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智育  拼音:zhì yù
五育之一。教导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及心智能力的陶冶或锻鍊的教育活动。
《國語辭典》:智商  拼音:zhì shāng
评估智力高低的标准,为「智力商数」之简称,又称为IQ(Intelligence Quotient)。以比西量表所测得的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再乘以一百所得的数值,称为「智力商数」。智力商数的平均数为一百,标准差为十五。高于平均数者优于实际年龄的平均值水准,低于平均数者则不如实际年龄的平均水准。两个标准差以下一般被视为智能不足。
《漢語大詞典》:绵劣(綿劣)
谓才能薄弱,智力低下。 宋 苏轼 《再乞郡札子》:“今既擢贰风宪,付以雄权,升沉进退,在其口吻。臣之绵劣,岂劳排击。”
《國語辭典》:智力测验(智力測驗)  拼音:zhì lì cè yàn
一种测量智力高下的测验。为西元一九○六年法国人皮奈(Alfred Binet)及西门(Theodore Simon)二氏所发明。测验内容包括语文测验及作业测验等二部分,涵盖常识、字汇、阅读理解、图形拼合、空间概念等。
《漢語大詞典》:智昏菽麦(智昏菽麥)
谓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文选·刘孝标〈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李善 注:“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也。”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北齐书·裴让之传:“ 裴让之 、 张宴之 ……皆不著本贯郡县,盖校书者但知写北史以补足卷数,而不及检其先世郡望,几於智昏菽麦矣。”参见“ 不辨菽麦 ”。
《國語辭典》:不辨菽麦(不辨菽麥)  拼音:bù biàn shú mài
菽,豆子。不辨菽麦指无法分别豆子与麦子。形容人愚昧无知。语本《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后亦比喻缺乏常识或判断能力。南朝梁。陶弘景 相经序:「或不辨菽麦,更保黄者,此又明其偏有得也。」
《漢語大詞典》:填字谜(填字謎)
一种智力游戏。将纵横交叉、回旋连环的方格构成一个图,编列号码,另以提问、暗示、写意等法拟写解说。玩者据此猜射谜底词目,逐一填入方格内。
《國語辭典》:特殊教育  拼音:tè shū jiào yù
为特殊学生,如资赋优异或身心障碍,所提供的教育。简称为「特教」。
《国语辞典》:天才教育  拼音:tiān cái jiào yù
对于资赋特优、智力特高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利用特殊的课程和教材及教学方法,以充分发展他的才能而成为国家优秀的人才。
《国语辞典》:智力年龄(智力年龄)  拼音:zhì lì nián líng
智力量表所测得的心智发展年龄。为德国人V.Stern修订比西量表时所提出,用以评估儿童智力状态。定义为该年龄儿童在智力量表上所得之平均分数。例如:一个八岁儿童所得分数等于十岁儿童的平均分数,则其智力年龄为十岁。
《国语辞典》:智力商数(智力商数)  拼音:zhì lì shāng shù
评估智力高低的标准。简称为「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以比西量表所测得的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再乘以一百所得的数值,称为「智力商数」。智力商数的平均数为一百,标准差为十五。高于平均数者优于实际年龄的平均值水准,低于平均数者则不如实际年龄的平均水准。两个标准差以下一般被视为智能不足。
《国语辞典》:魔板  拼音:mó bǎn
一种训练智力的玩具。由八块明胶板组合而成,可上下左右折叠移动,变化出各种立体形状。如:「魔板能够千变万化,是一个有魅力可以迷住每个人的智力玩具。」
《国语辞典》:殚精极思(殚精极思)  拼音:dān jīng jí sī
竭尽智力与思虑。也作「殚精毕思」。
《国语辞典》:殚精毕思(殚精毕思)  拼音:dān jīng bì sī
竭尽智力与思虑。《清史稿。卷二三二。宁完我传》:「臣敢不殚精毕思,用效驽钝。」也作「殚精极思」。
《国语辞典》:才微智浅(才微智浅)  拼音:cái wéi zhì qiǎn
才能低微,智力浅薄。多用为自谦之词。《三国演义》第三六回:「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
《国语辞典》:魔术蛇(魔术蛇)  拼音:mó shù shé
一种训练智力的玩具。由许多小三角锥组成,色彩多种,随意扭转也可变化多种的形状。如:「魔术蛇是一个可以增加儿童理解力、逻辑力、创造力及手部操控能力的益智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