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皋
亦作“神皐”。
(1).神明所聚之地。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寔为地之奥区神皋。” 李善 注:“谓神明之界局也。”
(2).引申为神圣的土地。 清 龚自珍 《尊隐》:“将与汝枕高林,藉丰草,去沮洳,即犖确,第四时之荣木,瞩九州之神皋。”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布告全国电》:“何物胡 清 ,敢乱天纪,挽弓介马,竟履神皋。”
(3).指京畿。《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内树宽明,外施简惠,神皋载穆,轂下以清。” 李周翰 注:“神皋,谓都畿之内。”南齐书·州郡志上:“ 扬州 京輦神皋。”宋史·刁衎传:“神皋胜地,天子所居,岂使流囚於此聚役。” 明 杨慎 《咸阳》诗:“帝里繁华歇,神皋岁月多。”
(4).肥沃的土地。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禹 穴神皋,地埒分 陕 。” 李周翰 注:“皋,地也,其地肥沃故云神皋。”《宋书·自序传·沈亮》:“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 唐 温庭筠 《秋日》诗:“爽气变昏旦,神皋徧原隰。”
《國語辭典》:沃野  拼音:wò yě
肥沃的田野。《史记。卷二九。河渠书》:「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卒并诸侯。」
《國語辭典》:地力  拼音:dì lì
土地生产的能力。指土地的肥沃程度。汉。王充《论衡。效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國語辭典》:肥瘠  拼音:féi jí
土地的肥沃或贫瘠。《书经。禹贡》「厥田惟中中」句下汉。孔安国。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也作「肥塉」、「肥瘠」。
《漢語大詞典》:春膏
(1).指春雨。 唐 李咸用 《春晴》诗:“簷滴春膏絶,凭栏晚吹生。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鶯。”
(2).纸名。参见“ 春膏纸 ”。
(3).春天肥沃的泥土。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赋》:“方其根移露本,盆壅春膏,拟紫茎之逞瑞,伉兰蕙於亭皋。”
《漢語大詞典》:春膏纸(春膏紙)
纸名。出 吴 地。为 宋 时佳品。
分類:纸名佳品
《國語辭典》:瘠土  拼音:jí tǔ
不肥沃的土地。《文选。张衡。西京赋》:「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分類:肥沃土地
《漢語大詞典》:上腴
最肥沃的土地。后汉书·班固传:“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新唐书·太平公主传:“田园徧近甸,皆上腴。” 清 赵翼 《过青田访刘诚意故居》诗:“厥土乃上腴,亩岁收二石。”
分類:肥沃土地
《國語辭典》:膏壤  拼音:gāo rǎng
肥沃的土地。《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
分類:肥沃土地
《漢語大詞典》:腴田
肥沃的田地。新唐书·长孙顺德传:“前刺史 张长贵 、 赵士达 占部中腴田数十顷,夺之以给贫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生﹞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
分類:肥沃田地
《漢語大詞典》:上地
(1).下地耕作。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老汉没儿,只有这个女子……小时跟上老子点籽拣草,长大也象个小子一样上地。”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四:“ 宋老定 没有上地,他整整一夜没有睡好觉。”
(2).肥沃的土地。周礼·夏官·大司马:“凡令赋,以地与民制之。上地食者参之二,其民可用者家三人。”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上地谓肥美田也。”宋书·孔季恭羊玄保等传论:“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3).古地区名。战国策·楚策一:“ 秦 下甲兵,据 宜阳 , 韩 之 上地 不通。”荀子·议兵:“ 韩 之 上地 ,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 赵 , 赵 不能凝也,故 秦 夺之。” 梁启雄 释引 杨树达 曰:“ 上地 , 上党之 地。”
《國語辭典》:瘠薄  拼音:jí bó
土地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即不肥沃。如:「在这块瘠薄的田地上,作物不易生长。」
《漢語大詞典》:肥硗(肥磽,肥墝)
亦作“ 肥墝 ”。亦作“ 肥墽 ”。土地肥沃或瘠薄。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磽,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荀子·王制》:“相高下,视肥墝,序五种。”《淮南子·泰族训》:“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飢寒之患。”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农之事,粪壤为急。” 清 冯桂芬 《与友人书》:“ 苏 省赋额轻重不论肥磽,而以各县旧时官田之多少为差。”
《國語辭典》:美田  拼音:měi tián
肥沃的田地。《幼学琼林。卷一。地舆类》:「美田曰膏腴之田。」
《漢語大詞典》:膏土
(1).肥沃的土壤。元史·乌古孙泽传:“﹝ 乌古孙泽 ﹞乃教民浚故湖,筑大堤……计得良田数千顷,濒海广潟并为膏土。”
(2).旧时称鸦片。
《漢語大詞典》:膏田
肥沃的田地。《后汉书·仲长统传》:“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俭啬:“司徒 王戎 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 洛 下无比。”《隋书·音乐志下》:“巖处载惊,膏田已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弟子繁有徒,食指日千计,遶里膏田千百亩。”
分類:肥沃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