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至于(至於)  拼音:zhì yú
1.讲到、提起。为转换话题,谈到有关或附带事项时所用的连接词。《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作「至如」、「至若」。
2.到达。《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國語辭典》:以至  拼音:yǐ zhì
1.一直到。《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自从初降,以至今日。」晋。杜预 春秋左氏传序:「先儒以为制作三年,文成致麟,既已妖妄,又引经以至仲尼卒,亦又近诬。」
2.导致。《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沉迷猖獗,以至于此。」《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忽朝阳之安,甘折苕之末,日忘一日,以至覆没。」
《國語辭典》:只有  拼音:zhǐ yǒu
唯有。用于连接句子,表示须具备必要的条件方可,下文常有「才」、「方」、「乃」等字相呼应。如:「这件事情只有你去才能办妥。」《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阳,得了金陵,立为吴王,乃是王者之师。」
《國語辭典》:以致  拼音:yǐ zhì
导致。表示结果或功效的连词。《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國語辭典》:因而  拼音:yīn ér
1.连接词。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战国策。齐策四》:「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红楼梦》第六四回:「尤氏却知此事不妥,因而极力劝止。」
2.随便、马虎。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初相见呼你为学士,谨厚不因而。」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中心日夜藏之,怎敢因而。」
《國語辭典》:以便  拼音:yǐ biàn
行文时承接上句的开头用语,表示才能使下文所指的目的实现、完成。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盖前一简作科斗,后一简作隶书释之,以便读诵。」
《漢語大詞典》:云者
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墨子·非命中:“安危治乱,在上之发政也,则岂可谓有命哉?夫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穀梁传·昭公八年》:“世子云者,唯君之贰也。” 唐 韩愈 《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羣聚而笑之。” 明 李东阳 《送石邦彦检讨序》:“父执云者,或同科第,或同官署,或同游处而相契,信有兄弟之义焉。”
分類:助词下文
《國語辭典》:以免  拼音:yǐ miǎn
免得、省得。如:「我们应该养成『酒后不开车』的习惯,以免发生事故。」
《漢語大詞典》:以期
表示通过上文所说的做法,希望达到下文的目的。 毛泽东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强调团结和进步,以反对一切危害抗战的乌烟瘴气,以期抗日事业有进一步的胜利。” 郭沫若 《〈中国史稿〉前言》:“我们一开始就学习着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以期经过共同讨论钻研,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漢語大詞典》:粤若
发语词。用于句首以起下文。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粤若稽古帝 汉 ,祖宗濬哲钦明。”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叙》:“粤若 王维 、 王昌龄 、 储光羲 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 宋 欧阳修 《南省试策第四道》:“粤若 姬氏 ,肇自 邰 封。”
《國語辭典》:诚然(誠然)  拼音:chéng rán
确实如此。《西游记》第一四回:「刘太保诚然胆大,走上前来,与他拔去了鬓边草、颔下莎。」《老残游记》第六八回:「摇串铃诚然无济于世道,难道做官就有济于世吗?」也作「果然」、「信然」。
《漢語大詞典》:垂文
(1).留下文章。《楚辞·刘向〈九叹·逢纷〉》:“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王逸 注:“将垂典雅之文,扬美藻之采,以遗将来贤君,使知己志也。”
(2).指留传下来的文字。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思 衞 鼎之垂文,想 晋 钟之遗则。” 吕延济 注:“ 衞 大夫 孔悝 有大功,铭之於鼎。垂文则铭之字也。” 宋 叶适 《除华文阁侍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谢皇太子笺》:“ 涇 舟咏雅,犹存飞跃之餘; 舜 阁垂文,復纪賡歌之盛。”
(3).焕发文采。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
(4).谓饰以文采。文选·嵇康〈琴赋〉:“华绘彫琢,布藻垂文。” 张铣 注:“皆谓文采饰也。”
《國語辭典》:奉此  拼音:fèng cǐ
旧式公文用于引叙上级机关来文之后,承接「等因」的用语,以引起下文。
《國語辭典》:不表  拼音:bù biǎo
不提,不说。《老残游记》第一二回:「这且不表。却说老残由东昌府动身,打算回省城去。」《文明小史》第三六回:「仲翔没法,只得去找定甫,又找不著,……也猜不出所以然的原故,按下不表。」
《國語辭典》:不剌  拼音:bù là
1.语气词,无义。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来波,我怨感我合硬咽;不剌,你啼哭你为甚迭。」元。范子安《竹叶舟。楔子》:「我看起来,你穿著这破不剌的旧衣,擎著这黄甘甘的瘦脸,必是来投托俺家师父的。」也作「不徕」、「不沙」、「不喇」。
2.语尾助词。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对门间壁都有些酸辣气味,只是俺一家儿淡不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