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心劲(心勁)
(1).念头,想法。 梁斌 《红旗谱》四五:“﹝ 张嘉庆 ﹞几天没有吃到饱饭,有这种心劲,没这种力气了。”
(2).指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五章:“人常拿‘一口咬断根铁钉子’来比喻他有心劲。”
《漢語大詞典》:游想
(1).空想。徒然思念。 唐 元稹 《琵琶歌》:“游想 慈恩 杏园里,梦寐 仁风 花树前。”
(2).空想。不切实际的想法。 戴望舒 《心愿》诗:“只有起来打击敌人,自由和幸福才会临降,否则这些全是白日梦和没有现实的游想。”
《國語辭典》:转弯(轉彎)  拼音:zhuǎn wān
1.转变方向。如:「还好他即时转弯,不然准会撞到那小孩。」、「他是直肠子,说话从不知要转弯。」
2.道路曲折处。《文明小史》第七回:「原来这孔君明住的地方,只离黄家一箭之远,出得巷口,只有一个转弯便到。」
《國語辭典》:转弯(轉彎)  拼音:zhuàn wān
回旋转动。如:「龙捲风不住的转弯,捲起大片尘土。」
《國語辭典》:信念  拼音:xìn niàn
1.信赖。《南史。卷三三。列传。范泰》:「大将军府史仲承祖,义康旧所信念。」
2.信仰不疑的意念。如:「视病犹亲是他行医济世的唯一信念。」
《國語辭典》:遗念(遺念)  拼音:yí niàn
死者遗留的纪念物。《儒林外史》第六回:「这两套衣服和这银子,是二爷临终时说下的,送与大老爹做个遗念。」
《漢語大詞典》:隐怀(隱懷)
隐衷,内心的想法。《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众贼﹞犹恐误杀得罪。谁知一箭射双鵰,正中了 公子朔 的隐怀。”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老父固有隐怀,先生善人,异日或有以奉述於先生之前耳。”
分類:内心想法
《国语辞典》:不生心  拼音:bù shēng xīn
没有不好的想法。如:「凡事不生心,自然没烦恼。」
分类:不好想法
《漢語大詞典》:事虑(事慮)
对事情的想法。吕氏春秋·原乱:“自上世以来,乱未尝一。而乱人之患也,皆曰一而已,此事虑不同情也。事虑不同情者,心异也。”
分類:想法
《国语辞典》:心态(心态)  拼音:xīn tài
想法、看法。如:「以得过且过的心态做事,最容易出错。」
《漢語大詞典》:错念(錯念)
错误想法。 鲁迅 《二心集·以脚报国》:“如今才明白这话不确实,请原谅我们的错念。”
分類:错误想法
《漢語大詞典》:二想
异想,别的想法。 南朝 梁 何逊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望乡虽一路,怀归成二想。”
分類:想法
《漢語大詞典》:补记
事后的想法,回想。例如:在每一页上都要留出写补记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下忱
谦词。指本人的心思、想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以君气类,故敢布下忱,明日,赐一野祭可乎?”红楼梦第一○七回:“ 贾政 听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及;又叩求王爷代奏下忱。”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并蒙 燕公 不弃,赐以似爬似坐似蹲之玉照,不胜感谢,尚希转达,以罄下忱为荷。”
《漢語大詞典》:疑念
(1).怀疑的想法。 宋 曾巩 《寄王介卿》诗:“迨兹尺书至,疑念始冰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髻:“暇居,輒有短客来,久与扳谈,素不识其生平,颇注疑念。” 叶圣陶 《未厌集·夜》:“害怕的是单墙薄壁,左右邻舍留心一听就会起疑念。”
(2).怀疑而思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见北向一家,两扉半开,内一女郎,怪似 阿绣 ……细詰知为 李氏 。反復疑念,天下寧有此酷肖者耶?”
《漢語大詞典》:内意
(1).内心的想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君之言外也,岂有内意以决疑乎?”
(2).指内心的欲望。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怀贪心而不厌,纵内意而自骋。”
(3).指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文辞描绘的“外意”相对而言。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天觉》:“ 圣俞 金针诗格云:‘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