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款问(款問)
(1).犹审问。太平广记卷一二四引《报应录》:“适见前任 吉州 牧 钟初 ,荷大铁枷,著黄布衫,手足械繫,冥司勘非理杀人事,款问甚急。”
(2).叩问,打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正要款问仔细, 金光洞主 起身对 冯相 道:‘敝洞荒凉,无以看玩。’”
《漢語大詞典》:按讯(按訊)
审问。新唐书·崔善为传:“自是四方有疑狱,悉令按讯,皆究其情。”新唐书·裴漼传:“时 崔寔 、 郑愔 典吏部,坐姦赃,为 李尚隐 所劾,詔 漼 按讯。”
分類:审问
《漢語大詞典》:按诘(按詰)
审问。辽史·女里传:“ 保寧 末,坐私藏甲五百属,有司方按詰, 女里 袖中又得杀枢密使 萧思温 贼书,赐死。”
分類:审问
《漢語大詞典》:审责(審責)
(1).明确责任。管子·幼官:“定府官,明名分,而审责于群臣有司,则下不乘上,贱不乘贵。”
(2).犹审问。《元典章·刑部二·推官专管刑狱》:“凡遇刑名词讼,推官先行穷问,须要狱成,与其餘府官再行审责,完僉案牘文字,或有淹禁,责在推官。”
《漢語大詞典》:询鞫(詢鞫)
查问;审问。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中:“后 韦公 镇 蜀 ,到府三日,询鞫狱情,涤其寃滥轻重之繫,近三百餘人。”
分類:查问审问
《漢語大詞典》:诘审(詰審)
审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懿 将解到 蜀 兵,詰审虚实。”
分類:审问
《漢語大詞典》:案讯(案訊)
审问。后汉书·百官志五:“秋冬遣无害吏案讯诸囚,平其罪法,论课殿最。”
分類:审问
《國語辭典》:打问(打問)  拼音:dǎ wèn
1.打听。如:「他为了打问他妹妹的下落,不知跑了多少个地方。」
2.拷问。如:「他用了很多手段,都无法从这个俘虏打问出他弟兄们被关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审质(審質)
审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 邑 之 西崖庄 ,有 贾 某被人杀於途;隔夜,其妻亦自经死……拘两村邻保审质一过,殊少端绪。”
分類:审问
《國語辭典》:鞫审(鞫審)  拼音:jú shěn
审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奉圣旨下大理寺鞫审,即刻便自进牢。」
分類:审问
《漢語大詞典》:讦问(訐問)
诘问;审问。訐,用同“ 詰 ”。明史·孙磐传:“武弁藉以夤缘,宪司莫敢訐问。”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梃击青宫一案:“刑部郎中 胡士相 等定为风癲。提牢官 王之寀 重加訐问。”
分類:诘问审问
《國語辭典》:推究  拼音:tuī jiù
推论研究。《周书。卷二三。苏绰传》:「夫戒慎者,欲使治狱之官,精心悉意,推究事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明公推究此画来自何方,便有个根据了。」
《漢語大詞典》:勘当(勘當)
(1).审问核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 崔宣 反状分明,汝( 张行芨 )宽纵之,我令 俊臣 勘当,汝无自悔。”新唐书·儒学传中·徐坚:“比犯大逆,詔使者勘当,得实輒决。”
(2).审核议定。 宋 苏辙 《论边防军政断案宜令三省枢密院同进呈札子》:“元係枢密院指挥取勘及保甲司乞特断公案,令大理寺定断,刑部勘当申院。”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吏文可笑:“予白丞相别令勘当,乃得改命。”
《國語辭典》:研穷(研窮)  拼音:yán qióng
精审穷究。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闷恹恹废寝忘食,你教我怎研穷。」《聊斋志异。卷九。小梅》:「王力审所自。女曰:『不必研穷,既以为神,朝夕供养,自无殃咎。』」
《漢語大詞典》:推鞫
亦作“ 推鞠 ”。 审问。隋书·裴蕴传:“ 藴 知上意,遣 张行本 奏 威 罪恶,帝付 藴 推鞫之,乃处其死。” 唐 陆贽 《商量处置窦参事体状》:“若不付外推鞠,则恐难定罪名。” 宋 司马光 《论皇城司巡察亲事官札子》:“有百姓杀人,私用钱物休和,事下 开封府 推鞫,皆无事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纍絏多人,辗转推鞫,始有一人吐实。”
分類: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