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8,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素华
雪乳
白光
朱粉
霜竹
白帢
山樱
丹垩
白帽
白翎
天鹅
鲁缟
卷云
玉鸾
轻素
《漢語大詞典》:素华(素華)
亦作“ 素花 ”。白色的花。楚辞·九歌·少司命:“緑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南朝 梁简文帝 《咏栀子花》:“素华徧可憙,的的半临池。” 唐 白居易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明 徐渭 《送明教往上海》诗:“繁林积素花,羣山映簷瓦。”
白色的光华。 清 金农 《十五夜对月有怀淮上旧游》诗:“素华先夕浄云霾,忽到尊前分外佳。”
分類:白色光华
《漢語大詞典》:雪乳
(1).白色浓厚的浆液。指酒。 宋 苏轼 《老饕赋》:“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 清 曹寅 《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洗尘雪乳论缾贱,罱淖春麰没脛深。”
(2).指泉水。 宋 苏轼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诗:“晨缾得雪乳,莫罋停冰湍。” 宋 杨万里 《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真迹犹存》诗:“无人挽住乞一句,犹道雪乳冰湍不?”
(3).指茶水。 宋 李子仪 《满庭芳·有碾龙团为供求诗者作长短句报之》词:“新秋初雨过,龙团细碾,雪乳浮甌。” 宋 曹冠 《朝中措·茶》词:“金筯春葱击拂,花甆雪乳珍奇。” 元 周权 《次春日即事韵》:“枕书睡足午窗明,雪乳浮浮翻兔褐。”
《国语辞典》:白光  拼音:bái guāng
白色的光线、明亮的光线。如:「拉开窗帘,一道白光竹自窗外射入。」
《漢語大詞典》:朱粉
胭脂和铅粉。妇女用的化妆品。 唐 白居易 《题令狐家木兰花》诗:“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宋 张先 《醉垂鞭·东池》词:“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漢語大詞典》:霜竹
(1).即竹。竹表面有白色粉末,故称。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三:“ 晁子 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絶倒,諛墓得霜竹。”此指 文与可 画的竹。
(2).竹名。竹皮白如霜,大者为篙,细者为笛。因借指笛。 宋 黄庭坚 《念奴娇·八月十七日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词:“老子平生, 江 南 江 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 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宋 辛弃疾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词:“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漢語大詞典》:白帢
亦作“ 白幍 ”。 白色便帽。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 汉 中兴,士人皆冠葛巾。 建安 中, 魏武帝 造白帢,於是遂废。” 清 吴伟业 《癸巳春日稧饮社集虎丘即事》诗:“青溪胜集仍遗老,白帢高谈尽少年。”
分類:白色便帽
《漢語大詞典》:山樱(山櫻)
山中樱桃花。夏四、五月间开花,花白色或略带红色。 南朝 梁 萧瑱 《早日贻刘孝绰》诗:“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唐 王维 《送钱少府还蓝田》诗:“涧水初流碧,山樱早发红。” 元 马祖常 《壮游八十韵》:“巖空山樱繁,川曲红药腻。”
《漢語大詞典》:丹垩(丹堊)
(1).涂红刷白,泛指油漆粉刷。垩,一种白色土。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其上皆丹堊,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 宋 苏辙 《杭州龙井院讷斋记》:“臺观飞涌,丹堊炳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天宫:“入洞,见丹堊精工,寝处褥革棕毡尺许厚。”
(2).粉刷的墙壁。 宋 范成大 《隐静山》诗:“题名记吾曾,醉墨疥丹堊。” 茅盾 《动摇》:“那尼庵的湫隘的佛堂,竟是一座古旧高大的建筑;丹垩的裂罅里探出无数牛头马面的鬼怪。”
(3).犹修饰。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后人虽有丹堊之巧为密丽,至於不失黍銖,终不如虑始者精神开闔於空虚杳冥之际,而与造物相往来也。”
《漢語大詞典》:白帽
(1).即白纱帽。宋书·明帝纪:“坐定, 休仁 呼主衣白帽代之,令备羽仪。”参见“ 白纱帽 ”。
(2).白色帽子。 唐 杜甫 《别董颋》诗:“当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吴正伸以予往南陵见寄兼惠新酝早蟹》:“入门得寄诗,欲览整白帽。”
(3).白布帽。旧时丧服。俗称白包头。南史·梁安成康王秀传:“及薨, 四川 人裂裳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商君 车裂而 秦 人不怜, 武侯 则巷祭路哭,白帽成俗。”
(4).指 回 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称。 清 黄遵宪 《乌之珠歌》:“黄巾甫平白帽扰,战马每岁从周旋。”
(5).现代医务、饮食等行业的工作帽。 沈从文 《三三》:“坐了一会儿,出来了一个穿白袍戴白帽、装扮古怪的女人。”《新民晚报》1983.12.11:“别看这水饺摊是简陋的披棚,走进去一看,在工作的社员个个头戴白帽,身穿白服,桌净地洁。”
《漢語大詞典》:白纱帽(白紗帽)
白纱制的高顶帽。自 晋 至 南朝 梁 皇帝平时所戴。梁书·侯景传:“ 景 自篡立后,时著白纱帽。”隋书·礼仪志六:“﹝ 梁 天监 八年﹞帝改去还皆乘輦,服白纱帽。”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八:“ 萧道成 既诛 苍梧王 , 王敬则 手取白纱帽加 道成 首,令即位……盖 晋 、 宋 、 齐 、 梁 以来,惟人君得著白纱帽。家有 范琼 画 梁武帝 本,亦着白纱帽也。”
分類:平时帝王
《漢語大詞典》:白翎
(1).白色的羽毛。 唐 白居易 《吴兴灵鹤赞》:“有鸟有鸟,从西北来。丹脑火缀,白翎雪开。”
(2).特指箭羽。 唐 李贺 《长平箭头歌》:“白翎金簳雨中尽,直餘三脊残狼牙。” 王琦 汇解:“白翎,箭羽。” 昭梿 啸亭杂录引 清 吴嵩梁 《先礼烈王骹箭》诗:“白翎金干不可得,此物摩挲存手泽。”
(3).借指飞雪。 清 吴锡祺 《珍珠帘·滦河大雪》词:“帐里琵琶翻旧曲,滚不断,白翎天半。”
《國語辭典》:天鹅(天鵝)  拼音:tiān é
动物名。雁形目雁鸦科。游禽鸟类。形似鹅,体大颈长,上嘴有黄色的瘤,全体纯白或黑。分布于寒带,栖于水滨,善飞,吃植物、昆虫等。也称为「飞鹄」。
《漢語大詞典》:鲁缟(魯縞)
古代 鲁 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以薄细著称。《淮南子·说山训》:“矢之於十步贯兕甲,於三百步不能入 鲁 縞。” 刘文典 集解:“《史记·韩长孺传》注引《汉书音义》曰:‘縞, 曲阜 之地,俗善作之,尤为轻细,故以喻之。’” 唐 韩翃 《鲁中送从事归荥阳》诗:“轻橐归时 鲁 縞薄,寒衣缝处 郑 绵多。”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一》:“一炬可攻连营,强弩不穿 鲁 縞,优劣可得而论矣。”
《國語辭典》:卷云(卷雲)  拼音:juǎn yún
一种形状像羽毛、丝絮等的白色稀薄云层,常出现在离地面约五千至一万三千公尺左右的高空中。如:「卷云尖端像钩子一样弯曲时,天气就会变坏。」
《漢語大詞典》:玉鸾(玉鸞)
(1).玉銮。车铃的美称。《楚辞·离骚》:“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鸞之啾啾。” 朱熹 集注:“鸞,铃之著於衡者。”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鸞以偕游。”
(2).白色的鸾鸟。 元 张昱 《次林叔大都事韵》:“掌上玉鸞看教舞,云中青鸟使传歌。”
(3).喻雪。 宋 杨万里 《早朝紫宸殿贺雪呈尤延之》诗:“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鸞。老子来看收不彻,梅梢拾得水晶盘。”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吴江观雪》词:“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鸞飞。”
《漢語大詞典》:轻素(輕素)
(1).轻而薄的白色丝织品。 元 赵孟俯 《题商德符学士〈桃源春晓图〉》诗:“ 瀛洲 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腰机式:“凡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银条、巾帽等纱,不必用花机,只用小机。”
(2).借指用轻薄的白色丝织品做的衣服。 唐 徐彦伯 《孤烛叹》诗:“煖手缝轻素,嚬蛾续断弦。” 宋 杨万里 《雨后晓登碧落堂》诗:“天衣异人世,一色製轻素。”
(3).简约,简单朴素。南史·王珍国传:“罢任还都,路经 江州 ,刺史 柳世隆 临渚饯别,见 珍国 还装轻素,叹曰:‘此真良二千石也。’”