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8—1092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闳中。性淳谨好学,门人千数。与陈襄、陈烈、周希孟为友,号四先生。仁宗皇祐五年进士。为寿安主簿。神宗熙宁中,召为岐王侍讲。元丰中,出知越州。哲宗元祐初,召拜国子祭酒,除宝文阁待制。请老归,太学生数千人请留,至空学相送。
全宋诗
郑穆(一○一八~一○九二),字闳中,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为寿安主簿。召为国子监直讲,改集贤校理,出通判汾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为岐王府侍讲。元丰三年(一○八○),出知越州。哲宗元祐初,召拜国子祭酒。三年(一○八八),除直集贤院。四年,拜给事中兼祭酒。六年,请老,提举洞霄宫。七年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四七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四
郑穆(一○一八——一○九二),字闳中,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醇谨好学,与陈襄、陈烈、周希孟为友,闽中号「四先生」,弟子以千数。皇祐四年登进士第。居馆阁三十年。元丰三年知越州。元祐元年除国子祭酒,五年擢宝文阁待制。七年卒,年七十五。见范祖禹《宝文阁待制郑公墓志铭》(《范太史集》卷四三),《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安道,一作乾道,号义斋,尤溪(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事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119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
全宋诗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全宋文·卷二一六九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治平四年进士,任光州司法参军。熙宁五年春,秩满入京,监安上门。素为王安石所重,数上书安石,言新法为民害。七年,上《流民图》并奏,王安石罢相出知江宁。及吕惠卿执政,又上疏劾之,复绘《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惠卿奏为谤讪朝政,编管英州十二年。哲宗立,始得归,为泉州教授、录事参军十三年。元符中再窜英州三年。徽宗立,赦还,复故官,又为蔡京所夺,归田里。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见郑侠《上漕车书》、《大庆居士序》,夏之文《西塘先生墓志》(《西塘集》附录),《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人,字明举,号木雁居士。哲宗元祐三年进士。时苏轼知贡举,得少微与杨天惠、李新,世称三俊。徽宗宣和间,上书论时政,坐废。贫无田宅,而志学益力,为文益工。与阳安刘泾并以文知名。后徙居临邛,官至朝请郎。
全宋文·卷二七八八
郑少微,字明举,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元祐三年登进士第。时苏轼知贡举,得少微与郫县杨天惠、仁寿李新,时人号为三俊。又与刘泾俱以文知名。宣和间上书论时政,坐废。贫无田宅,寓居成都金绳院十五年,而志不屈,学益古,文益工。后徙居临邛,自号木雁居士。官至朝请郎。著有《唐史发挥》十二卷、策六卷及《木雁居士集》。见《宋史》卷二○三、二○八、四四三,《万姓统谱》卷一○七,《蜀中广记》卷四二、九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宜春人,字应权,号应庵。学通六经,工大字,长于诗。徽宗宣和间尝两贡上舍不取。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入江西,铨上书知州王仲嶷,责其守城。所著《排奸党说》,极论徽宗崇宁人才之弊。年八十卒。
全宋文·卷四○五三
郑铨,字应权,号应庵,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学通六经,工大字,长于诗。宣和间两贡上舍不偶,弃归,学者踵门日众。建炎三年金人犯江西,铨上书知州王仲薿,责其守城。又著《排崇宁奸党说》。年八十卒。见《万姓统谱》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4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亨仲,号北山。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以秦桧所荐,不敢言和议之非。后充陕西分画地界使,金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改四川宣抚副使,选将屯守,蠲去杂税,治理有方。桧怒其专擅,罢官,责居桂阳军,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又徙封州。有《西征道里记》、《北山集》等。
全宋诗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为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为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复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九一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授温州军事判官。八年九月,任监察御史,同年十一月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三月,充枢密行府参谋官。十一年四月,为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刚中初为秦桧荐于朝,桧主和议,刚中不敢言。金归所占地,被桧遣为宣谕司参谋官;及还,除礼部侍郎、川陕宣谕使。改四川宣抚副使。治蜀有方,曾奏蠲杂征,请减成都府路对籴及宣抚司激赏钱。又屯兵营田,选将授任。秦桧怒其专擅,责桂阳军居住。绍兴十八年十一月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二十四年五月卒,年六十七。著有《北山文集》、《周易窥馀》、《经史专音》、《左氏九六编》等。见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北山文集》卷末),《宋史》卷三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安人,字致远,号九思。谢良佐高弟。入太学,为文不尚时好。徽宗重和元年进士。调御史台主簿。以秘书郎守临江,奉祠归。
全宋诗
郑毂,字致远,号九思,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御史台主簿。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除秘书郎,十年,知临江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六)。《万姓统谱》卷一○七、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广,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与郑庆等率众入海,自号滚海蛟。六年,受招安,主延祥兵。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九、一○二、一○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4—1162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学者称夹漈先生。博学强记,闭门读书撰著三十年。尝出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广涉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高宗绍兴中以荐召对,授迪功郎、礼、兵部架阁。为御史劾,改监南岳庙。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书成,入为枢密院编修官。著述繁富,于史学主张广博会通,尊通史而抑断代。《通志》中二十略卓有创见。另有《夹漈遗稿》、《尔雅注》等。
全宋诗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号溪西遗民,莆田(今属福建)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高宗绍兴间多次献书,二十八年(一一五八),授右迪功郎、礼兵二部架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九)。寻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三十一年,《通志》成,授枢密院编修,兼摄检详诸房文字(同上书卷一九三)。次年病卒,年五十九(宋周必大《辛巳亲征录》)。著述繁富,所著《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在史学界有极大影响,此外尚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郑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夹漈遗稿》为底本。校以清初钞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刊《函海》本(简称函海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三七三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又自号溪西逸民。勤于著述,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皆有论辨。绍兴间召对,授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言者劾之,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抄所著《通志》。书成,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寻兼摄检详诸房文字。绍兴三十二年病卒,年五十九。樵著述颇多,曾称所作已成者凡四十一种,未成者八种。除别集《夹漈遗稿》外,今尚存《尔雅注》、《通志》等专书。《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郑东卿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八
郑东卿,字少梅,一作少海,号合沙渔父,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昂侄。绍兴二十七年特奏名,官终永嘉簿。著有《周易疑难图解》三十卷、《大易约解》九卷、《易说》二卷。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九,《经义考》卷二五。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四
郑兴,字德与,号无碍居士,乾道中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1192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景元,号归愚翁。郑伯熊弟。孝宗隆兴元年进士。与兄齐名,人称大、小郑公。喜慷慨论事。自度不能俯仰于时,甫任秀州判官,即以亲老奉祠,不复起。有《归愚翁集》。
全宋诗
郑伯英(一一三○~一一九二),字景元,号归愚翁,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兄伯熊齐名,人称大郑公、小郑公。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秀州判官,自度不能俯仰于时,遂以亲辞,终身不复仕。光宗绍熙三年卒,年六十三。有《归愚翁集》,已佚。事见《水心集》卷一二《归愚翁文集序》、卷二一《郑景元墓志铭》。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五四○九
郑伯英(一一三○——一一九二),字景元,号归愚翁,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四,授从事郎,官秀州判官。性刚介,以亲老丐祠,三十年不调,竟不起。绍熙三年卒,年六十三。伯英与兄伯熊齐名,人称大郑公、小郑公。有《归愚翁集》。见《水心文集》卷二一《郑景元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三二,《宋史翼》卷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青田人,字舜举,号东谷居士。高宗绍兴中进士。累官吏部侍郎、徽猷阁待制。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源》、《东谷集》。
全宋诗
郑汝谐,字舜举,号东谷居士,青田(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为两浙转运判官(《嘉泰会稽志》卷二)。累迁吏部侍郎,致仕。有《易翼传》二卷。事见清康熙《青田县志》卷九、一○。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一○
郑汝谐,字舜举,号东谷居士,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绍兴时中教官科,淳熙中历知盱眙军、信州,召为考工员外郎。十四年,除浙东安抚使兼知绍兴府。光宗朝历大理少卿、宗正少卿,除右文殿修撰、知池州。官终徽猷阁待制、吏部侍郎。著有《易翼传》二卷(存)、《论语意源》四卷(存)、《东谷集》。见楼钥《攻愧集》卷三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宋史》卷四一○《沈焕传》、卷四三六《陈亮传》,《宋诗纪事》卷四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人,徙庆元府鄞县,字则中,号三山。躬行孝友,贯通经史。以词赋名于时,为后学所宗。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仕至屯田郎。宁宗在英邸时,兼小学教授,尝进《劝戒元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连江人,一作长乐人,字自明,号植斋。孝宗淳熙初以太学生释褐授左承务郎,历国子正、太子侍讲、著作郎。屡引对言时政,为时相所恶,遂请外任,官终知台州。
全宋诗
郑鉴,字自明,号植斋(《宋元学案补遗》卷三四),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以太学上舍生释褐(《宋会要辑稿》舆服四之二九)。淳熙三年(一一七六),为校书郎。四年,迁著作佐郎。五年,为著作郎兼太子侍讲(同上书职官七之三一),出知台州。事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八,《续录》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