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态浓意远
 
拔乎泰茹
 

《周易注疏》卷二〈泰卦〉~42~
《泰》:小往大来,吉,亨。《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魏·王弼注:「茹相牵引之貌也。」
《周易》卷二〈否〉~43~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唐·孔颖达疏:「拔茅茹者,以居否之初处顺之,始未可以动,动则入,邪不敢前进,三阴皆然,犹若拔茅,牵连其根,相茹也。」
典故

《周易》卷二《泰卦》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三国魏·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周易》卷二《否卦》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唐·孔颖达疏:「犹若拔茅牵连其根相茹也。己若不进,馀皆从之,故云拔茅茹也。」

例句

无才敢更期连茹,有意兼思学采薇。 吴融 得京中亲友书讶久无音耗以诗代谢

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权德舆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旧

左掖期连茹,南宫愧积薪。 权德舆 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

典故
晔晔紫芝
 
茹芝商岭


《太平御览》卷五百七〈逸民部七·逸民〉~2442~
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角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巳,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
《國語辭典》:茅茹  拼音:máo rú
茅,白茅。茅茹比喻互相引荐。《易经。泰卦》:「拔茅茹以其汇。」三国魏。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漢語大詞典》:连茹(連茹)
(1).语本易·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王弼 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后因以“连茹”表示擢用一人而连带起用其他人。 唐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诗:“念旧追连茹,谋生任转蓬。” 宋 苏轼 《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如前所陈,实以劳旧尚多,必有积薪之誚;兄弟并进,岂无连茹之嫌。” 明 孙仁孺东郭记·为人也:“朋友须连茹,心知共拔茅。”
(2).表示接连不断。明史·廖纪传:“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 清 赵翼 《重赴鹿鸣诗和者既多或劝余删润勒成大卷书以见意》诗:“人才辈出如连茹,同气相求自盍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