书。卷七。官人》:「规谏而不类,道行而不平,曰窃名者也。」
4.不及、不包括。《管子。君臣下》:「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不类无德;举能以就官,不类无能。」
《國語辭典》:不淑  拼音:bù shú
1.不善。《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三国魏。嵇康〈幽愤诗〉:「咨予不淑,婴累多虞。」
2.不幸,吊丧慰问之词。《礼记。杂记上》:「寡君使某,如何不淑。」《逸周书。卷五。度邑解》:「王乃升汾之阜以望商邑,永叹曰:『呜呼!不淑兑天对。』」
《國語辭典》:不腆  拼音:bù tiǎn
1.不丰厚。通常为赠人礼物的谦词。《左传。襄公十四年》:「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明。刘球《两溪文集。卷一六。与胡医士书》:「不腆仪物,聊致谢臆,幸勿讶其菲輶而见却也。」
2.不善。《仪礼。士昏礼》:「辞无不腆,无辱。」
3.浅薄,常用于自谦。《国语。吴语》:「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清。吴伟业《梅村集。卷二七。吴母徐太夫人寿序》:「余既应两公之请,以不腆之词为寿。」
《國語辭典》:不韪(不韙)  拼音:bù wěi
过失、不是。如:「冒天下之大不韪。」《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國語辭典》:不吉  拼音:bù jí
不祥、不利。如:「不要尽说些不吉的话。」《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我陈衍若再向花柳丛中著脚时,永远前程不吉,死于非命。」
《國語辭典》:不衷  拼音:bù zhōng
1.不善。《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奖乱人,孤之望也。」
2.不当。《左传。昭公十六年》:「子产怒曰:『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刑之颇类。』」
3.无法获得轻重之间的平衡。《资治通鉴。卷一三七。齐纪三。武帝永明八年》:「凡铸钱,与其不衷,宁重无轻。」
《漢語大詞典》:弗吊(弗弔)
(1).不善。书·大诰:“弗弔!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 孙星衍 疏:“弔者, 郑 注《费誓》‘无敢不弔’云:‘弔,至也。’至犹善也,则弔,善也。”
(2).不宜吊唁。礼记·文王世子:“刑于隐者,不与国人虑兄弟也。弗弔,弗为服哭于异姓之庙,为忝祖,远之也。” 孔颖达 疏:“所以不弔无服哭於异姓之庙者,为其犯罪,忝辱先祖,於公法合疏远之也。”
《漢語大詞典》:不仪(不儀)
不善。管子·侈靡:“不仪之毋助,章明之毋灭。” 尹知章 注:“仪,善也。彼为不善,无得助之为也。”
分類:不善
《漢語大詞典》:秕僻
比喻政事和教化的不善。后汉书·儒林传论:“自 桓 灵 之间,君道秕僻。” 李贤 注:“秕,穀不成也。以喻政化之恶也。”新唐书·路岩传:“於是王政秕僻,宰相得用事。”
《漢語大詞典》:纷繷(紛繷)
多而乱;不善。
分類:不善
《國語辭典》:不若  拼音:bù ruò
1.比不上。《战国策。齐策一》:「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国演义》第二回:「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也作「不及」、「不如」。
2.不善。《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