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铸币局(铸币局)  拼音:zhù bì jú
政府所设之铸造钱币的机关。
《国语辞典》:实心弹(实心弹)  拼音:shí xīn dàn
不含炸药的枪炮子弹,大多用生铁铸造,供练习射击或贯穿目标之用。
《国语辞典》:嵌埋法  拼音:qiān mái fǎ
一种将物品包在固化塑胶中的铸造方法。嵌入的物品如照片、岩石、蝴蝶标本、乾燥花等。
《国语辞典》:陶范法(陶范法)  拼音:táo fàn fǎ
古代青铜器的造型复杂,铸造模型时需分块制作,而铸模的材料为泥土,且需烧烤成陶,这种铸造方法,称为「陶范法」。也称为「土范法」。
《漢語大詞典》:公币(公幣)
指国家铸造的货币。管子·山国轨:“然后调立环乘之币,田轨之有餘於其人食者,谨置公币焉。” 马非百 新诠:“公币,《山至数篇》作‘公钱’,指封建国家自行铸造之货币,即 贾谊 所谓之法钱(汉书·食货志)。”置公币,谓国家将货币预付给馀粮户作为订购粮食的款项。
《漢語大詞典》:高温作业(高温作業)
冶金、铸造、炼焦、玻璃、陶瓷、纺织、造纸等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温或产生大量的热,在这种温度较高的厂房里进行的操作叫做“高温作业”。
《國語辭典》:翻砂  拼音:fān shā
先以细砂分上下两半制成模型,再将上半模翻面与下半模拼合,然后注入销镕的金属铸造器物。
《漢語大詞典》:活字合金
即铅字合金。为铸造印刷活字、铅版的重要材料,由铅、锑、锡组成。也称印刷合金、铅合金、字铅。
《漢語大詞典》:海东通宝(海東通寶)
宋 时 高丽 铸造的钱币。宋史·外国传三·高丽:“ 崇寧 后,始学鼓铸,有‘海东通宝’、‘重宝’、‘三韩通宝’三种钱,然其俗不便也。”
《漢語大詞典》:官炉钱(官鑪錢)
官府铸造的钱币。别于私铸钱。新唐书·食货志四:“公铸者号官鑪钱,一以当偏鑪钱七八,富商往往藏之,以易 江 淮 私铸者。” 杜甫 《岁晏行》“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铁和青铜” 仇兆鳌 注引 宋 王洙 曰:“ 唐 制盗铸者死,没其家属。至 天宝 间,盗铸益甚,杂以铅锡,无復钱形,号公铸者为官鑪钱。”
《國語辭典》:宝泉局(寶泉局)  拼音:bǎo quán jú
明清时,掌管铸钱的机构。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二一四。户部。钱法》:「督理钱法,顺治元年定,令汉右侍郎一人,督理京省钱法,满汉司官各一人,监督宝泉局,每年掣差,设大使一人,五年报满。」
《國語辭典》:宝源局(寶源局)  拼音:bǎo yuán jú
明、清时掌管铸钱的机构。朱元璋于元末至正二十一年(西元1361),首设于应天府。
《國語辭典》:宝源局(寶源局)  拼音:bǎo yuán jú
明、清时掌管铸钱的机构。朱元璋于元末至正二十一年(西元1361),首设于应天府。
《漢語大詞典》:十布
王莽 时铸造的十种钱币的合称。其名为: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见汉书·食货志下。 清 李佐贤 《续泉说》:“ 莽 十布、六泉,除大布,大、小泉外,俱不易得。余收十布,向缺三品,前岁 寿卿 赠以次、弟两品,仍缺壮布。”
《國語辭典》:热加工(熱加工)  拼音:rè jiā gōng
以热处理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加工。
《國語辭典》:开元通宝(開元通寶)  拼音:kāi yuán tōng bǎo
唐代钱币。高祖武德四年铸。《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参,积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隶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