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冢卿
孤卿;上卿。六卿中掌国政的人。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 孔晁 注:“冢卿,孤卿。”荀子·大略:“冢卿不脩币。” 杨倞 注:“冢卿,上卿。”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追此讯前主,答云皆冢卿。”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铨部》:“冢卿无计定官衡,枯竹拈来却有灵。”
《漢語大詞典》:卿老
上卿。礼记·曲礼下:“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姪娣,士不名家相、长妾。” 郑玄 注:“卿老,上卿也。”
分類:上卿
《漢語大詞典》:正卿
上卿。 春秋 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左传·文公七年:“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国语·晋语八:“ 晋 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於 晋 , 晋国 其谁不为子从?”史记·汲郑列传:“ 黯 ( 汲黯 )数质责 汤 ( 张汤 )於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
《漢語大詞典》:上卿
(1).古官名。 周 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
(2).泛指朝廷大臣。 唐 高适 《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清 曹寅 《商丘宋尚书寓近书院且订平山之游》诗:“遮道儿童喜,华輈拥上卿。”
《漢語大詞典》:婕妤
(1).宫中女官名。 汉武帝 时始置,位视上卿,秩比列侯。自 魏 晋 至 明 多沿设。史记·外戚世家:“ 武帝 时,幸夫人 尹婕妤 。”旧唐书·徐坚传:“ 坚 长姑为 太宗 充容,次姑为 高宗 婕妤,并有文藻。” 明沈鲸《双珠记·遗珠入宫》:“善仪形妃嬪规模,美才藻婕妤纲领。”
(2).特指 西汉 女文学家 班婕妤 。 南朝 梁 元帝 《班婕妤》诗:“ 婕妤 初选入,含媚向罗幃。何言 飞燕 宠,青苔生玉墀。” 五代 齐己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诗之六:“不同 婕妤 咏,託意怨君王。” 明 徐渭 《芭蕉花》诗:“寄书 苏蕙 老,挟扇 婕妤 孱。” 清 赵翼 《啖荔戏书》诗:“ 赵 家姊妹将入宫, 婕妤 早避 长门 宿。”参见“ 婕妤怨 ”。
《漢語大詞典》:婕妤怨
乐府 楚 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 汉成帝 班婕妤 作也。 婕妤 , 徐令彪 之姑, 况 之女。美而能文,初为 帝 ( 成帝 )所宠爱。后幸 赵飞燕 姊弟,冠於后宫; 婕妤 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紈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又因 班婕妤 失宠后,奉养太后於 长信宫 ,故 唐 人乐府又名《长信怨》。参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漢語大詞典》:上禄
(1).上卿的采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与 免餘 邑六十,辞曰:‘唯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
(2).优厚的爵禄。后汉书·蔡茂传:“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
(3).指宗庙。 汉 扬雄 《太玄·数》:“九人:一为下人,二为平人,三为进人,四为下禄,五为中禄,六为上禄,七为失志,八为疾瘀,九为极。” 范望 注:“六为阴位,而尊者莫过宗庙,故上禄为宗庙,天子所不敢先也。”
《漢語大詞典》:高国(高國)
(1). 春秋 时 齐国 高 氏和 国 氏的并称。均世袭上卿。左传·成公十六年:“ 齐 声孟子 通 侨如 ,使立於 高 国 之间。”史记·楚世家:“ 齐桓 , 卫姬 之子也,有宠於 釐公 。有 鲍叔牙 、 宾须无 、 隰朋 以为辅,有 莒 卫 以为外主,有 高 国 以为内主。从善如流,施惠不倦。”
(2).借指世家望族。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与夫必娶 高 国 ,求婚 王 谢 ,何其远哉!”
《漢語大詞典》:文衮(文袞)
文彩鲜艳的衮衣。古代皇帝及上卿的礼服。 唐 张说 《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上谓公曰:‘……卿以足食为心,朕无西顾之忧。’侑以彩币,锡以文袞。”
《漢語大詞典》:袖蜂
周 上卿 尹吉甫 后妻因妒前妻之子 伯奇 ,乃取蜂去毒,缀于衣上,诱 伯奇 前缀之,因谮之于 吉甫 。 吉甫 怒,乃放 伯奇 于野。事见 汉 蔡邕 独断·琴操·履霜操。后用以指暗中设计诬害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故 江充 疏贱,非亲于元储;后母假继,非密于 伯奇 ,而掘梗之诬,无父子之恩,袖蜂之誑,破天性之爱,又况其他,安可自必。”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偏爱,则虑袖蜂之谤巧, 飞燕 之专宠;独任,则悟鹿马之作威, 恭 显 之恶直。”
《漢語大詞典》:降廉
战国 时, 赵 将 廉颇 居功自大,上卿 蔺相如 以国家为重,再三退避,不与之争列。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用以为典。 唐 柳宗元 《佩韦赋》:“ 藺 疏颜以誚 秦 兮,入降 廉 犹臣僕。” 韩醇 解:“降,谓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