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卓阔(卓闊)
高远广大。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以示愈依赋十四韵以献》:“辞慳义卓阔,呀豁疚掊掘。” 宋 曾巩 《读书》诗:“百家异旨趣,六经富文章,其言既卓阔,其义固荒茫。”
分類:高远广大
《漢語大詞典》:远操(遠操)
高远的节操。晋书·宋纤传:“少有远操,沉靖不与世交。”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李廞 是 茂曾 第五子,清贞有远操。”
分類:高远节操
《漢語大詞典》:高程
(1).高远的途程。 唐 杨巨源 《别鹤词送令狐校书之桂府》:“海鹤一为别,高程方窅然。”
(2).从某个基准面起算的某点的高度。 方纪 《三峡之秋》:“喀斯特的规律,要看方向、高程,与地下水的关系,以及形成的时间、条件,等等。” 韶华 《梁上君子》:“现在,库水位已经上涨到二二四公尺的高程了!”
《漢語大詞典》:峻邈
崇高远大。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咨宏度之峻邈,壮大业之允昌。” 张铣 注:“峻,高;邈,远。” 唐 王维 《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清节峻邈,硕量弘深。”
《漢語大詞典》:辽亮(遼亮)
(1).犹嘹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蔡邕 尝至 柯亭 ,以竹为椽。 邕 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发声辽亮。”《敦煌变文集·目莲救母变文》:“鼓瑟也以声辽亮,哀哀劬劳长不捨。”
(2).高远明亮。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云天亦辽亮,时与赏心遇。”南史·庾易传:“﹝ 袁彖 ﹞并赠诗曰:‘白日清明,青云辽亮,昔闻 巢 许 ,今覩 臺 尚 。’”
《漢語大詞典》:寂漻
(1).同“ 寂寥 ”。寂静无声。文选·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 刘良 注:“寂漻,虚静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悠远长怀,寂漻无声。” 颜师古 注:“言长流安静。”一说清深也。见文选 吕向 注。
(2).同“ 寂寥 ”。高远。《汉书·礼乐志》:“函蒙祉福常若期,寂漻上天知厥时。”
(3).同“ 寂寥 ”。闲静。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一:“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黷,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漻,逍遥大空,与造化游。”
《漢語大詞典》:謷然
喧嚣貌。 唐 李翱 《从道论》:“道之公,余将是之,岂知天下党然而非之;道之私,余将非之,岂知天下謷然而是之。”
(1).傲慢貌。謷,通“ 傲 ”。庄子·天地:“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 成玄英 疏:“謷,诞慢之容。” 唐 刘禹锡 《论书》:“其人必逌尔而笑,或謷然不屑。” 宋 王安石 《信州兴造记》:“病矣,吏乃始謷然自德,民相与诽且笑而不知也。”
(2).高远貌。庄子·大宗师“謷乎其未可制也” 唐 成玄英 疏:“謷然高远,超於世表,不可禁制。”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志远貌。”
《漢語大詞典》:霞骞(霞騫)
(1).谓志向高远。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忠烈果毅,庶僚振肃,英情天逸,远性霞騫。”
(2).谓如云霞之飞动。艺文类聚卷三八引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紫殿仙宫,霞騫鸟翥,雾映倒梁,日光疎鈑。”
《漢語大詞典》:清邈
高远貌。 南朝 梁 沈约 《王亮王莹加授诏》:“尚书左僕射 亮 濬哲渊深,道风清邈。”
《漢語大詞典》:玄旷(玄曠)
高远开阔。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迈心玄旷,矫志崇邈。” 明 袁宏道 《寿存斋张公七十序》:“于是高明玄旷清虚澹远者,一切皆归之二氏。”
分類:高远开阔
《漢語大詞典》:杳窅
幽深高远。 唐 鲍溶 《春日言怀》诗:“杳窅青云望,无途同苦辛。” 明 何景明 《江南思寄曹毅之》诗之四:“竹浄嬋娟带月,山寒杳窅沉暉。”
分類:幽深高远
《漢語大詞典》:渊济(淵濟)
高远美好。北堂书钞卷五二引 晋 王隐 晋书:“﹝ 山涛 ﹞道高德茂,器宇渊济,宜赞三事,以敷五教。”
分類:高远美好
《漢語大詞典》:高眇
高远,非常高。 唐 王翰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诗:“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坛高眇路逶迤。”
分類:高远
《漢語大詞典》:恢卓
广阔高远。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其政恢卓,恢卓可以为卿相;其政察察,察察可以为匹夫。” 清 顾炎武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霑方读〈盐铁论〉》诗:“ 桓生 书一编,恢卓有深旨。”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 周 道如砥,其直如矢’,恢卓乐易之至也。”
分類:广阔高远
《漢語大詞典》:邈行
高远超卓的行为。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是故高心邈行,分路同趋,忘怀屏欲,殊涂一致。”
分類:高远超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