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赎金(贖金)  拼音:shú jīn
为取回典当物品或换取人身自由所付出的金钱。如:「歹徒绑架人质,要求一百万赎金。」也称为「赎款」。
《漢語大詞典》:入赀(入貲)
纳钱财以赎罪或取得官爵功名。 南朝 梁武帝 《更开赎刑诏》:“ 尧 舜 以来,便开赎刑,中年依古,许罪身入貲。”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季兴:“ 季兴 少为 汴州 富人 李让 家僮。 梁太祖 初镇 宣武 , 让 以入貲得幸,养为子,易其姓名曰 朱友让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纳粟民生高第:“惟 成化 丙午, 罗文肃 累试有司不録,遂以俊秀入貲,举 顺天 解元,次年登进士,为遮常。”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汉 卜式 、 司马相如 皆入貲为郎,则知古者鬻爵之制,其来已久。”
《漢語大詞典》:荫赎(蔭贖)
根据先辈的功劳、地位许其子孙赎罪。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国初吏人﹞犯罪许用荫赎。吏有所恃,敢於为奸。”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六年:“﹝道官可自大夫以上﹞共带职人并令封至朝官,许荫赎私罪为官户。”
《國語辭典》:出货(出貨)  拼音:chū huò
1.制成货物。如:「食品生产线每日出货以吨计。」
2.提取货物。《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如若机器运到,不来出货,我们虽然是朋友,外国人却不讲交情,将来怕有官司在里头。」
3.出钱。《史记。卷三○。平准书》:「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
4.货物售出。如:「这家公司以管理严格著名,出货一向准时。」
《國語辭典》:买爵(買爵)  拼音:mǎi jué
用金钱买得官位。《史记。卷三○。平准书》:「议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汉书。卷四九。晁错传》:「郡县之民得买其爵,以自增至卿。」也作「买官」。
《國語辭典》:罚赎(罰贖)  拼音:fá shú
一种刑罚。即纳钱以赎罪。《明史。卷一九四。列传。金献民》:「未几,又坐湖广事,再下狱,罚赎归。」《西游记》第四回:「如稍有些尪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國語辭典》:罚锾(罰鍰)  拼音:fá huán
罚款。为行政机关处分的行政罚。
《國語辭典》:问结(問結)  拼音:wèn jié
结案。《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自家女儿偷了和尚,官司也问结了,却说这般鬼话来图赖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是问结了的文书,不看他罢。」
《國語辭典》:纳赎(納贖)  拼音:nà shú
一种古代赎刑。凡军民犯罪及生员以上犯轻罪的人,准许其纳金赎罪。《清史稿。卷一四三。刑法志二》:「赎刑有三:一曰纳赎,无力照律决配,有力照例纳赎。」《醒世姻缘传》第一七回:「告状诉状,手本呈词,无一不为刮金之具;原告被告,干證牵连,有则尽为纳赎之人。」
分類:赎罪
《漢語大詞典》:还赎(還贖)
归还赎罪的钱财。后汉书·明帝纪:“中二千石下至黄綬,贬秩赎论者,悉皆復秩还赎。”《后汉书·楚王英传》:“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饌。”
《漢語大詞典》:赎钱(贖錢)
赎罪的钱。汉书·武帝纪:“九月,募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明史·刑法志一:“律,凡文武官以公事犯笞罪者,官照等收赎钱。”
分類:赎罪
《漢語大詞典》:赎锾(贖鍰)
(1).赎罪的银钱。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朝觐官进献:“近以国用匱乏,议加田赋、加关税,以至搜索赎鍰。” 清 吴伟业 鹿樵纪闻·福王上:“道臣 夏尚絅 进赎鍰助餉。”
(2).用钱赎罪。《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妾父被人陷于大辟,无门伸诉。妾日至此恳佛阴祐。近日幸得从轻赎鍰。”
《漢語大詞典》:雇山
汉 代女刑的一种。女子定罪后每月出钱雇人于山伐木以赎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女徒雇山归家。” 李贤 注引 萧该 《汉书音义》:“《令》甲:女子犯徒遣归家,每月出钱雇人於山伐木,名曰雇山。”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元年:“詔天下女徒已论,归家,出雇山钱,月三百。”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今宜申明旧令,若已伏官诛,而私相伤杀者,虽一身逃亡,皆徙家属于边。其相伤者,加常二等,不得雇山赎罪。”
《漢語大詞典》:折罪
(1).赎罪,抵消罪过。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西游记》第九二回:“如今没奈何,保 唐僧 取经,将功折罪。” 鲁迅 《彷徨·祝福》:“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2).折受;折杀。《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好太太呀!太太跟前敢坐,待要折罪杀呀!” 姚雪垠 《长夜》二三:“她老人家说着说着可就要往地上跪,我赶忙上前搀住她老人家,说:‘大娘,有啥话说到明处,你老人家可别要折罪孩子!’”
《漢語大詞典》:赃赎(贓贖)
指退赃赎罪所上缴的财物。旧唐书·职官志二:“郎中、员外郎之职,掌勾诸司百僚俸料,公廨、赃赎、调敛、徒役,课程逋悬数物,周知内外之经费,而总勾之。”明史·职官志一:“照磨、检校,照刷文卷,计録赃赎。”《醒世姻缘传》第四二回:“那个官是肯听你辩的?追赃赎一般,叫你讨了保,一两限不完,上了比较;再比较不完,拿来家属寄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